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生活日记 7月14号

换源:

  我是一面镜子。

当你努力的光反射到我的光滑面时,我会把那映像反射出去,同你一般,一同努力。

这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于我而言,我认识它,听说过它的名字,我却不了解它,但我又自认为不是完全陌生。

长沙,在我接触过更多的人与事之后,在我浏览过更多关于这座城市的文字与图片之后,我对它有所了解,却依旧还是知之甚少。

我会选择来此地,而不是直接回到山西去,只因为这里有我的朋友,我们一起长大,一起成长,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小学毕业以后尽管我们不在同一所学校学习,但我们的家不会变,还会在假期里相聚,碰头,聊天。

我称她为死党,也或许可以称她为青人,尽管在前面的日记里描述了真实的地名,但在对朋友的保密性原则上,我还是应该选择这样的一个名字,青人,很奇怪的名字,不过正是人如其名,她就是在一片青天之中,同黎明一般努力的人。

昨晚到的长沙,已经是晚上7点了,天色一黑,就容易出错,心里也比较沉不住气。她的校区离长沙站有些远,其实我过去找她,本质上是在麻烦她,她有兼职要忙,我只是来此地度过一夜,第二天就要启程离开的人。

晚上将近9点才碰头,最后的一段路是我停留在十字路口的原地,她来找我。

夜色染墨,还有灯火相映,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车水马龙,心里不禁唏嘘不已,我不能待在这里很久,时光急匆,我还要再往下一站赶去。

当望见她的那一刻起,我承认,我确实第一眼被她的外貌惊艳到了,她也确实同以往不同,褪去了青涩,转为了成熟,散发出一股青春女性独有的吸引力。

看到她的那一眼,心里便安定了下来。

若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想必也想领略一下它的风景,它的魅力,我本意如此,却又不尽然。

我写过一篇征文,主题是家。我一直在想家的含义,大家与小家的区别。对于地域与家的限制应该被打开,完全打开。四海有朋友,那四海既是家,家本就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家不过是一个狭小的空间,可以睡觉的地方。

我所针对的是人之间的情义,空间不能阻隔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而应该倍加珍惜。于此而言,我必行长沙的目的不过是探望一下我许久没见的老朋友罢了。

从那时毕业开始,聚少离多,许多年的学习生涯让我们不能一起经历许多,但是那空间联系起了我们,我们还能见面,也如从前一般要好。

如今,旧有的空间已经联系不起我们,所以我亲自动身来打破这空间障碍,重新将我们联系到一起,有她的地方,我可为家,有我的地方,她亦可作家。

这是一个人间世界,我昨晚居住的青年旅舍,名为后舍。我喜欢这种氛围,那个女孩带给我一种家的感觉。也许是同龄所以消除了一种陌生感,正因如此,我才喜欢青年旅舍。

去年西安的青旅也是如此,店长是比我们这群学生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而青年旅舍又是一个谱写故事与梦想的驿站。那些追逐梦想的年轻人走累了,就可以中途停下,来这里休息片刻,重整旗鼓,继续朝着梦想出发。

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拥有着无限可能,青春由我,奔流为鹰,有高天为域,无边无际。

时间不早了,光景还保持在午后,长沙的天气同桂林一样,阳光炽烈,把大地烤的生熟,人也昏昏沉沉的。

艰难地提着没了一个轮子的行李箱在蛇巷里寻找出去的路,巧合地碰到了在我居住的旅舍里作为临时店长的小姐姐。

她提着手中的菜,向我示意,很遗憾地说道:“你就要走了呀,看来是赶不上这顿晚饭了。”

“没事的,没多久,我还会再回来的,小姐姐。”我打趣道。“有缘再见,那一天不会太远。”

“可我不一定比你大呢。”她脸上神情闪动,认真地反驳道。

“那你几几年的?”

“我98年的。”

“那,小妹妹再见!”

“再见!”

相视一笑,我提着行李继续向前走去。

守在路口,与朋友碰面,我要走了,往家的方向,她来送我一程,尽了地主之谊。

她确实很累了,这两日才刚放假,就开始拼搏,为了未来。看着她疲倦的神情,我转身谈起了窗外的天空,想比一比南方与北方的天空哪个更为湛蓝,通透。

我只是不懂如何告别罢了,这样聊几句,作为此行长沙的目的,足矣。

她等着我取票,又引导我走向检票口,这是我们一起走的最后一段路了,缓缓地,齐身,并进。

我们还会再见,我知道,只是到时候心境又完全不一,且不去深究其中的条条框框。

迟点之后,列车终于缓缓地驶动了,天色也最终垂了下来,有些暗淡,路灯的鹅黄色就变得明亮了许多。

归途,再次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