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清是一个人上来的,和贾蔷混在一起。
看样子也是打算组团了。
第一楼的登楼方式,可以允许一人带四人上去。
所以贾蔷能够带四个。
“蔷哥儿,过来。”贾环在中间的桌椅上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然后用茶水在桌子上写了起来。
听到贾环的声音,几个人都过来了。
包括刚才和贾蔷闲聊的穆清也过来了。
穆清时东平郡王世子,东平君王只有这一个儿子。
为了防止别人认为结党营私,所以穆清的朋友,大多是各家的庶子。
“环三叔,对出哪一个了。”贾蔷过来,小声问道。
“自己看。”贾环指了指
“崇山峻岭,岩巍崖崛,峦什么什么什么?”贾蓉念了一遍,发现后边三个字不认识。
“峦巘嵯峨,峦,yan,cuo,e,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三个词的意思差不多,你把字记住怎么写。”贾环叮嘱了一下。
“表弟,你太厉害了。那些对子我们都没想出来。”林黛玉惊喜的说道。
贾蔷用手指,把巘字在桌子上写了几遍记了下来。
然后去写对子了。
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拿到了过关牌。
一行人在两队羡慕的目光中,从楼梯上走去。
“哇,好漂亮,好美,灯红柳绿不夜天。”林黛玉来到五楼,就跑到窗户边。
五层的高度,接近七丈,能够俯瞰周围的景象。
贾环也凑了过去,随意看了几眼,兴趣不大。
在贾环的眼里,这样的景象,还不如前世旅游大唐不夜城的夜景。
不过在这个年代却很难得。
不过其他几人,都在窗户周围欣赏着夜景。
五楼只有他们这一队,还有一个通关裁判在楼梯口,微笑着打量着众人。
贾环在周围赚了一圈,找到了去七楼的对联。
“武士心志在止戈,拆字联,出下联让对上联。”贾环考虑起来。
拆字联说简单也简单,说难非常难。
“想想,打更人,货郎,篾匠”贾环一个职业一个职业的思考。
“蚕农手饲养天虫,倒是能对的上,”贾环对了一下没有什么问题。
天虫是一种中药,又名僵蚕。
贾环转悠了一圈,来到贾蔷旁边。
“去七楼的对联,蚕农手饲养天虫。”贾环小声说道。
虽然上联没有下联的典故,绝对能算是对上了。
蚕对武,蚕农对武士,手对心,志在止戈对饲养天虫。
贾环看了一圈周围,然后才去关口,写了对联。
一行人来到七楼,七楼除了他们五个,只有一个守关之人,看穿着打扮,应该是第一楼的掌柜。
守关之人身着黑色棉布长袍,头戴乌角巾,一人喝酒欣赏下边的夜景。
“几位公子请坐,小老儿是第一楼的掌柜徐乾,几位稍等,可在此饮酒作诗。”说完来到楼梯口,拉了一个绳子。
“第一楼,第一流,第一楼上第一流,第一名楼,第一名士。”
“怪不得三十多年没人登上去,这对联真不好对呀。”贾环摇了摇头。
“能来这里就满足了。”贾蔷毫不在意的说道。
能够登上第七层就多少人梦中渴求的事情。
毕竟文人重名。
“今年是哪座神山?”贾环随意问道。
“今年是蓬莱。”穆清喝着小酒,看着外边的夜景。
“蓬莱仙山,嗯~,咳咳,”贾环突然发现,他好像对出来了。
“蔷哥儿,蓬莱山,蓬莱仙,”贾环小声提醒了一下。
贾蔷的眼睛瞬间亮了,大多数人对不出对联,是因为没有联想到合适的词汇。
只要有合适的词汇,很快就能破解。
“那边开始舞龙了。”林黛玉指着一个方向。
贾环走过去凑热闹。
“一会才热闹,一会放烟火,持续一炷香的时间,在那边,已经开始准备了。”贾环笑着指了指承天门中准备的人。
“京师元夕灯如昼,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嬉笑声不息,今夕尽兴不归眠。”贾环随意做了一首诗。
“我去给你题上。”穆清从身后说道。
这首诗算是一首佳作,但是一个六七岁的稚子作出来,那就有点惊世骇俗了。
“别,低调。”贾环摇了摇头。
“为何?”穆清奇怪问道。
“别题,我一会告诉你。”贾蓉也是摇了摇头。
“行。”穆清点了点头。
“上,八楼了。”贾蔷朝着几人喊道。
“对了什么?”穆清几步走过去,好奇问道。
“蓬莱山,蓬莱仙,蓬莱山里蓬莱仙,蓬莱仙山,蓬莱仙人。”贾蔷指了指下方的鳌山。
“挺工整的。”穆清点了点头。
“去八楼。”贾蓉催促起来。
五人来到八楼,八楼上放着一个屏风,上边写了一行字。
“到此一游。”然后后边写了李梦雄的名字。
“咱们也签个到此一游吧。”贾环笑着说道。
“有理。”
“有理。”
几人从掌柜的漆盘中取了毛笔,在上边各自写了到此一游。
“请几位公子,在此留诗一首。”
“好。”穆清应了下来。
不过贾环不打算写。
只要不写,王夫人之类的,就算知道了贾环登上第一楼,也只会认为是跟着贾蔷上去的。
毕竟贾蔷素有才名,贾环跟着上去也很正常。
而且一调查,对子都是贾蔷对的,那就更没贾环什么事情了。
“哇,下雪了,好美。”林黛玉趴在窗户上,看着外边的雪景,灯火与雪遥相呼应,夜空都被照亮了。
贾环喝着茶,看着雪花依然。
不一会再承天门开始放烟火了。
贾环欣赏了一会烟火,看到众人都在思考写诗,不由的笑了笑。
贾环继续欣赏起了街景,还在街上发现了贾琏带着贾宝玉,贾兰,后边跟着杨树下。
“请公子留下墨宝。”掌柜的在贾环前边作揖。
“额,好。”贾环想了一下答应了下来。
跟着掌柜来到边缘的书案上。
“元夕喜雪。”
贾环在上边看到了林黛玉的诗。
“灯烛辉煌鳌山会,丝竹声声诉春来,烟火漫天辞旧岁,白雪闻声贺新年。”
“挺好的。”贾环笑了笑,林黛玉才八岁,能写出诗就不错了。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贾环看了几眼外边的雪,让自己写这首诗,不那么突兀。
然后在上边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是乾隆的,最后一句是纪晓岚的。
乾隆一生写了四万三千六百三十首诗,这首最出名。
而且这首诗普通人看了,就是水字数的诗。
要是王夫人看到这首诗,估计还会嘲笑一番。
掌柜看到诗,前边皱着眉头,看到最后一句,露出了笑脸。
最后一句那是点题之作。
“咱们回去吧,”贾环朝着几个人招呼。
“好嘞。”几个人下楼。
“几位公子留步,请几位公子留下八楼登楼对联。”掌柜端着托盘,上边放着十个金锭。
贾环想了一下,悄悄在加强耳边说了一句。
贾蔷想了一下,来到书案前,写下了对联。
“烟锁池塘柳”掌柜看到对联,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把托盘中的黄金奉上。
在二楼的时候遇到了大脸宝,林黛玉悄咪咪的躲在贾蔷旁边,下楼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