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忙碌

换源:

  两个月后,许杉最终决定接手了一个小服装厂,在城乡结合区的一个小村子边上。工厂的老板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黑黑瘦瘦的,带着个眼镜,看起来不像个生意人,倒更像个教书先生。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许杉继续使用他之前的工人,至于他这个老板,也没多大本事,随时可以让位。

于是,许杉一下儿手底下的员工从1人变成了35人,当然也包括那位老板。

从许杉有了独立办公室那天开始,她已经快一周没回家了,徐毅去看过她两次,一起吃了饭却没说上几句话。他给她发信息,接到的回复也越来越简短,从一段语音,一行字,变成了不超过五个字的回复“好”“我知道的”“吃过了”“没事儿”“放心”……

许杉是真忙的有点儿迷糊,她深刻体会了杨静怡的不易。她不得不承认,那些年,杨静怡把她保护的很好,给了她充分自由的空间,只管好那几张设计图就行。如果说之前她多少心里还有点儿不平与抱怨,这几天仿佛一切都释然了。

周五的晚上,徐毅实在忍不了了,下班就开车去了许杉工厂。车间的灯都熄了,许杉办公室灯还亮着。他在大门口儿看到了董书睿,那个小伙子也认出了他。

“徐哥。”董书睿仍然话很少,只是抿嘴浅浅一笑打了个招呼。

“你们老板在吗?”

“在办公室。”

“她吃饭了吗?”

“我刚给她送上去,应该还没吃吧。”

“行,我上去看看。”

“你吃了没?徐哥?我只买了老板一个人的饭。”

“我自己解决,你先下班吧。”

“我不回家,就在大门口儿,有事儿您说话。”董书睿说完就走了,徐毅也就自己上了楼。

车间的灯已经关了,只留了应急灯,远处唯一有光的地方就是许杉的办公室,徐毅远远的看着那个窗口,仿佛一瞬间回到了他见许杉的第一天。

他推门进去,许杉闻声抬头,她明显有些疲惫的眼神中还是能看出一丝惊喜。

“你又来了?”

“许老板,这个‘又’字就伤人了。”

“感觉你刚来过。”许杉笑笑,她知道徐毅不会真的在意那个一个“又”字。

“十一天了!许老板,我已经独守空房十一天了!现在我们家的怨气堪比故宫博物院!”

“呦,徐爱妃这是要黑化了吗?”许杉以前很少看剧,更别说这种宫斗剧了,这些新名词都是跟徐毅在一起之后才刚刚学会的。

“快了,我现在要是有特效,浑身上下都冒着黑烟!”

“画面感极强,你快进来吧,别趴着门缝了,真跟恐怖片一样。”

徐毅走过去把给许杉带的东西从包里一一掏了出来,有换洗衣物茶叶咖啡小零食,还有他买的许杉爱吃的炒菜,他自己的做饭水平他自己心里我也还是有数的。

“工作真忙到回家的空儿都没了?”徐毅打开了董书睿给许杉买的饭,许杉用湿巾擦了擦手,就一起吃了起来。

“晚一天开工就得白白浪费一天的工钱,租金,水电等等等等。”

“节约没问题,但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就算你可以十天不着家,那人家小董呢?”

“我说了几次让他回家了,他都不肯呀。”许杉一脸无辜。

徐毅无奈的叹了口气说:“你一个女老板在这个空无一人的工厂里通宵达旦,但凡是个正常的助理,他也不好意思走对吧?你就当给人家孩子放放假好吧。”

许杉真的忙晕了,她本是个很会换位思考的人,现在工厂大大小小的事儿,好像把她的脑子填的一点缝隙都没有了。她放下筷子,拿起手机就给董书睿拨通了电话,告诉他立刻回家,休息两天再复工。

放下电话许杉抬头看着徐毅,那个表情就是“领导这次满意了吧?”

“快吃饭,吃完回家。”徐毅目的达成,当然一句废话都没了。

许杉休息在家的两天,徐毅反而去上班了。这个周天是唐太太的生日,她请了自己的几位大学同学来小聚,徐毅还是需要提前准备并且在场的。

唐太太的大学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名校,她的同学也都是当年各个省市尖子生中的尖子,来的两位男士和六位女士却都穿着很朴素,不是那种大牌刻意隐藏了logo,而是真的街边常见的百元左右的服饰,就连唐太太,今天也是一件有些旧了的牛仔裤,配了一件格子衬衫。这是一场彻底的同学会,他们穿的都是自己大学时期的衣服,或者说是买了当时的同款,甚至有两位女士还直接梳了当年的高马尾。

有人说高考决定命运,这话不完全错。但即使同一个大学毕业的人,十年后也早就活成了完全不同的样子,更不要说已经整整二十年过去了。

他们有的人成为了公司的主力,年入百万,有的人经历了35岁的失业大潮,走进了当初不屑一顾的小写字楼,也有的人彻底回归了家庭。唐太太是被所有人熟知和关注着的,因为她过上了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有同学提出要给唐太太办个生子聚会,也提出了多叫几个人,因为很多人想要来这个传说中的豪宅中看上一看,唐太太不好拒绝。可如何把这些人聚在一起,又不会让人心里产生太多的比较和不快,成了一个大难题。

于是,徐毅绞尽脑汁,给了一个主题,那就彻底的怀怀旧。服饰全部按大学时期来,食物一部分是自家厨师的拿手菜,另一部分是徐毅从他们当年的大学门口儿买过来的,二十年前的老店当然也就剩那么四五家了,干脆也让他们感受了一下当代大学生的美食。

这次聚会,没有人攀关系,没有人谈生意,甚至没有人聊起自己的家庭孩子,每个人都在这次聚会中成为了他自己。原来,纯粹的学生时代就可以有那么多的话题,没有头发的老师,突然出现的宿管阿姨,宿舍门前的依依不舍,图书馆用来占位排队的热水瓶,床下的臭袜子……

我们无法从生活中抽离,但偶尔可以聊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