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北望之所以火气大,说话尖酸刻薄。
不是因为收获杂志没过他的文稿。
而是因为这帮子人没有气魄和决断力。
将他的稿子拖了近一个月还没有定论。
庄北望定好的计划被一再延误。
李一鸣看的瞠目结舌。
巷子里的庄北望和出了巷子的庄北望完全像两个人。
“等。等等。”
庄北望刚走出杂志社大门,后边有人喊。
庄北望停步回头。
成翰带着一帮子编辑追了出来。
“怎么?”
庄北望冷声问:“我话说的不够清楚,还是你们耳朵聋了?”
女编辑气愤道:“你这人,能不能好好说话?”
“不能。”
庄北望回答的干脆利落。
“你……”
女编辑还想说什么,被陈翰拦住。
陈翰笑着说:“小兄弟,这总不能你说是你的文稿就是你的文稿吧?”
“你傻吗?”
庄北望看白痴似的看他:“这稿子从哪里邮寄到你们杂志社的?”
“苏州棉纺厂。”
赵廓说道。
庄北望侧头问门口大爷:“大爷,我是哪里来的。麻烦你告诉下这几位耳朵不太好的同志。”
门口大爷说:“苏州棉纺厂嘛,来谈丝的事。”
大爷纳闷问:“陈主编,咱们杂志社买丝干什么?”
杂志社人个个脸色难看。
“你这人说话,能气死人。”
女编辑又羞又气。
庄北望没理她,看着陈翰说:“要不要我再给你背一遍文稿听听?”
陈翰苦笑:“不用了。文稿小兄弟你拿走吧。”
这稿子还没过审,都没决定排刊印刷。
这时候也不会有人来知道这么清楚文稿来历把文稿领回去。
这文稿是这少年的无疑。
庄北望看了眼陈翰,这人虽然气魄和决断力不够。
为人却也讲道理。
被一番羞辱竟然还能如此有风度。
庄北望问:“听门卫大爷说你是主编?”
陈翰点头:“是的,鄙人陈翰。”
庄北望摇摇头:“我没兴趣认识你。”
陈翰愕然,没兴趣认识,你问我是不是主编做什么?
庄北望又说:“陈主编,给你一个建议,趁早退位让贤。
你不适合做主编。
气魄、眼界、洞察力和决断力不足以胜任这个职位。”
“说的好。”
这时候,大门外有人轰然叫好。
庄北望看去,是个中年人,头发花白。
穿着旧干部装,收拾的干净整洁。
那人走进来,指着陈翰说:“陈翰,我就说了你不适合当编辑。
教书才适合你的性子。
你不信,这下被人指鼻子骂了吧。
活该!”
陈翰不仅不生气,反而迎了上去:“哈老师,你怎么来了?”
庄北望讶然看着中年人。
这人不知道什么身份,竟然指着鼻子骂陈翰,陈翰都不生气。
中年没理陈翰,而是问庄北望。
“这位小兄弟,你的稿子不知道能不能给我看看?”
陈翰忙介绍说:“这位是萌芽主编哈骅。
你既然认为我们杂志社不配刊登你的文章。
不妨给哈老师看看。
萌芽总有资格刊登你的文稿吧?”
哈骅!
庄北望震惊的看着中年人。
没想到竟然碰到这个人。
1956年3月。《萌芽》杂志由沪上作家协会筹备。
7月,《萌芽》杂志创刊,哈骅任主编。
杂志的封面刊名采用鲁巡先生的手迹。
旨在继承和发扬鲁巡先生30年代办《萌芽》的传统,在文学战线上培养大批新战士。
正如巴近在创刊号的祝词中说的那样。
任何美丽的花朵,任何参天的大树都是由萌芽长成的,
任何萌芽只要得到阳光和雨露的养料,就会展开她那欣欣向荣的前途。
萌芽杂志旨在培养更多的青年文学人才。
后世如果说萌芽没听过。
那新概念作文肯定都听过。
便是萌芽在1999年牵头,联合13所著名高校,合办的种过权威作文大赛。
大赛发掘出韩、郭、张等80后文化偶像。
《萌芽》因而被誉为80后偶像摇篮。
而哈骅,在萌芽复刊后,再次出任主编一职。
庄北望肃然起敬,将文稿双手递了过去,“请老师斧正。”
哈骅哈哈大笑:“什么斧正不斧正。我没那么大本事,言过其实。”
哈骅也不客气,站在门口就看了起来。
没一会儿,哈骅合上文稿。
闭上眼深吸口气,再次睁开眼,厉声道:“陈翰,小兄弟一点没说错!
你趁早退位让贤,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这样振聋发聩,直指人心的文章你竟然都能放弃!
你瞎了吗?”
赵廓忙解释:“哈老师,这文稿争议太大,会惹起知青情绪反弹。”
“知青?”
哈骅冷笑:“你告诉我什么是知青!”
赵廓说:“知识青年。”
哈骅怒道:“你还知道是知识青年!
一个知识青年最起码的仁义礼智信都没了,还谈什么知识!
这样的青年!
这样的知识要他何用!”
赵廓、陈翰无不动容,羞愧难当。纷纷低下脑袋。
哈骅转向庄北望:“小兄弟文章写的很好。
就该有人打醒这世人。
不过,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小兄弟能答应吗?”
就冲刚才一番话。
庄北望打心底里尊敬这位主编。
不过,该开的玩笑还是要开的。
庄北望笑着说:“既然都说了不请之请,肯定是为难人的事。还是不要说了吧。
免得你我尴尬,你说呢?”
哈骅愕然,这还是头一次有人这么怼他。
“好。好。”
哈骅大笑,“好一个大家都尴尬,那就不要说了。
少年当如此。”
哈骅收敛笑容,面色严肃,郑重作揖。
“小兄弟,哈骅有个请求,还请小兄弟无论如何要答应。”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