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何不食肉糜

换源:

  回到家里,贾环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京师的议论中心。

一行人被带到了荣禧堂,贾政拉着贾环和贾兰,安排到了自己下手的位置。

原本这个位置是贾宝玉的位置,贾宝玉被安排在了第四个位置。

王夫人则是站在贾政的后边,看着贾环则是一脸的不爽。

自从贾环写出抡语拒不认错之后,贾代儒就不教贾环了,说什么也不教了。

最后贾环三年没上课。

王夫人都已经贾环已经废了,没想到这次给他来了一个大的。

出仕直接谏议大夫,正二品的官职,和她兄长王子腾是一个级别。

所以现在她拿贾环也没办法。

主要是贾环的名声,随着这次出仕就谏议大夫,瞬间就变好了。

而且贾环的身上,瞬间有利可图了。

从贾母的态度上,就能看出对贾环的重视。

以前贾母看见贾环都不搭理,总是挥手让走开。

现在贾母脸上笑盈盈的,一半的目光注视在贾环身上。

不过也没有太在意,因为贾环没有爵位在身。

而且文官封爵不容易,不像武将一样,战功累积就能封爵。

就像贾蓉,在雁门关三年,都成一等将军了。

文官封爵除非有大贡献,不然很难封爵。

就像贾政,现在依然没有勋爵。

不过今年年末的时候,贾政应该能封爵,毕竟给全国建设大量的蓄洪区,有功于社稷。

年终总结的时候,会下发封赏。

和武勋还不一样,武勋只要军功够了,就能立即下发。

因为武将在边关朝不保夕,就靠着功勋支撑,还有就是为了激励士气。

文官则不一样,年底一起发放。

“今个陛下隆恩,许官员子弟开恩科出仕,今贾环,贾兰,贾琮三人成功出仕,凤辣子,去准备大宴庆祝,把东府的人也叫过来。”贾母喜气洋洋的说道。

“是,祖母。”王熙凤行礼就下去了。

“环儿,今天陛下的考题是什么?”贾政朝着贾环问道。

“王朝更迭的原因,解决办法,找个打扶桑的理由,如何把突厥固定在一个地方,国与国之间如何相处,儒家认为是仁,你怎么看,最后是如何让官员不懒政。”贾环把题目说了一遍。

贾政听完之后皱起了眉头,思索起了可能的答案。

为首的贾母则是皱着眉头,王夫人也是皱着眉头。

他们给贾宝玉压着的题都是政务常出现的问题。

没想到这次考核,和政务考核没有什么关系。

思索了一会,贾政有了一个答案。

“宝玉,这次没考上,或许还有下次机会。”

“下次的题目,也很有可能和这次类似。”

“宝玉,你认为王朝更迭的原因是什么?”贾政朝着贾宝玉问道。

这三年贾政对贾宝玉的教育,一直非常关注。

毕竟有贾环这个先例,所以贾政不希望贾宝玉是个废柴。

“不太清楚,好像是百姓吃不上饭的原因吧!”贾宝玉思索了一下才说道。

贾政点了点头,虽然没找到原因,但是也确实是因为百姓吃不上饭。

“你说他们吃不上饭,为什么不吃肉呢,真傻。”贾宝玉又嘟囔的补充了一句。

“噗……”贾环朝着贾宝玉看过去。

贾政听到这个答案,瞬间脸都气红了,黑红黑红的。

“混账。”贾政拿起供桌上的戒尺,就往贾宝玉的身上抽。

“哎呀,哎吆,别打了,我错了。”贾宝玉一边躲,一边认错。

这次贾母和王夫人都没去拉贾政。

“祖母救命啊!!”一边喊,一边往贾母身边躲。

“我一直以为你说何不食肉糜是开玩笑的,没想到真的有人这样认为。”贾兰无语的说道。

“这很正常,在京城的勋贵子弟,大多数都是烂泥扶不上墙,习惯享受富贵生活。”

“有能力,有想法的,六七岁之后,去了各个地方拜师,要不就去了其他地方游学。”

“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京城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享福之辈,这次规定八岁以上。”

“八岁以上的,要么离开京城去学习了,去白鹿书院,青山书院,颍川书院这些地方学习,结交人脉,武将子弟,则是去拜师了。”

“那为啥穆清在京城?”贾兰不解的问道。

穆清在贾环没出头的时候,可是号称年轻一辈第一人。

“东平郡王就穆清一个儿子,离不开京城的。”贾环摇了摇头。

“为什么?”贾兰愣住了。

“在外将军,家属必须得在京城,你看京城的文官官邸多,还是武将官邸多?”贾环笑着问道。

“武将的。”贾兰分析了一下,确实是武将的多几乎能多出五六倍。

“嗯,这其实就是为了保证武将的忠诚,而且留下的人,相当于质子,明白了吧,所以穆清离不开京城。”贾环笑着道。

“这样啊!”贾兰点了点头。

后边的王夫人看着贾环,皱起了眉头。

贾宝玉被贾政抓住了,抽了十几戒尺。

才让回到座位上,只是贾宝玉刚坐下,就站了起来。

刚才的十几戒尺都打在了屁股上。

贾政看着不成器的贾宝玉,叹了一口气,贾母也是面色不好。

贾宝玉可是贾母一手带大的,结果就这样一个结果。

贾政也没想到自己随口问了一句,居然会给一个这样混账的答案。

“唉。”贾政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幸好贾兰也出仕了,他们二房嫡系有传承人。

大房也有个贾琮也出仕了。

至于贾环,在贾政的眼里,注定会脱离贾家,成为他们家的二房。

所以贾政很早就让贾兰和贾环打好关系。

“环儿现在是正二品的大员了,虽然没有爵位,但是一个正二品大员的母亲,当一个妾室不合理,政儿,把赵姨娘抬为平妻吧。”贾母说完看向王夫人。

王夫人愣了一下,看向赵姨娘,想了一下点了点头。

赵姨娘是她曾经的通房丫鬟,到了现在,依然是自己说什么,她听什么。

抬成平妻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不过平妻之后,贾环算是嫡系了。

自己的宝玉,和贾环都没有对比性。

“嗯。”贾政点了点头。

这个年代把妾室提升平妻是要去官府登记的。

而且要说明抬为平妻的理由,不然是无法提升了。

不过平妻也是高级的妾室,只是生下的孩子算是嫡系,只是在家里享有和正妻一样的待遇。

在外边的话,别人还是把她当做妾室看待,进入不了正妻圈子。

“环儿,你有什么想要的吗?”贾母朝着贾环问道。

“祖母,环儿想要彩霞和彩云的卖身契。”贾环想了想道。

“儿媳,把这两个卖身契给环儿吧,”贾母朝着王夫人吩咐道。

“是。”王夫人不情愿的答应了。

原本打算把彩霞和彩云两个背主的丫鬟发卖了,现在卖身契被贾环要去了。

她就没有发卖的权利,就算打两人,都得考虑贾环的面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