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疯玩儿 (一)

换源:

  八九岁的男孩子,正是人嫌狗不待见的年纪。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娱乐生活,也没有补课一说。只要一放假,整天无所事事的小家伙儿,仨一群俩一伙儿地四处游荡,东掏掏、西捅捅地胡乱踅摸能玩儿的东西,一天到晚地胡冲乱闹。连那些狗看见我们,都瞄着我们远远地避开绕着走,因为它们知道不定啥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挨一棍子或者被砸一土坷垃。

开了学,我们这些把村里搅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的“混世魔王街串子、净街老虎”虽然被装进了笼子,可在那里又结识了一干志同道合的朋友。

开学不久,就到了瓜果飘香的季节,爬瓜摸果就成了经常上演的节目。爬瓜摸果一词是由偷鸡摸狗演变而来,我觉得用这个词比偷鸡摸狗显得清纯可爱一些。因为童年时期偷的对象只是瓜果之类,与那些翻墙入室,盗窃财物的大贼没有半毛钱关系。同时也与一个人的人品无关,只是出于好奇的无聊之举罢了。

村里的果园大多有围墙,上面插满长着尖刺的酸枣刺,再加上几条恶狗辅助着看园子的壮汉,除了果品采摘后开圈,我们才敢入园搜索剩果之外,其他时间是断不敢进入园内的。

在我们的眼里,大队园子里的瓜果,私人院子里的桃杏儿,那就是世间顶级的美味,根本也无法想象世界上还有面包、火腿、西餐这样的美食。更想不到,几乎吃腻了的窝头,在我长大后竟然变得那样好吃。真正弄懂爬瓜给种瓜人带来的巨大损害时,我已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见鸡是鸡见狗是狗、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历经蹉跎,满身伤痕了。

由于无知闹得笑话,使我牢牢记住了第一次吃西瓜。

四岁那年,家里吃西瓜。我好奇地问我爸:西瓜是怎么长出来的。

爸爸笑了笑说:“就是把平时吃西瓜吐出来的瓜籽,种到地里长出来的。”

“那把西瓜籽吞到肚子里,也会长出西瓜吗?”我好奇地问。

“当然会啦,你把西瓜籽吞到肚子里,到时肚子里就会长出西瓜秧来,然后结出大西瓜。那样一来,咱们家就不用买西瓜啦!”他看了我一眼,故意神秘地说

“哦!看来我吃西瓜可不能猛吃啦!”

爸爸把那个大西瓜切开了,我一手抢了块大的,津津有味地吃着,爸爸在一旁乐呵呵地问,“西瓜好吃吗?”

“嗯,好吃!”谁知,话刚说完,一颗“顽皮”的西瓜籽,借机滑进了我的肚子里。

坏了,西瓜籽跑我肚子里去了!我连忙大声咳嗽起来,想把西瓜籽咳出来。可是咳了好久,那颗该死的西瓜籽也没出来,还引得爸爸在一旁说风凉话,“贪吃鬼,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

结果,一天下来,我既没喝水,也没敢吃饭。晚上我躺在床上想:这可好,羊肉没吃多少,空惹了一身骚。我可不能喝水,这要是喝了水,不正好儿给西瓜浇水吗?跟着又猛然想到,吃饭不就是在给它施肥吗?我最喜欢吃肉,吃下去的东西营养一多,它不就长得更快了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