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治大国如烹小鲜

换源:

  贾环写了配方,制作流程之后,和王熙凤签订了契约。

两人直接五五分成,贾环技术入股。

至于味精,按照现在的年月算,起码得五百年后才会出来。

其实现在也有味精,叫做海菜粉,还有一种叫三菌粉,香菇,杏鲍菇,鸡腿菇三种蘑菇干,一比一比一研磨城粉。

贾环拿着鱼竿,来到西花园钓鱼台。

钓鱼台是专门为钓鱼建的,不过贾家除了贾环,没人钓鱼。

下人也不让钓。

贾家西花园的小湖,连接着护城河,里边也没有什么大鱼,多是鲫鱼,翘嘴为主。

“桃叶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在其位这个明阿公,细听我来言呐,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蓝靛厂火器营儿有一个松老三……”贾环哼着歌,消闲的钓着鱼。

赵盼儿在后边的小方几上烧着水,准备泡茶。

瞬间鱼漂就下去了,贾环急忙拉起来,一条有半斤的鲫鱼。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贾环就钓到了十几条鲫鱼。

基本上都在半斤左右。

“盼儿,叫人把鱼处理一下,再给我买一块豆腐,要徐记豆腐。”贾环朝着赵盼儿吩咐。

“是,三爷。”赵盼儿拿起水桶就去了厨房。

贾环收起鱼竿,来到院子中的大树下。

贾环拿起一本史书继续看起来。

想要当官当的好,读书肯定少不了。

“学生,见过老师。”贾环读书正入迷呢,就听到这个声音。

反应过来,看为一个微胖,面容给人憨憨的感觉的一个小孩。

后边还带着五六个侍卫。

“敢问阁下是?”贾环奇怪的问道。

“学生是父皇的长子,墨启。”墨启赶忙自我介绍。

“臣,见过太子殿下。”贾环急忙作揖。

“老师免礼。”墨启急忙托起来。

“老师,这是拜师礼,放在什么地方?”墨启指了一下后边的六脩礼。

“你们放在那间屋子吧,一会我找人来收。”贾环指着客厅道。

“殿下想在臣这里学点什么?”贾环想了一下问道。

文治帝虽然给封了太子少傅,但是也没给自己教太子的权利。

现在的太子少傅,基本上就是荣誉称号。

太子身边有三太,三少,三太是,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太师。

三少则是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太子少师。

三太是正一品官员,三少则是从一品官员。

“父皇让本王什么都学,不过肯定要学治国。”墨启思索了一下说道。

“那殿下认为,该怎么治国。”贾环想了一下,想考验一下墨启。

“没想明白,应该是管理好官员,然后让官员管理好百姓。”墨启挠了挠鬓角。

“三爷,鱼处理好了,怎么弄。”里边传来彩霞的声音。

“拿两条过来,葱姜,盐,鸡蛋,油,豆腐,开水,小火炉拿过来,我自己弄。”贾环朝着后边喊道。

“老师,认为怎么治国。”墨启询问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贾环笑着道。

彩霞和几个侍女,拿着小火炉,还有贾环要的东西过来了。

“还请老师详解。”墨启来了兴趣。

他的那些老师,只知道教一些之乎者也的东西,自己问的问题,期期艾艾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然后讲一堆什么以仁治国,以孝治国之类的东西。

贾环弄了一勺子油到锅里。

“你看,这就是没有统一王朝时期的军阀,如同热油一般。”

“这个鸡蛋就是地主,世家。”贾环把鸡蛋打了进去。

“结果就是大地主,世家被打了,颜色焦黄,正好。”

“这鱼就是建国贵族,功勋,然后和军阀打起来了。”贾环把两条鱼放了进去。

又把鱼煎至焦黄,加了一块生姜进去。

“这是法律,加入到这个国家里,逐渐,法律起到了效果。”

“这开水就是百姓,人们开始信任控制这两条鱼的人。”

贾环把开水加入锅中,瞬间锅中的汤变成了奶白色。

“因为上一个王朝,世家,地主被杀,留下了大量的土地,这时候的百姓过的很好。”

“随着烹煮,发现鱼的腥气没去除干净,嗯,我们加点葱花。”

“你觉得这些葱花是什么?”贾环笑着问道。

“是文官吗?”墨启思索着问道。

“不是,是补充的法律,因为光一片生姜,无法完全去除腥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条鱼逐渐被炖烂了,勋贵散开了,逐渐融入了百姓当中,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勋贵留了下来。”

“这鱼骨就是剩下的勋贵吗?”墨启看着锅,认真问道。

“嗯,因为他们掌握兵权,并且互相勾连起来,在这个锅里,形成了势力。去除不好去除。”

“我们先把他们捞出来,然后加入豆腐。”

“你觉得豆腐是什么?”贾环笑着道。

“新的军队?”墨启思索了一两分钟才问道。

“是科举增加的文官,文官和武将之间开始互相制衡,然后开始铲除这些掌控大量兵权的勋贵。”

“为了补充军队,又加入了蔬菜,然后加入盐巴,这时候因为土地的原因,世家和地主再次复苏。”贾环把煎鸡蛋放了进去。

“殿下,尝尝。”贾环盛了一碗鲫鱼豆腐汤给墨启。

“好鲜,好喝。”墨启的眼睛都亮了。

“所以殿下认为治国是什么?”贾环认真问道。

“有点感觉,但是没想明白。”墨启好一会才说道。

“那你说为什么要把穆清封为礼部尚书?”贾环认真的看着墨启。

“在剔除一部分鱼骨?”墨启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嗯,其实呢,治国就是平衡各方势力,剔除鱼骨不一定是杀人,而是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转变。”

“如果遇到实在转变不了的,那就把制造问题的东西去除掉。”

“所以想要治理好国家,你得需要知道百姓要什么,官员要什么,世家要什么,地主要什么。”

“百姓是最重要的,只要维护好百姓的利益,其他人都是锅里的蔬菜。”贾环笑了笑。

“哈哈哈,原来如此,好喝。”墨启喝了一大口鱼汤。

“人活一世,吃喝拉撒,名利为伴,均衡好各方的利益,就能做出这一锅好喝的鱼汤。”贾环给出了总结。

“多谢老师赐教。”墨启放下碗,朝着贾环作揖。

“殿下严重了。”贾环赶忙回礼。

“多读史书,史书上就有各种均衡利益的决策。通过先人的经验,让自己走的更远。”

“是,老师,我知道了,以后有不明白的,会多向老师请教,还望老师不吝赐教。”墨启郑重的说道。

墨启今天过来,除了来拜师,其实也有考验一下贾环的想法。

贾环是父皇分配的老师,墨启也想了解一下贾环的能力。

结果一个治大国如烹小鲜,就让墨启震惊了。

以前没有想明白的问题,现在有了答案和方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