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赵盼儿

换源:

  府“儿臣拜见父皇。”御书房里,一个微胖的孩子,穿着蟒袍。

“启儿,过来坐。”文治帝看到孩子,直接拉到罗汉榻上坐下。

“为父给你分派了一个太子少傅,乃是荣国府的贾环,你以后和他多学学。”文治帝认真说道。

文治帝之所以给贾环封太子少傅,其实是羡慕贾兰,贾蓉,贾蔷。

没错,就是羡慕他们三个。

这三个人几年前,除了贾兰,都是不学无术之辈。

现在贾蓉成了雁门关的将军,而且学了不少的兵法。

贾蔷的很多理念都是来自贾环。

至于贾兰,从平平无奇,到现在的能够独当一面。

而自己的长子墨启,自己管教的比较严,但是也稍微有些顽劣,不太爱学习。

墨启是文治帝唯一的儿子,将来有没有不知道,但是现在就一个。

所以文治帝看着贾兰成长的,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那样成长。

“见了贾环要行师礼,给足够的尊重。”文治帝继续叮嘱。

“是,父皇,贾环可是谏议大夫贾大人?”墨启想了想问道。

“对,不然还能有谁。”文治帝点了点头。

“这是我这里收集到,贾环的想法,态度之类的东西。”文治帝把一个册子递给墨启。

“你看完之后,去拜访贾环。”

“是,父皇……”

……

“小丫头,你怎么在这里哭呀!”贾环拿着书,来到书亭,就见角落里有个小丫鬟,哭的眼睛都肿了。

小丫鬟抬起头,看向贾环,眼睛红肿,面容让贾环有种熟悉的感觉。

不过贾环可以肯定,自己绝对没有见过这个小丫头。

小丫头看贾环的样子,不像是主子。

贾环穿着麻布衣物,虽然整洁干净,但是荣国府里,没有主子会穿麻布衣。

其实也不怪小丫头理解错了,贾环是现代穿越过来的,对衣物没有歧视。

夏天穿麻布衣服,十分的凉爽,

而夏天穿丝绸,只要出汗,沾在身上非常的不舒服。

“本来过完年,就能返回原籍了,呜呜,结果被赏赐到了这里。”小丫头又抹了抹眼泪。

“哦,是这样呀,”贾环点了点头。

大乾的宫女制度和其他朝代不一样,十年一换。

而不是像其他朝代,看年龄,超过二十岁未得到皇帝临幸,就会被放归原籍。

大乾的宫女和女官是不一样的,宫女相当于服徭役。

女官则是皇家的家仆,负责管理宫女。

所以宫女随便怎么换,都不会影响运行。

各地有固定的名额,除了自愿进宫的一部分,其他的在官员家里抽签,遣相貌上等,七到十五岁女孩入宫。

而这个期限是十年时间,十年时间如果女孩死了,就会让官员补充。

看这个小丫头的年纪,应该是补充进来的。

而被赏赐了,就相当于马上变成良籍了,结果突然又变成了奴籍。

不过和家奴不一样,属于官奴。

“你叫什么?”贾环在台阶上坐下,好奇问道。

“赵盼儿。”小丫头好一会才说道。

“会写字吗?”贾环笑着问道。

“会呀,本来准备遣返后,在钱塘开个炒茶铺子。”赵盼儿一副又要哭的样子。

“你还会炒茶呀,谁教你的?”贾环好奇问道。

“李嬷嬷,李嬷嬷可喜欢我了,可惜以后见不到了。”赵盼儿又开始抹眼泪了。

“行了,别哭了,你以后就是我的侍书丫鬟了,负责泡茶和整理书籍。”贾环揉了揉赵盼儿的脑袋。

“你是环老爷?”赵盼儿的眼睛大瞪,一副不可置信的看着贾环。

“别叫老爷,我才十岁,叫三爷吧,沐晴他们都这么叫。”贾环笑着道。

“环儿,你在这呀,东西给你准备好了。”后边黑脸的贾政还有林如海。

贾政放下三张澄心堂纸。

贾环看到,眼睛一亮,这可是好东西,一张大纸得三两银子。

“父亲,姑父。”贾环站起来。

“盼儿,帮我研墨。”贾环把墨条递给赵盼儿。

然后从柜子里拿出贾珍送的美人砚。

“父亲,想写点什么?”贾环想了一下问道。

“写一首励志的诗吧。”贾政想了一下才说道。

贾政依稀记得,文治帝好像喜欢诗词。

不过很少举办诗会,之所以觉得文治帝喜欢诗词。

是因为文治帝登基前,那是第一楼的常客。

“三爷,墨研好了。”赵盼儿小声说道。

贾环摆弄了一下墨,颜色很正。

然后开始在宣纸上写。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然后写了落款,在落款的下边,用自己的头像章子,刻了一个头像。

“好了。”贾环放下笔。

“好,好诗。”贾政看着诗歌,不由的夸赞。

“姑父,要写啥。”贾环随意问道。

“就这书法,写啥都行,”林如海在贾政旁边看诗,头也不抬。

贾环想了一下,干脆写了一副对联。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然后写了落款,盖了章。

“姑父,好了。”贾环直接道。

“啥好了?”林如海一愣,然后注意到了桌上。

“字画呀,刚才你不是说随便写点啥。”贾环笑着道。

“我有说过吗?”林如海愣了愣。

“好,好句。”拿起读了一遍,。

“哈哈,太好了。”林如海激动的不能自已。

贾环想了一下,再次动笔。

真理只在强弩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宝剑剑锋之上。

贾环写了落款,盖了章。

“装裱的事情,就交给父亲了。”贾环把画递给了贾政。

送给皇帝礼物,装裱不能用普通的装裱纸。

“很有道理。”贾政看着字画,笑容满面。

旁边的赵盼儿眼睛也亮了,没想到贾环这么有才,而且字写的又好,相貌也不差。

“我们这就去装裱。”贾政点了点头,心满意足的带着三幅字画离开了。

“三爷,宫里送来的婢女怎么安排?”沐晴走过来问道。

“安排在贾府把,前边买的,送到侯府去。”贾环想了想吩咐道。

“对了,她安排成侍书丫鬟,对了宫里来的都按一等丫鬟给月例。”贾环想了一下道。

“是,三爷,我这就去安排。”沐晴行礼后离开了。

“沐晴姐姐是管家吗?”赵盼儿好奇问道。

“嗯,墨香斋归她管。”

“去帮我拿一本卫国记过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