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颅灯悬阙

换源:

  第二十七章颅灯悬阙

第一节阙门血雾

绍兴三十二年霜降,皇城端礼门的石狮子眼中渗出黑血。沈澜握着新制的光谱棱镜,正在格物殿研究牛痘浆的荧光反应,忽闻六处暗卫来报:相爷,晨时三刻,有宫娥看见无头黑影掠过宫墙,所过之处,灯笼自燃成骷髅形!

养心殿内,高宗盯着案头的朱砂笔,笔杆上的牡丹纹竟在蠕动——这是九菊派秽土咒的显形。沈澜用银针挑开笔杆,露出里面藏着的人发咒符,发丝上沾着的皂角碎屑,正是沉缨居三月前销毁的次品皂粉。

陛下,他指向窗外泛着紫雾的宫墙,此乃倭国颅灯术,用死者脑髓混合硫磺粉,借阴风起雾。忽然对天枢处暗卫比出五指,去查近三月内暴毙的太医署官吏,尤其接触过牛痘浆的。

第二节颅灯迷踪

军机处的验尸房里,沈澜看着第七具无头尸体,颈椎断面的生活反应显示,死者是在活着时被斩首。他用显微镜观察伤口,发现骨缝间嵌着极细的金属丝,与大学阁工学院流失的神火飞鸦零件材质相同。

包大人,他对包拯道,凶手用改良的机械装置斩首,却故意留下皂角碎屑误导我们。忽然指向死者指甲内的盐粒,这是东海海盐,与五岛浪人私运的货物一致。

更诡异的是,每具尸体的心脏位置都刻着北斗逆位,与九菊派的灭世阵完全吻合。包拯的惊堂木拍在沙盘上,震得太医院标记歪斜:下官查过,这些死者皆参与过牛痘浆的分发,凶手是要切断民间防疫线!

第三节阙门夜探

子时初刻,沈澜带着苏绾调配的破雾香,在端礼门后的夹道设伏。香粉以牛痘浆为引,混着皂角苷与磁石粉,遇秽土雾即凝结成冰晶。当无头黑影再次出现,他甩出浸过磁粉的算筹,算筹竟钉在黑影的颈部——那里缠着的,正是大学阁研制的隐颅纱。

拿下来!他按住黑影,发现所谓无头不过是用皂角雾制造的视觉错觉,纱衣内藏着青铜镜,利用反射让头颅消失。更惊人的是,黑影的衣襟内绣着半朵牡丹,正是秦党余孽的残花标记。

相爷,黑影挣扎时掉落的香囊,散发出波斯安息香,他们...他们说只要制造恐慌,就能让皇上废除女子入学!

第四节格物破邪

大理寺的提审房内,沈澜用光谱棱镜照射凶手的纱衣,镜中竟显现金军与九菊派的密约:十月十五,借颅灯术引发宫变,拥立伪皇子。他忽然对龙甲医正道,取牛痘浆滴在其舌根,这是九菊派舌蛊的解法。

凶手忽然惨叫,吐出半枚刻着五芒星的骨片——正是操控颅灯术的邪器。包拯展开天枢处的情报,发现伪皇子的乳母来自五岛众,其房内藏着用死者脑髓调制的颅灯油,油中竟混着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曼陀罗花汁。

原来他们用曼陀罗雾制造无头幻象,沈澜指着油灯中的结晶,却不知牛痘浆能中和其毒性,更不知皂角磁粉能破镜反射。他忽然望向窗外,大学阁弟子正在宫墙绘制北斗星图,真正的邪术,永远怕人间的灯火。

第五节金殿悬颅

十月十五的祭天仪式上,沈澜让人在天坛布置十二面青铜镜,镜面角度对应北斗七星。当九菊派的颅灯雾升起,镜中突然显露出伪皇子的真容——他的后颈,竟纹着与凶手相同的五芒星。

陛下,沈澜呈上从其寝殿搜出的《菊理密卷》,伪皇子并非龙裔,而是五岛浪人假扮,他们妄图借颅灯术制造天命已改的假象。他忽然指向镜中倒映的颅灯,所谓无头鬼,不过是用死者脑髓点燃的油灯,灯芯浸过皂角水,遇热即显邪术真形。

高宗望着镜中扭曲的鬼脸,忽然想起沈澜说过的格物致知,邪不压正。当伪皇子的假面具被摘下,露出的正是三年前失踪的秦党死士,其眼中的曼陀罗瞳孔,在牛痘灯的照射下渐渐收缩。

第六节颅灯永灭

案件审结后,沈澜在大学阁设立法医格物馆,首件展品便是破解的颅灯装置。他看着弟子们用皂角水清洗颅灯油,忽然对包拯道:包大人,此案最险处,在于凶手利用百姓对无头鬼的恐惧。

包拯点头,惊堂木轻点桌面:下官已将此案写入《洗冤新录》,末页加了段按语:世间本无鬼,皆由人心生。格物破迷雾,灯火照沉冤。

沈澜望向馆外,苏绾正在教宫娥们调制新的防邪香,香气中混着牛痘草与皂角的清冽。他忽然取出从未来带回的《聊斋志异》残页,发现里面夹着此次案件的验尸报告,页脚用钢笔写着:当科学成为新的信仰,迷信便再无容身之地。

第七节长明不夜

冬至前夜,皇城的端礼门重新亮起北斗灯,每盏灯内都注着牛痘浆,能驱散所有邪雾。沈澜站在阙门前,看着百姓们用皂粉水清洗石狮子,露出下面刻着的格物二字——这是大学阁弟子连夜凿刻的新铭。

二郎,苏绾递来温热的皂角茶,绿梅说,东瀛的沉缨学院也发生了无头鬼传闻,弟子们用您教的光谱法,发现不过是雾气折射的把戏。

沈澜忽然轻笑,望着漫天繁星:看来,无论哪里的无头鬼,都怕这人间的灯火。他忽然指向大学阁方向,那里的灯火通宵达旦,映得北斗七星格外明亮,就像我们的格物之术,照破的不仅是邪雾,更是蒙在人心中的无明。

开封府的铡刀在月光下闪烁,刀身上新刻的颅灯案铭记,与大学阁的法医馆遥相呼应。沈澜知道,这次的颅灯迷案,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当每个百姓都学会用皂粉水洗净迷雾,用显微镜观察真相,任何借鬼神之名的阴谋,终将在知识的光芒里,无所遁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