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墨梅锁关
第一节寒蝉初噪
绍兴三十年霜降,大学阁的格物殿飘着细雪。沈澜看着弟子们用皂粉水调配防冻剂,忽然听见窗外传来喧哗。天枢处暗卫单膝跪地,呈上染着硫磺味的密信,信末的牡丹纹火漆下,用牛痘浆显出血字:冬至日,焚学宫,斩墨梅。
是秦党残孽的寒蝉计划。他对包拯道,指尖划过信中提到的十九处纵火点,他们要在义务教育推行满三年时,烧毁全国七十二县学。
包拯的惊堂木拍在地图上,震得临安府学的标记歪斜:下官查过,这些纵火犯皆为前太学生,被秦党用士族复兴之名蛊惑。他忽然望向沈澜,沈相可还记得,未来时空里,他们正是用这招引发第一次学潮?
沈澜点头,取出改良的北斗预警铃,铜铃内部涂着牛痘浆,遇硫磺即鸣:这次,我们要让寒蝉,永远噤声。
第二节暗网收丝
沈府地窖的情报墙上,用阿拉伯数字标着秦党十九处据点。沈澜看着绿梅用皂粉水在地图上圈出关联点,忽然发现所有标记竟组成北斗反位——这是九菊派残留的邪术阵形。
通知各州沉缨居,他对王猛道,将防冻皂粉换成醒神香配方,此香遇邪术自燃,正好引蛇出洞。他忽然指向明州港的标记,秦党藏在那里的二十箱炸药,该让它们提前见见光了。
午夜时分,明州沉缨居突然起火,却不是秦党预想的熊熊烈焰,而是腾起青蓝色烟雾——那是皂粉与炸药硫磺发生的中和反应。沈澜站在城头,看着海面上亮起的北斗灯,正是六处水鬼营的信号:收网。
第三节学府歼敌
大学阁的藏书楼里,秦党死士正往典籍里塞炸药。为首者刚划燃火折,便听见楼外传来《九章算术》的诵读声,声音里混着牛痘浆的清冽——这是沈澜让学生们提前含在口中的破邪锭。
结北斗阵!值夜的格物弟子们甩出浸过皂粉水的算筹,算筹在空中连成星轨,竟将火折上的火星反弹回去。死士们惊觉手中炸药遇皂粉凝结,正要逃跑,包拯的惊堂木声从楼顶传来:鼠辈敢犯学府,当处凌迟。
最险峻的时刻,一名死士扑向大学阁的星火灯塔,却被路过的女塾学生用防瘟香囊击中。沈澜看着倒在地上的死士,其衣襟内绣着的牡丹纹,正是当年秦桧东院的标记。
第四节金殿定谳
冬至日的金銮殿,沈澜将十九名秦党首领的供状呈给高宗,每一页都用皂粉水拓着他们的掌纹:陛下请看,他们妄图恢复士族科举,甚至私刻莫须有印玺。
秦桧的侄子秦埙突然暴起,袖中弩箭直指沈澜面门。早有防备的苏绾甩出浸过牛痘浆的丝帕,弩箭竟在空中凝滞。沈澜反手扣住秦埙脉门,触到其手腕的刺青——正是九菊派菊侍的标记。
按《新政刑统》,包拯展开新修订的律条,破坏教育者,罪同谋逆,株连三族。他忽然望向殿外,那里跪着三百名大学阁学生,每人手中捧着被救下的典籍,这些学子,便是最好的人证。
第五节墨梅封关
大理寺的天牢里,沈澜看着秦埙咬破毒囊,却因提前服用牛痘解药而未死。他忽然取出从未来带回的记忆铜镜,镜中映出秦党在未来三十年的所有阴谋:你以为烧毁学宫就能阻止新政?看看吧,你们的每个举动,都将成为墨梅的养料。
秦埙望着镜中大学阁的熊熊烈火,却见火焰中升起新的墨梅图腾,终于惊恐地发现,他们的破坏,反而让更多百姓意识到教育的重要。
沈澜转身离开时,对狱卒道:将他们的供状刻在七十二县学的石碑上,让每个学子都知道,墨梅的根,是用邪祟的血来浇灌。
第六节星火永固
腊月廿三,沈澜在大学阁主持寒门科举开考。当考生们用皂粉水在考卷上写下名字,监考的格物弟子们便知道,这是永远无法伪造的墨梅印记。
沈相,包拯递来最后一份结案书,秦党残孽已尽数伏诛,连九菊派在中原的据点,也被岳帅的背嵬军拔除。
沈澜望向考场外,无数寒门子弟正在用皂粉水清洗石墙,准备刻下新的《劝学篇》。他忽然轻笑,取出从未来带回的钢笔,在砚台里蘸满牛痘墨:包大人,真正的锁关,不是消灭多少敌人,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宫里,找到比仇恨更强大的东西。
包拯望着他笔尖落下的星火二字,忽然明白,当千万人心中种下了求知的火种,任何残党,都不过是飞蛾扑火。
第七节长明无劫
除夕前夜,沈府的银杏树下,苏绾正在教孩子们调制守岁皂粉,里面混着牛痘浆与梅花瓣。沈澜看着长子用算筹在雪地画北斗,忽然想起未来时空里,这个孩子将成为第一个横渡大洋的大宋航海家。
二郎,苏绾递来温热的桂花酿,绿梅说,东瀛的沉缨学院,已经开始招收波斯学生了。
他忽然望向大学阁方向,那里的灯火比往年更亮,映得漫天飞雪都泛着墨梅的清光。沈澜知道,秦桧残党的覆灭,只是新政路上的一块里程碑,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学府的书声不辍,沉缨的灯火长明,九年义务教育的制度,便如铁锁关河,牢不可破。
更夫敲过三更,沈府门前的沉缨灯突然爆起火花,照亮了门楣上新挂的匾额——星火永固。沈澜忽然明白,他所做的一切,从来不是消灭某个党派,而是让教育的星火,在每个时代,都能突破天道的修正,在千万人心中,燃起永不熄灭的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