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阐教弟子懒, 在你们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换源:

  几千年了,这还是阐教第一次在与妖族的战斗之中处于下风。

在高端战力上,无量天尊这方只有鹿童与鹤童两个能打。

他们一攻一防,即使面对双倍同阶的妖族也足以应付。

可是这些龙族与一般的妖族不同,他们的力量与法力比普通的妖族强大到不止一点。

龙族有敖闰、敖顺、敖钦三大龙王,而且还有灵珠转世的敖丙。

敖丙虽然出生没有几年,可是他的法力与道行一点都逊色于三大龙王,甚至比三大龙王还要强。

更不要说,阐教的叛徒申公豹也在敖光的一方。

申公豹的实力不如十二金仙,可是也不下于鹿童与鹤童。

更不要说那些捕妖队了,那些捕妖队的灵宝比不上龙族、他们的体魄比不上龙族,他们的法力也比不上龙族。

甚至就连他们的战斗经验也比不上龙族。

龙族虽然已经被关押在海底监狱上千年了,可是上千年之前这些龙族与妖族一直在征战,他们的战斗经验比捕妖队的小打小闹要厉害的多。

“早让你们刻苦修行你们不听,这才导致了如此的局面!”

无量仙翁看着那些被龙族打的不断吐血的阐教弟子们,他感觉到一阵气闷。

这些阐教弟子修行着这个世界最顶尖的功法、最顶尖的资源,如今他们竟然被龙族吊打。

捕妖队的弟子打的毫无章法,龙族接连的将他们分割成了一个个小区域,他们的落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是龙族的万龙大阵,这个阵法龙族已经失传几万年了,没想到此阵竟然还能重现。”

无量仙翁看着几乎一面倒的战局,他的脸色无比的冷峻。

“好见识,此阵正是万龙大阵。”

敖光的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这些龙族虽然才接触万龙大阵不久,可是他们已经可以使用万龙大阵了。

万龙大阵可以将大阵中的龙族所有力量集合到一起,组成大阵的龙族数量越多,大阵中的龙族受到的加持就越多。

不要说是这些捕妖队,就是无量仙翁下场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弟子修行不努力,有时候不要只怪弟子,你们在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好不好?”

“你们真的努力教了吗,你们对弟子真的一视同仁了吗?”

敖光看着吹胡子瞪眼的无量仙翁,他对着无量仙翁说道。

“一派胡言,老夫什么时候阻碍过那些弟子们的进步?”

无量仙翁的胡须都炸开了,他没想到敖光竟然会说出如此惊世骇俗之语。

他为阐教可谓是尽心尽力,这敖光竟然质疑他,真是可恨。

“尔等高层占尽先天灵宝,可是却因为出身而对弟子区别对待。”

“就比如申公豹来说,明明他的修为与太乙真人差不多,太乙真人获得了多少灵宝,申公豹呢?”

敖光看着无量仙翁,他对着无量金仙说道。

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的亲传弟子,也是其最受宠的徒弟之一。

元始天尊不仅赐予他无数法宝,亲自传授功法,还不断提携其晋升。

即便太乙真人将灵珠与魔丸搞错,元始天尊也未加责怪,反而默许他将魔丸培养成弟子。

光太乙真人显露出的灵宝就有拂尘、山河社稷图、九龙神火罩、以及可以为人体重塑魂魄的七色宝莲。

这还没有算赐予哪吒的混天绫、乾坤圈、火尖枪、风火轮。

再看申公豹,他在阐教修行了那么多年,修行的那么刻苦,他却只有一件雷公鞭防身。

而且这雷公鞭还是他从雷公岭前往阐教之时申正道给他的。

申公豹在阐教这么多年,他竟然没有得到阐教的任何法宝。

他没有赐予敖丙任何的灵宝,敖丙的盘龙冰锤是龙族的,甚至他的防御灵宝万龙甲都是龙族每一条龙拔下身体上最硬的鳞片给凑出来的。

这就不说了,太乙真人随身不知道携带了多少灵丹,甚至那迷迷绵绵丹都可以给哪吒当饭吃。

再看申公豹呢,他在阐教这么多年,竟然才攒下了六颗仙丹。

而这六颗仙丹竟然也是他为无量仙翁做了许多不能摆在明面上的任务换取的。

申公豹在阐教还算是有知名度的弟子都是如此的待遇,更不要说普通的弟子了。

元始天尊立教宗旨为“顺应天道,教化正统”,注重出身与血统。

即使申公豹比人族弟子更严格的遵守清规、更努力的修行、甚至是踊跃的为阐教完成各种高危的任务都没用,他的血统与出身已经限制死了他。

申公豹的这个例子虽然极端,但是在阐教之中也只是一个缩影。

那些阐教弟子只是普通的人族,他们并没有什么出色的血脉与跟脚,他们在进入阐教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定位已经被确定。

他们即使再努力又有什么用?

申公豹无法晋升十二金仙是他不够努力吗?

是他的实力不如太乙真人吗?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不管申公豹做什么都得不到元始天尊的认可。

申公豹的悲剧在于,他越是自证清白,越暴露阐教的肮脏。

元始天尊的排斥无关善恶,只为维护阐教“人族中心主义”与“天道代理人”的虚伪权威。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那些阐教弟子的出头之日在哪里?

当再多的努力与汗水都无法获得对应的收获,那阐教弟子为什么会努力呢?

而且阐教也是一个充满PUA的地方。

无量仙翁设计的升仙考核要求绝对服从而非创新。

弟子为过关机械完成任务,看似“不上进”,实为制度性内卷的恶果。

将玉虚宫对妖族的剥削包装成“弟子历练机会”。

若弟子质疑任务合理性,则被斥为“懒惰懦弱”。

不是阐教的弟子懒,是因为阐教的土壤无法培育出勤奋的弟子。

即使有勤奋的弟子,那在其他的弟子眼里也是阐教的异类。

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阐教的弟子人人修行刻苦,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今日第三更,2000字大章奉上。

今天的数据一天没动了,大家有鲜花、评价票和月票的投喂一波吧!

新书期间,数据就是一切。

如果大家觉得这本书还行的话,请大家多多支持,一朵鲜花不嫌少,百朵千朵不嫌多。

求月票、打赏、评价票、鲜花、评论,求一切!

你们的支持就是作者君的动力,求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