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贾家五人在贾政的带领下,送到了英才殿。
“记得先拜太上皇,再拜见皇帝。”贾政在路上悄悄的提醒五个人。
贾环听到点了点头,毕竟贾政现在是二五仔,明面上是太上皇的人,实际上是皇帝的人。
众人都点了点头。
贾环也是明白了原因,太上皇插手,先拜见太上皇,就代表是太上皇的人。
英才殿是大乾王朝殿试的地方。
贾家一行人到的的比较早,领取的号牌很靠前。
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宫人打开英才殿的大门。
“宣,一号牛勇入殿。”
牛勇走入大殿,门被关上了。
贾环看到这个情况,就明白,里边是直接面试,不是考卷。
“兰哥儿,这是面试,注意仪态,尽量表达清楚。”贾环小声叮嘱。
“面试,那个我紧张。”贾兰有些怯懦。
“不怕,你就当上边放了两寒瓜。不要注意他们就行了。”贾环小声说道。
听到贾环的话,贾兰愣了一下,奇怪的看着贾环。
放两寒瓜,你是认真的吗?
“嗯。”贾兰点了点头,开始平复心情。
英才殿才没关几分钟,进去的牛勇直接被丢了出来。
在地上直接变成了滚地葫芦。
“宣二号,贾瑛进殿。”宫人继续喊道。
贾宝玉看到这个情况直发憷,不敢进去。
“快点。”宫人催促道。
穆清上去,把牛勇扶了起来。
“牛兄,刚才的考题是什么?”穆清扶着牛勇坐下。
“考题问我,大月氏盛产什么?我想了一下,好像盛产牛肉干,就说了牛肉干,然后太上皇大怒,就让人把我丢出来了。”牛甭满是无奈。
“……”贾环听到这话,直接无语了。
“贾兄,大月氏盛产什么?”穆清朝着贾环问道。
“战马,牛羊,实际上,大宛,大月氏,突厥都盛产战马。”
“瓦剌,鞑靼则是三河马和牛羊,这些都是游牧民族,盛产都是这些东西。”贾环随意说道。
“这样吗?”牛勇挠了挠头。
“大月氏和大宛都盛产汗血宝马,汉书上有记载吧。”贾环认真说道。
“咯吱……”英才殿的门打开了,贾宝玉也直接被丢了出来,在地上滚了两圈。
“宣三号,贾琏进殿。”宫人继续喊道。
穆清又凑上去,把人扶了起来。
“宝玉兄,考题是什么?”穆清认真问道。
“唉,陛下问我,如果打扶桑,需要准备什么,我说刀兵还有粮草,结果把我丢出来了。”贾宝玉现在都不知道自己错哪里了。
“打扶桑应该准备水军吧,毕竟扶桑在海上。”水溶笑着说道。
穆清听完这个考题之后,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这应该也是筛选。
不是正式的考题,正式的考题,昨天陛下已经给他说过了。
“咯吱”
砰……
贾琏也被丢了出来,一脸的狼狈。
“宣四号,贾琮进殿。”宫人继续喊道。
贾琮走了进去,众人又询问了贾琏的问题。
又是一个不同的问题。
众人就没有了询问的想法,因为每个问题都不一样。
众人看向大门口,看看贾琮什么时候被丢出来。
毕竟已经连续丢了三个了。
等了一刻钟的功夫,贾琮面带微笑的走了出来。
“宣五号,贾兰进殿。”宫人继续喊道。
“贾琮兄,陛下出的什么题?”水溶急忙问道。
“不能说。”贾琮摇了摇头,进入对面的大殿。
“前边的题应该是不一样的筛选题,后边应该筛选过后,才会问。”穆清分析一下,朝着周围人说道。
“有理,应该是这样,不然没办法判断好坏。”
“不然贾琮兄也不会不说。”
一群人小声的讨论着。
又过了一刻钟多,贾兰也是微笑着走了出来。
然后感激的看了贾环一眼,笑着走进对面的大殿。
“宣六号,贾环进殿。”宫人继续喊道。
贾环站起来朝着大殿中走去。
进入大殿,大殿中坐着两人,都穿着皇袍,在门口站立一员武将。
“臣贾环,拜见太上皇,陛下万年,拜见陛下,陛下万年。”贾环朝着两人行礼。
太上皇一脸的笑容,看了一眼文治帝,文治帝则是一脸的铁青。
不过贾环看到文治帝的嘴角,闪过一丝笑容,很快就消失了。
“免礼。”太上皇温和的说道。
虽然前边三个混账,让他们都不太高兴。
不过刚才贾琮,贾兰让太上皇长脸了,牛勇是支持皇帝的,结果被丢出去了。
所以现在太上皇的心情非常好。
“鞑靼和瓦剌的图腾是什么?”武将从盒子里抽出一张纸条,直接问道。
“狼和鹰,两族图腾相同,突厥的图腾也是狼和鹰。”贾环直接答道。
“不错,接下来的由我问。”太上皇接过话题。
“第一题:总结历史,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么避免。”太上皇直接问道。
“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农民没有土地,世家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
“朝廷税收过少,不得不增加税收,繁重的赋税,最终导致百姓活不下去,最终造成叛乱发生,削弱国家力量。”
“最终大量叛乱发生,杀掉大量的世家和地主,让土地变成无主之物,然后建立新的王朝,或者被外族统治。”
“避免方法: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王莽的王田制,土地归皇家所有,天下所有农夫的田地都属于皇家。”
“合理分配给农夫,并禁止农田交易。”
“可是王莽的王田制最终失败了,为什么?”文治帝听到这里,来了兴致。
太上皇也来了兴致。
“王莽的王田制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百姓比较穷,卖田是他们最后的出路,王莽将最后的出路给断了。”
“想要实施王田制,要注意很多东西。”
“首先,陛下下旨,超过三年闲置的农田,会被国家收回,成为国有土地。”
“第二,开疆拓土,占据大量的土地,吸引百姓前往开荒种地。”
“比如打下瓦剌的地盘,就给百姓和流民承诺,这些土地,以后只收两成的税,剩下的全归百姓所有。”
“这样,世家的雇农就会离开世家,前往新地方种植。”
“这样第一道圣旨的作用就起到了。”
“还有就是把世家的目光从土地上转移出去,想办法让他们成为商人。”
“土地的增多,会让粮食价格大量的降低,最终让土地的利益变得很小。”
“养活普通百姓可以,但是却无法养活世家,最终他们就会向商业上转,从而达到王田制的目的。”
“至于拥有土地的百姓,咱们采用置换土地,江南两亩地,可以置换云中二十亩地。”
“只要打下足够大的地盘,就能实施王田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