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图南没敢说话。
谁让他学习比庄北望差呢。
至于追上庄北望。
庄图南追了五年,已经放弃了。
这人和人真的不一样。
现在就算给他辆自行车,庄图南觉得,能看到庄北望走路扬起的土。
这就算他蹬的快了。
翌日,京城,儿童文学杂志社。
编辑程序一大早就来了。
路过传达室,程序和往常一样问道:“大爷,有我的信吗?”
程序自从接到苏州的好友戴文娇的电话。
每天早晚,上下班都会问传达室这么一声。
戴文娇将庄北望的故事就是推荐给程序这位故交。
“有。刚送来一封。挺厚实。”
传达室黄老头笑呵呵给递了过来。
程序也就随口一问,等了好多天。
没想到今天终于盼到了。
“谢谢大爷!”
程序道了声后,夹着信件急匆匆回了办公室。
挎包随手一扔,程序小心拆开信封,将文稿拿出来迫不及待的观看。
入眼,是一手漂亮的楷书,未读故事已经赏心悦目。
程序满意点点头,翻开第一页开始看起来。
等看完,半早上过去。
程序激动的起身,端起陶瓷杯子,大口喝了两口茶。
凉了的茶水让他一个激灵,人更加精神。
“老戴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好。”
摇头夸赞一句,程序拿着文稿去找主编。
“不错,这故事立意很好。
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意思。”
程序点头:“我也这么认为。
这个故事对一直以来的成分,血统,出身论有着反驳的意义。
而且,故事也很有引导性,励志,奋斗,如何实现志向,成就自我。
这样的故事让孩子看了,具有教育意义。
而且,故事也写的很精彩,想象力丰富。”
主编点头表示赞同,“我们刚刚复刊,很多方面不足,好的故事更缺。
这故事来的正是需要的时候。”
主编想了想说:“这样,先连载,等连载完了。
我们再出专刊。”
说完了正事,主编问:“文娇还是在守着那间书店?”
程序默然点头。
主编叹了口气:“文娇还是放不下啊。”
程序笑笑,表情慰籍:“他能主动给我推荐文稿,说不定这就是转机。”
主编也笑着点头:“我也这样想。看文娇蹉跎岁月,我心里难受。”
程序目光复杂。
“都过去的事了,就让他过去吧。”
主编摇头苦笑。
“过去?哪是那么容易的啊。”
说完,催程序道:“这样。你给文娇发电报,让他向这位作者再约些文稿。
稿酬多点无妨,只要故事好。
这样也对我们复刊有利。
如今,好的故事和笔杆子还是太少了。”
程序点头:“我这就去安排排刊印刷,然后就去发电报。
只是,这发电报的钱……”
主编转身看窗外,摇头晃脑:“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程序怒骂:“贼子欺人太甚!”
抓着桌上的茶叶桶就走。
棉纺厂。
张书记皱眉沉思。
陆科长侧坐,半拉腚悬空。
许久,张书记开口问:“你的意思是,既然厂里有这股传言。
就借着这空穴来风做些文章?”
陆科长点头:“没错。如今上下问题层出不穷。
正好可以借此动动,稳定下职工情绪。”
张书记点头,“效益下降的问题如今已经成了各个厂企的心头患。
至于知青的就业。
苏州……
全国都在头疼。
如果我们厂率先能解决问题……”
陆科长抢着说:“那可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张书记皱眉,“这是什么话。
粗俗不堪。
如果我们能够率先提出解决办法。
一来,能解决厂里困境,稳定职工情绪,促进生产。
二来,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其他兄弟单位,乃至于各行各业,还有整个社会提供一个思路。
作为干部,不就是为民服务,为厂、为职工分忧嘛。
这是我们本职工作。”
陆科长忙点头,“张书记说的是,我这学问没多少。
词不达意,词不达意。
还是张书记思虑深远,牢记本职。
我还是要多向张书记学习才是。”
张书记摆摆手,“陆科长也不错。
能率先比生产科,行政科想到这些问题。
可见也是爱厂如家的人。
这样,这件事是陆科长想到的。
你拿个具体方案出来。
我看看有没有可行性。”
“是,是。”
陆科长犹豫着说:“那厂里传的评先进还有空地优先使用的事……”
张书记想了想,说:“既然厂里职工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传出去也对厂子有利。
那就办了。”
陆科长点头,“行,那我就去先通知下那空地的事。”
张书记拦住问:“那地是烂地吧?”
陆科长点头,含糊说:“是块烂泥地,几平方大点。”
地到底多大,他也没看过。
反正就是块烂地,能用也不会一直空着不是。
陆科长没往心里去。
“行。那就去通知吧。”
张书记这下放心了,烂地就没人会出来挑刺。
陆科长走后,张书记琢磨着这个事。
手指头在办公桌上敲着。
风险不小,收益也不小。
“风浪越大,这鱼他就越贵嘛。
这么多年了,总不能在棉纺厂退休养老吧。”
张书记笑笑,拨通电话。
“喂!给我接压缩机厂,找下陆书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