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特·布朗(前)

换源:

  18年选秀显然是个选秀小年,艾顿,马文·巴格利,东契奇,特雷·杨,班巴,亚历山大,布里奇斯等等。在这个人才辈出的一年沃特落选了。连参加夏季联赛机会都没有,大部分球队都不需要一个桀骜不驯的家伙。或许是18年的选秀有太多的分卫与小前锋了,连二轮都大部分是分卫与小前锋的缘故,沃特连夏季联赛都高攀不起。大部分落选的人还有机会去球队试训,但沃特这样的人没有一个球队抛出橄榄枝。甚至有媒体人发言道:“如果我是任何一支球队的老板,我是绝对不会选沃特的。”显然这句话是在当时来看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那得从沃特的过往说起……

当年沃特是全美五星高中生,不仅是五星高中生而且是五星高中生的第一人,迈阿密篮球先生和各种奖项拿到软,入选过麦当劳全明星等等,正式这样一个完美的小前锋为什么在18年落选?当年的媒体称沃特为小詹姆斯。连ESPN模拟18年选秀时沃特是被放在状态元位置上的,力压当年的艾顿与巴格利。体育画报年年有他。

如果说性格是人生的润滑剂,那么沃特人生的润滑剂就是粗糙无比胶水,把沃特的上限死死锁住。沃特早在初中时期就展露出惊人的天赋,13岁那年沃特1.84m,臂展达到1.91m,不认识沃特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个当地的大龄初中生。不用过多的描述沃特在场上是然后嘎嘎乱杀的情景了,反正称霸二字难形容。

正因从小到大荣誉太多了,养成了沃特骄傲自大,桀骜不驯的胶水性格。在高中里面那时已经长到了1.95m,臂展更是惊人的2.03m。尽管如此他那万能胶式的性格大大影响了他兑现天赋。场上骂队友,骂对手,场下怼教练,比考辛斯的性格还有恶劣。学校也拿他没办法,毕竟谁会放走一个未来的状元。学校只好与其他球员疏通疏通,和教练商量商量。而沃特一点也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有一次他自己不满教练的战术竟然在比赛时直接传球给对手。对面也懵了,拿着球不知所措。他肯定在想:“我打了那么久打球,这种情况怎么才好,这个是不是一个战术?”那个人一直拿着球,而沃特说:“你赶紧拿着球冲向篮筐就好了!站着干嘛!”而场下的教练立即叫了暂停,一整场也没让他打。

就是那时开始学校的管理层受不了,那可是校风严谨的橡胶树。况且加上沃特在场上总是立棍单打,自会刷数据,球队战绩不佳,橡胶树忍无可忍把他下放到了预备队打球,球队战绩也随着沃特的离开排名开始阶梯式上升。

就这样度过了高中时期,高一赛季场均还有26.7分,10.4助攻,6.8板3.7抢断,1.5帽的全面数据。命中率也不低于40.13%分,命中率也有38.7。而到了高二赛季,因为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场均连10分都不到,助攻不超过三个,篮板也没有,几个场均1.8个板。命中率也是急,降到18.13%分更是惨淡,只有10.6%的命中率。

从5星被降至无星,上了大学也没有奖学金,本来沃特就是靠打球来升学的,文化学分也不够,而且加上这种惨淡的数据,别提奖学金了,有大学要他就不错了。

但是连上帝都想不到,杜克大学发给了沃特一份录取通知书。上面还附着了一封信,右下角写着:迈克·沙舍夫斯基。我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吧,还打开了这封信,上面没有几个字。只写到:“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杜克大学,我希望你可以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如果你能顺利的度过大学生涯的话。”

沃特不敢相信杜克大学的老K教练竟然招募自己这样一个鬼都不要的球员,收信那天是晚上,或许是生理学上说的,晚上会做出反常的事情来或是老克教练的魅力,沃特竟然决心要努力打好球不闹脾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