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工程预算制的提议

换源:

  贾环和穆清两人穿着绯红色的圆领官服。

贾环的官服补子上绘锦鸡,穆清的官服上绘孔雀。

“御史台,办公点也定好了,每日巳时至申时当值,午时休息,大朝会后休沐三日。”

“给你们定一个长期任务,户部账目繁琐,想办法简化户部工作,同时要保证稳定。”文治帝看着两人下发了任务。

户部账目繁琐,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会遇到的问题。

如果不这样,没办法保证户部财务的安全。

这就导致户部工作效率非常慢。

“是,陛下。”两人作揖。

“你二人可还有问题。”文治帝朝着两人问道。

“陛下,御史台成员,大多数年龄幼小,正是读书的年纪,请求陛下赐予书籍。”

“御史台工作清闲,可通过读书增加见识。”贾环作揖道。

“朕准许了。”文治帝点了点头。

“穆爱卿,你先去御史台颁布任务。”文治帝朝着穆清吩咐。

“是,陛下。”穆清作揖后退了出去。

“贾环,可有信心改革户部。”文治帝笑着问道。

“陛下,臣已经有一些想法了。”贾环直接道。

“说说。”文治帝听到已经有想法了,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一亮。

“陛下,微臣想把工程改为预算制。”

“户部是主要是钱物支出,现在修建一座房屋,官员需要什么,就从户部支取钱财,然后去买,不断的支取。”

“这就导致户部的工作非常的繁忙,而且账目过于零碎化,所以微臣打算设计一个预算制。”

“做一个工程,假设盖一个房子,由工部提交给户部的预算司,对这个房子需要的钱进行预算。”

“木材需要多少,砖需要多少,需要多少工匠,算出数量,价格,多长时间能够完工,工人的工资,粮食消耗,运输费用,逐个计算,相加。”

“然后得出一个具体的数额,然后把建设分为几个阶段,比如购买建筑材料一个阶段,打地基一个阶段,盖房一个阶段,装饰一个阶段。”

“这样,账目上就只支出了四次,总账目上只记录一次。”

“而且这样的预算制度,可以避免大的贪污,就算要贪,也就时价和预算价之间的一些差距。”

“还有就是成立验收部门,对这个房子进行分阶段验收,看看是否合格,防止出现用差的材料,代替好的材料。”

“验收部门,最好是陛下的亲信,与户部毫无关系。”贾环前世的预算制度给文治帝说了一下。

文治帝听完之后,眼睛都亮了。

户部里最忙的就是金部,不但要负责税收,还要负责支出。

“很好,回去继续想完善,给朕上奏疏。”

“贾爱卿,你和宁国府挑起鞑靼和瓦剌的战争,你觉得咱们什么时候出手合适?”文治帝感觉自己有点把握不住。

“双方盐消耗的差不多之后,陛下掌握互市,如果对方开始大量出售马匹的时候,那么就是双方都快支撑不住的时间了。”贾环分析了一下。

“如果打下了瓦剌和鞑靼,咱们如何建城,防御。”文治帝想了一下问道。

以前把瓦剌和鞑靼打走不是一次两次。

可是没找到合适的防御点,只能依托长城守卫。

“陛下,有瓦剌和鞑靼的舆图吗?”贾环想了想问道。

贾环记得瓦剌和鞑靼的北方,有一条山脉,在北海的西侧,一直延伸到海边。

另一边,还有一座山,夹在阿尔泰山,与北海之间。

只要在北海周边,阿尔泰山和北海之间建立重镇,就能挡住突厥的攻击。

“陛下,就在这些区域建城,能够抵御突厥攻击。”

“还有就是陛下,可以适当的给花剌子模一些军备援助,让花剌子模和突厥耗下去,给建城足够的时间。”贾环认真说道。

“朕知道了。”文治帝点了点头。

“钱不够,朕现在需要海量的钱财,再给御史台出一个长久任务,帮朕出赚钱的建议。”文治帝摇了摇头。

“是,陛下。”贾环作揖道。

“你下去吧。”文治帝挥了挥手。

贾环离开后,看向舆图,起码需要二十座军事重镇,数百个关口,才能保证北方的安全。

还需要沿途修路,建立交通网,没有几亿两白银,根本不够。

而且还不能是个长期工程,要最快的速度建设起来。

不过到时候,鞑靼和瓦剌的地盘,就是大乾的养马场了。

“看来先得把蔺通给做掉,想想。”文治帝思考起来。

蔺通是御林军副统帅,接受太上皇和皇帝的两人节制,但是大权在太上皇手中。

只要抢走了御林军统帅的兵权,王子腾,加上牛进达的东大营。

瞬间就能控制住京城。

至于西大营,那就是一个凑数的,全部是功勋子弟,和官员子弟。

大营里乌烟瘴气,好多年没有给西大营批过刀兵了。

西大营名义上有五万人,实际上连八千人都不到。

“蓝河。”文治帝朝着角落里喊了一声。

蓝河从角落里走了出来。

“厉九维他们怎么样了?”文治帝朝着蓝河问道。

“启奏陛下,还在生产强弩,军备之类的,一直在监视之下,想要为墨礼殿下报仇。”蓝河直接汇报道。

“嗯,挺好。”

“这几日天气酷热,朕打算和太上皇一起前往密云行宫避暑,让蔺通选一半御林军,跟着朕一起去,让蔺通贴身保护太上皇。”

“对了,这个消息让膳坊的黄公公知道。”文治帝朝着蓝河叮嘱道。

“是,陛下。”蓝河作揖退下。

现在蓝河已经明白过来了。

陛下要弄死蔺通。

厉九维是前太子墨礼的义子,从小被墨礼带大。

也是那场宫变幸存下来的人之一。

厉九维的仇人,就是蔺通,蔺通原本是前太子墨礼的人,在宫变前,突然投向太上皇,导致太子势力大乱,最终宫变失败。

而且文治帝也放心厉九维,因为厉九维是他悄悄保下来。

厉九维不会对他产生恶意。

至于黄公公,那是厉九维的内线,墨礼曾经多次帮助过黄公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