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选拔谏议大夫

换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作揖行礼。

“平身,就坐。”文治帝抬了抬手。

众多大臣站直,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做。

现在大乾依然沿袭汉朝礼仪,除祭天,祭祖之类的大事,不用行跪礼。

而且议事也是坐着的,需要禀告的时候站起来就行。

“清水清吏司郎中贾政,上前来。”文治帝直接道。

“是,陛下。”贾政急忙起来作揖,然后低着头来到前排中间。

“噗嗤……”

看到贾政,不少人耸着肩,拼命的压制笑容,有些忍不住的,直接笑出了声音。

“哈哈,爱卿辛苦了。”文治帝看到贾政也没忍住笑了出来。

前天蓝河就给文治帝汇报,说贾政被晒的黢黑。

当时也没太在意,结果贾政的形象,超乎他的想象,不是一般的黑。

“夏守忠,宣旨、”

“是。”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清水清吏司郎中贾政,兴修水利,社稷生民,……福泽天下众生,有功于江山社稷,赏金百两,擢升工部侍郎,钦此。”夏守忠下来,把圣旨递给贾政。

“谢陛下隆恩。”

贾政美滋滋的来到工部侍郎的位置上坐下。

虽然就赏赐了一百两金子,但是官职提高了。

从五品的郎中,连跳四级,成为正三品的大员。

工部侍郎可是工部的副手,上边就有一个工部尚书曹尔。

虽然昨天就知道了今天要封官了,工部侍郎到手了,贾政安心了。

“朕有准备成立一新部门,名为御史台,归朕直接管辖,设谏议大夫为主官,正二品之职,御史大夫为副手,正三品之职位,御史数量不限,五品之职。”

“敢问陛下,御史台从何选材,开恩科?”宰相李梦雄急忙问道。

“不用,用不了太多人,他们的作用是给朕提意见的。”

“开恩科选人,太过费事,朕决定,直接从五品以上官员子弟中选择,凡是官员子弟,年满七岁,皆可参与。”

“朕亲自出题考核,考核成功者,入殿试,最优者为谏议大夫,其次御史大夫,合格者为御史。”文治帝直接宣布了选拔方式。

听到这个选拔方式,朝堂上一点反对的声音都没有。

因为这等于直接给他们所有人一个机会。

考科举,他们的子嗣要在数万人中过独木桥。

而这次选拔的概率太高了。

“陛下英明。”

秦山听完之后,皱起了眉头。

这是陛下打算拉拢官员吗?

秦山也是开国武勋一脉,四王八公十二列侯之一。

不过秦山是坚定的太上皇一脉。

现在太上皇有大量的大臣支持,导致文治帝时不时的被太上皇插手。

也就幸好暗卫在文治帝手里。

不然文治帝连谁忠,谁奸臣都分不清楚。

商议了一番,终于在临近中午的时候,把需要朝会处理的事情处理完成了。

大乾王朝,朝会五天一次,当然紧急的时候,三两天一次。

“启奏陛下,工部侍郎贾政求见。”正在准备传膳的文治帝,听到外边太监传来声音。

“宣。”

“臣贾政参见陛下。”贾政急忙作揖行礼。

“贾爱卿免礼,就坐。”文治帝直接招呼贾政坐下。

“陛下,臣有本上奏。”贾政把奏疏拿出来,递给夏守忠。

文治帝接过奏疏看了起来。

“哈哈哈哈……”

文治帝看完之后,直接大声笑了出来。

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交给世家去修,给世家长期利益,又给世家节约成本。

让水上运输的费用没有那么高。

最关键的是,对外战争居然不是亏本买卖了,而且能大赚特赚。

可以说,对外战争对谁都有好处,当然只有对敌人没有一点好处。

国家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世家获得了长期的利益和奴隶。

奴隶用完之后,可以出售给商人。

在空闲的土地上,奴隶用来建设城市,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对国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最关键的是,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让大乾的物流成本降低。

降低成本就代表着百姓得利,百姓有钱,就代表能多消费了。

消费多了,就能多征收商业税了。

现在虽然征收商业税,但是一年只有区区五百万两银子。

这条大运河起到的作用,会非常的大,商业税或许能够翻几倍。

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

“贾爱卿,这奏疏非常不错,明天早朝提出来。”文治帝把奏折递给贾政。

因为这个修建大运河的事情,不合适皇帝提出来。

贾家和王家,现在明面上还是站在太上皇一面的。

如果是贾家提出来的,太上皇一脉不会无理由反对。

不会把这件事搅黄了。

还有就是现在的工部尚书曹尔,也是太上皇的人。

不过曹尔是老人了,今年已经六十有八了。

人到七十古来稀,曹尔的身体也不好,估计没几年可活了。

这件事成功了,贾政能够顺利接管工部。

王子腾一旦顺利接管了京城大营,成为京营节度使,再把御林军控制了,

到时候,自己这个皇帝就是正经皇帝了,不用被人当成傀儡了。

太上皇也是正经的太上皇了。

“御林军统领是个问题,得找个合理的理由换成自己人。”

“王仁,不行,王子腾的兵权太多,穆清也不合适,算了,慢慢找吧,实在不行,让贾环顶上去,反正那小子一身武力。”

“不对,不对,还有一个林黛玉,林黛玉跟着贾环,也是熟读兵法,武力与贾蓉不相上下,貌似可行。”文治帝瞬间眼前一亮。

贾蓉的名声,现在文治帝也知道了。

贾蓉在雁门关徐进手下的宣武将军。

时常有探子汇报贾蓉的消息,不是一招击败先锋将领,就是一骑冲杀上百骑。

在雁门关被称为雁门关战神,玉面修罗,单挑谁也不怕。

“不过这个是女人,得想办法让她立功,不然名不正言不顺。”

文治帝思考起来。

“对了,把林黛玉放进十二卫里。”文治帝找了一个破局的办法。

十二卫全名是天子十二禁卫,这十二个禁卫,可以说是全军最厉害的士兵组成的。

就算贾蓉那样的武力,被十二禁卫联手了,都得落个身死的下场。

天子十二卫可不是说笑的,不过现在天子十二禁卫,只有九个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