重新缠绕布带,看似简单,但要缠得既牢固、又美观、手感还好,其实也需要一点技巧。
藤原悠先是去旧物市场,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了一批废弃的苦无(主要是握柄处的布带已经完全损坏,但刀身尚可的那种),以及一些看起来还算结实的旧布料。
回到后山秘地,他开始了他的“研发”。
他没有直接模仿市面上常见的缠绕方法,而是运用他的悟性,结合人体工学(从书上看来的模糊概念)和力学原理,开始设计一种新的缠绕方式。
他反复试验不同的缠绕角度、松紧度和打结方法。他甚至尝试着,在缠绕的过程中,极其隐蔽地注入一丝微弱的查克拉,利用查克拉的附着性和塑形能力,让布带与握柄结合得更紧密、更贴合手型,同时又不留下任何明显的查克拉痕迹。
经过一番研究和实践,他掌握了一种独特的缠绕技巧。用这种方法缠绕出来的苦无握柄,不仅异常牢固,轻易不会松脱,而且握感非常舒适,甚至能根据使用者的手型进行微调。外观看起来也比普通的缠绕方式更加整洁利落。
有了“核心技术”,接下来就是如何将其转化为金钱了。
他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去摆摊吆喝“专业修复苦无握柄”,那太引人注目了。他需要一种更低调、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他想到了忍者学校的同年级同学。
很多同学的苦无,都存在握柄缠带松脱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训练比较刻苦,或者不太注重保养的平民学生。
藤原悠开始留意观察。当他发现某个同学的苦无缠带松了,他会“恰好”在对方旁边,然后“无意”中提起:
“你的苦无握柄好像松了,这样投掷的时候可能会滑手,有点危险。”他的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通常,对方会抱怨一句:“是啊,又松了,真麻烦。”或者“回头得找时间重新缠一下。”
这时,藤原悠会“顺便”说一句:“我最近正好在练习这个,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帮你试试看。不收钱,就当练习手艺了。”
他的态度很随意,仿佛真的只是想找个机会练练手。而且强调“不收钱”,更容易打消对方的戒心。
面对这种“免费的午餐”,很少有人会拒绝。毕竟,重新缠绕确实挺麻烦的。
于是,藤原悠就“顺理成章”地拿到了同学的苦无。他不会当着对方的面立刻修复,而是说“我需要点时间,明天还给你。”
然后,他会利用课余或者回家后的时间,在确保无人注意的情况下,用他那独特的技巧,将苦无握柄完美地修复好。
第二天,当他将焕然一新的苦无还给同学时,对方往往会非常惊喜。
“哇!藤原,你缠得真好!比我之前自己弄的好多了!”
“是啊,握着感觉特别舒服!而且好牢固!”
“藤原,你这手艺可以啊!谢啦!”
面对同学的称赞,藤原悠只是淡淡地回应:“没什么,熟能生巧而已。”
几次“免费帮忙”之后,“藤原悠擅长修复苦无握柄”这个小小的名声,就在同年级一小部分平民学生中悄悄流传开来。
这时,藤原悠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当再有同学因为苦无握柄问题找到他时(这次是主动找上门了),他会稍微“犹豫”一下,然后说:
“最近找我帮忙的人有点多,我自己的时间也不太够用……而且,缠这个也需要消耗一些材料(指他‘回收’的布料)……”他会适时地露出一丝“为难”的表情。
对方通常会立刻明白过来,连忙说道:“啊,没关系没关系!藤原,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付你一点材料费和手工费?你看多少合适?”
藤原悠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会装作思考了一下,然后报出一个很低的,但又能让他略有盈余的价格。比如,修复一个苦无握柄,收取几个铜板的费用。这个价格,远远低于忍具店的专业保养费,对于学生来说也完全可以承受。
“这样……也行吧。”藤原悠“勉强”答应下来。
交易达成。
就这样,藤原悠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商业尝试”。
他没有固定的摊位,没有大声的吆喝,甚至没有主动去招揽生意。他就如同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手艺人,通过“口碑传播”和“熟人介绍”,承接一些零散的、不起眼的修复工作。
除了苦无握柄,他后来也“顺便”拓展了一点业务,比如帮忙打磨一下手里剑的卷刃(用他那精准的查克拉控制,可以打磨得比一般人更锋利平滑),或者用特殊的针法(其实还是查克拉丝的功劳)缝补一下训练服上不易察觉的小破洞。
收费都非常低廉,仅仅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材料费”和“辛苦费”。
但积少成多。
每天都能有几个、十几个铜板的收入。虽然不多,但对于一直靠微薄抚恤金度日的藤原悠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可观的额外进项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非常低调,非常安全。他接触的都是普通的同学,交易额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提供的“服务”也都是些基础的手工活,完全不会引起任何高层的注意。甚至连他的同班同学,也只是觉得他手巧、人好,偶尔能赚点零花钱而已,根本不会往更深层次去想。
藤原悠将这些赚来的铜板,小心翼翼地存放在一个他用基础封印术加固过的旧陶罐里。每当听到铜板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他心里都会有一种踏实的满足感。
虽然距离他买下带院子的小房子的梦想还很遥远,但这第一桶金,哪怕如此微薄,也证明了他的构想是可行的。
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一种低调、安全的方式,赚取维持安稳生活所需的资源。这条路,他可以走下去。
第一次商业尝试的成功,虽然赚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零花钱,但却像一颗投入藤原悠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他看着那个藏在床底下,用封印术加固过的旧陶罐里,日渐增多的铜板,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对未来的憧憬,悄然滋生。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种掌控感。一种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为自己创造更好生活的掌控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