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61年的春天。
随着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花园公社半山大队的社员们已经走向田头开始准备这一年的农业大计。
半山大队二小队队长曾承祖吹着口哨,催促着社员们快点集合出工。
干集体的活,就得把人给等齐了,不然自己就吃了亏。
村子东头有一棵大杨梅树,树下有一座茅草屋,茅草屋里住着曾昭弟曾芳华兄妹。
“哥,照我说,你就该答应了肖书记家的招赘,肖书记不是许诺了,只要头个男娃跟他家姓肖,后面生的男娃里面可以有一个跟咱们姓曾。横竖也能够替咱们家继承香火。”曾芳华坐在一个大木盆旁边,使劲地搓洗着衣服。
其实曾芳华也就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娃子,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她现在说话的语气就好像这个家里的女主人一样。不是那稚嫩的声音暴露了她的年龄,光听她说话的语气,仿佛她是谁家的管家婆了。
“可人家不答应我带你一起过去啊。我招赘去了,以后专门给肖家挣工分,替肖家养娃,把我妹妹给饿死?”曾昭弟没好气地白了妹妹一眼。
“那也好过你打光棍。就咱们家这光景,你还能够讨个四肢健全的回来?”曾芳华说道。
“等我把你养大嫁人了再说吧。”曾昭弟说道。
“等我长大嫁人,你都快二十七八了。你大了我七八岁,你脑壳里没点数啊?”曾芳华简直有些老气横秋。
曾昭弟笑道:“你好好念你的书,别想这些有的没的。肖书记家的赘婿这么好当,为啥别人不去?你放心好了,你哥我还不至于讨不到婆娘。”
其实曾昭弟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或者说曾昭弟的灵魂不属于这个时代。他是从21世纪穿越过来的社畜。
穿越之前,曾昭弟正在设计一款生活休闲类游戏,游戏初步完成,又没日没夜的进行测试。结果,游戏还没测试完,曾昭弟自己完蛋了。没想到没去见阎王,反而来到了五十年代。
穿越过来之后,曾昭弟一直浑浑噩噩的。过了好些天,才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妹妹曾芳华还以为哥哥对招赘书记家的事情患得患失。
曾昭弟对这副身体还是非常满意的,高大、强壮、健康。一个可以打原来的自己十个。在半山大队,曾昭弟也绝对是排前面的。要不然也不会被大队书记家看上。
大队书记肖福生在半山大队绝对是个人物,在花园公社都是出了名的精干。只可惜没有生男娃的命。婆娘一口气给他生了七个,结果凑成了七仙女。
肖福生大女儿和二女儿早就嫁了人。三女儿肖招兰比曾昭弟小两岁。准备留家里招赘。肖福生相中了曾昭弟。
一来曾昭弟父母早逝,而且曾昭弟父亲也没有亲兄弟。没有本家的支持,将来容易掌控。而且曾昭弟孔武有力,人也比较机灵,将来可以接他肖福生的位置。
肖福生觉得许诺了一个孩子跟曾昭弟姓曾,应该足以打动曾昭弟。还许诺给曾芳华介绍一个合适的婆家。
可没想到曾昭弟已经被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夺了舍。
听到小队长曾承祖的哨声,曾昭弟扛起一把锄头就往二队的粮仓走。
二队的粮仓旁边是一大片晒谷坪,为了好晒谷子,四周的大树全部砍光,剩下的边边角角变成了二队社员们的自留地。
曾昭弟家也分到了一块自留地。也不多,两三分地的样子。自留地还是曾昭弟父母都在的时候分到的。也幸好自留地从生产队成立后分到户,就固定了下来。要不然曾昭弟家两兄妹可分不到这么宽。
别人也眼红曾昭弟两兄妹分了四个人的自留地,但也没人多说什么,因为谁也不愿意自家老人去世之后,把自留地退出来。
社员们可舍不得把自家的自留地全部拿来种瓜果蔬菜。只有边边角角的会拉一些丝瓜藤,再种一些辣椒和四季豆豆角之类的。大部分自留地还是用来种红薯、玉米之类的杂粮。以弥补口食缺口。另外,可能还要养一口过年猪。
虽然叫过年猪,可没谁家真的把一头猪拿来过年。猪肉可能留一二十斤的的肉和全部的下水(内脏)用来过年、熏腊肉。其余的大部分会卖掉。
“哥,你跟承祖叔讲一声,以后我也去给生产队放牛。这样可以多挣一些工分。咱们家也能够宽裕一些,存些钱建座砖瓦屋。要不然哪个肯嫁到咱们家这茅草屋里来哟。”曾芳华说道。
“老老实实给我去读你的书。你要是书不念好,看我怎么收拾你。”曾昭弟凶巴巴地说道。
可曾芳华一点都不怕他:“念哥啥书啊,在学校里不是喊口号,就是搞劳动。还没得工分,还不如在队里干活赚工分实在呢。一年的学费可不算低。”
这个年代学费看起来不高,其实对于社员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钱。
“你敢不去念书,我打断你的腿!读书要靠自己,你有本事考个中专,以后不仅不会给你哥我添负担,还能够真的帮衬你哥我!”曾昭弟说道。
这个年代的中专,对于农民来说,比大学还要稀罕。
大学肯定比中专好,可农民盼不着。农村娃念书有几个能够念到高中毕业的?小升初就刷掉了大半,初中则是每一个年级都会跑掉一小半。等到考高中的时候,能够剩下入学的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高中学费更贵,也不容易考,当然中专更难考。但是中专考上之后,就不用交学费了,而且吃上了公家饭,每个月的生活补助省省的话,还能剩下一些。毕业之后,直接分配工作。直接捧上了铁饭碗。
“那我一定考上中专!”曾芳华说道。
曾昭弟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了,等把妹妹送出去之后,便找个合适的,然后结婚生子,传宗接代。
可没想到的是,到了地头,锄头才刚挖下去,面前就出现了一个有些熟悉的虚拟面板。
力量:8(成年男子平均为6)
敏捷:7(成年男子平均为6)
耐力:8(成年男子平均为6)
精神:7(成年男子平均为6)
技能:
翻地:2级(0/100)
“这面板很熟悉啊,这不是穿越之前我正在测试的那款生活类游戏么?”曾昭弟惊喜万分,没想到自己也是有挂的。
只是,曾昭弟清楚得很,这款游戏可并不逆天。游戏技能几乎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技能并不逆天。就是比现实生活中技能熟练度提升得更快一点。可技能本身并没有太逆天的属性。
但对于曾昭弟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翻地这样的生活技能满级也就是5级,满级之后会有一个不是很逆天的技能特效。比如翻地技能。满级之后会有土质疏松、翻地速度翻倍的特效。
但不会一锄头下去,整片地的土全部翻了过来。
一锄头下去,经验立即加1。
翻地:2级(1/100)
曾昭弟的翻地技能一觉醒就到了2级,这是因为前身的翻地技能就相当于二级。村子里干农活的老把式的翻地技能大多相当于3级,极少也有4级的。5级的自然不可能有。这是游戏强化等级。有特效。
“昭弟,你这么卖力干啥,又不是你家自留地的活。你干得再好,承祖也不会多给你一个工分。”一旁的曾昭兴说道。
曾昭兴是曾昭弟隔了几代的堂兄弟。是同年,经常在一起玩,虽然亲缘关系比较疏远,但两个人好得跟亲兄弟一样。
读书的时候,曾昭弟经常给曾昭兴出头。
集体干活的时候,谁也不愿意表现得比别人积极。主要是,干集体的活,成年人满工分就是十个工分。你干的活再多,一天也是十个工分。还不如留着劲干自留地的活。
曾昭弟笑了笑,我的乐趣你可不懂。
四五分钟时间,曾昭弟就挥了五十下出头。
翻地:2级→3级(1/500)
翻地这样的低级生活技能,熟练度要求并不高。
快一个小时,曾昭弟的翻地技能提升到了4级。
翻地:4级(1/1000)
满级5级的低级技能,0级→1级需要10点熟练度。
1级到2级需要50点熟练度。
2级到3级需要100点熟练度。
3级到4级需要500点。
4级到5级满级需要1000点。
当然,别看到满级,总共需要的熟练度还不到2000点。但实际上,越到后面,熟练度并不那么容易获得。
从3级升级到4级的过程中,曾昭弟就开始发现不对劲了。
一锄头下去未必能够得到一个熟练度。
仔细研究了一下,终于发现,想要获得一个熟练度,必须是每一锄必须达到3级技能的水准。没达到的没有熟练度。虽然技能等级已经到了3级,但并不是每挖一锄头都是3级技能水平。就算你技术到了,地也不是理想状态的地。
4级升5级自然更难了,经常是十几锄头下去,也就能够得到一个熟练度。
早上都是没吃早饭出来的,在地里干两个钟头的活,才散工回去吃早饭。
家里有孩子的,都是小孩子在家里把饭煮好,然后等着大人回去做菜。有些孩子稍微大点的,甚至连菜都做好了。
曾昭弟回到家里的时候,曾芳华已经上学去了。
饭菜热在锅子里,还是热乎乎的。
曾昭弟将饭装在大碗里,然后将饭菜拌在一起。
菜里可没什么油。两兄妹一年到头就靠分到手的几斤油。每次煮菜都是放一丁点油,然后放水将菜煮熟。
脂肪摄入少,肚子很容易饿。这个年代,像曾昭弟这样的壮汉,一餐吃个一斤米也就是吃个六七成饱。如果敞开了吃的话,一餐至少能吃两斤米饭。
米饭稍微多放了一些水,有些稀烂,但显得多一些,多少可以骗一骗肚子。
曾昭弟对这种伙食虽然有些不大适应,倒还能吃得下去。
铁锅子柴火饭吃起来还是挺香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