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趁着零元购,赶紧给新员工发工资

换源:

  听到沈一说要招人,累得嘴唇都发白的许松连连点头。

“老板你说得对,我这边又得排号引客、又得盛菜、又得收拾、又得打包……脑子都要炸了。”

“幸好老板你英明神武,买了电动洗地机,要不我还得再加一项——人力拖地。”

沈一俯首,开始罗列条件。

“最好有在餐馆干过的经验。”

“进货、备菜、使用机器、打包流程之类的都要熟悉。”

“有当服务员的经验,别到时候和食客吵起来。”

“总而言之,就是后厨和前厅的事都得会,还能快速上手。”

“嗯……最重要的大概是。”

“会砍价。”

沈一点点头,拿出宣传纸,准备写招人启示。

这时,对面的许松有点迟疑地说。

“沈哥。我这里倒有个人推荐……”

“就是……”

难得看许松有这么墨迹的时候,沈一让他有想法就说。

许松不好意思地开口。

“我妈。”

沈一也没想到许松会这么说,一时没做反应。

许松看他没有答话,连忙匆匆补充。

“我妈以前就是在商场卖盒饭的!我小时候老跟着她帮忙!”

“她可利落啦!所有事都能包办,算账也有一套!是当时商场里生意最好的!”

“就是……就是可能推荐我妈有点,不太好?”

“怕、怕你多想,我不好意思说,我是真没别的意思。”

原来许松的妈妈曾经卖过很长时间盒饭来养家糊口,许松在帮工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才会年纪轻轻的,就对这方面的流程自然熟悉无比。

后来还是因为商场推行美食城,母子俩付不起档位租金,流转在外后找不到固定的营业场所,收入不稳定,生意渐渐做不下去,才另寻营生。

如今他的母亲还在单位食堂里当临时工。

沈一当机立断。

“那就让阿姨来吧。”

“你们母子俩肯定有默契,咱们还能省下不少磨合的时间。”

许松见他同意的干脆,有点不可置信。

“真、真的可以?”

沈一笑了。

“那你还给我介绍?”

“正好现在不忙,让阿姨来试试看。”

许松立刻站起来。

“好!”

“我马上叫她来!”

大约四十分钟后,许松的母亲就来了。

她穿着朴素的藏蓝色上衣和黑色裤子。有点花白的头发梳在一起,头顶戴着厨房工作用的帽子,胳膊上还穿着两个长长的格子袖套。

许松的母亲有点局促,双手无意识的在裤子上摩挲。

“沈老板你好,我就是许松他妈妈。”

“阿姨,您好。请问您贵姓?”

“啊,我姓周,叫周丹丹。”

周丹丹看了看四周环境,发现餐馆规模比自己儿子说的要大不少。

一瞬间有些迟疑。

“这……”

“我行吗?”

沈一引她进了室内。

“不要担心。”

“许松一直夸您经验丰富。”

“咱们先试试,不行也没关系。”

“就当看看许松的工作环境。”

周阿姨紧张地点点头,被引进后厨,发现别有洞天。吃惊地一看,竟是和旁边的商铺打通,连成一个大厨房。

后厨内宽敞明亮,通风也好,里面摆满了很多她说不上名字的高科技机器。

许松把所有流程一一教给周阿姨,母子俩有独特的交流模式,周阿姨很快就学会了这些机器的使用方法。

沈一又让周阿姨单独操作试试,发现周阿姨上手飞快,融会贯通,立刻熟悉了全部流程。

这时又来了几个客人,周阿姨自动上前招呼,一个人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几份订单,俨然一副熟手的模样。

沈一大喜。

这才一个小时不到!周阿姨就能全部hold住。

周阿姨的工作协调能力和许松不相上下,加上母子两个熟悉得很,甚至不用花时间磨合,小餐馆的效率一下升上去不少。

这等人才,得快点留下才行!

突然,沈一看了看头顶的“零元购”倒计时,还有半个小时。

他叫来许松,问今天早上收入多少。

许松数了数账单。

“报告!”

“6530!”

沈一细算了一下。

正好。

他把许松母子叫来。

“这样,阿姨您来这里工作。”

“我给您一个月开五千,如果以后生意好了再提薪。”

周阿姨震惊,沈一一口气开了她现在月工资的两倍!

许松也震惊。

“我的天!我妈第一天来!工资就比我高?!”

“我现在也给你提薪,和阿姨一样一个月五千。”

“昨天不是提前发了工资,现在再给你补1500。”

“剩下的5000提前预支给阿姨,以备不时之需。”

沈一抬头,倒计时还有二十分钟。

“现在,请你们赶紧给我写个发票。”

“收据也行。”

============================

请问有大佬看到这里吗?

俺有一种自己在单机种田的凄凉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