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官媒点评引发的股价震荡后,付辰又特别关注了两天股市行情。这支股票依然每天触及涨停板,这让他彻底放下心来——历史的走向没有偏差。
森马加盟店的装修方案已经与装修公司敲定,施工队也已进场。付辰只需偶尔抽空去查看进度,不必再投入过多精力。
空闲时,他便打开电脑,完善脑海中下一个创业项目的方案。
关于新项目方向,付辰其实已经有了大致思路。这个灵感源自他在一个技术论坛“编程交流”板块偶然发现的一篇冷门帖子:《论陌生人关系链的自动匹配可能性——一个程序员的胡思乱想》。
“有点意思。”付辰点开帖子,内容却让他越看越惊讶。
发帖人“二进制玫瑰”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交网络构想:通过分析用户的真实社交关系、兴趣爱好和行为数据,系统能够自动推荐可能认识的人或志趣相投的陌生人。
“这不就是后世的探探吗?”付辰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2005年的中国互联网,QQ和各类论坛仍是主流,这种基于兴趣匹配的社交产品要到2010年后才会逐渐出现。
这个帖子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思维的闸门。
他又联想到另一款名为Tinder的产品,它基于用户在Facebook上的共同好友数量、共同兴趣和关系网进行评分匹配。
这些想法在脑海中碰撞,突然触发了某个关键节点。
“Facebook。”他低声念叨着,“实名制……校园……”
这个由哈佛学生创立的网站刚刚开始向其他M国高校扩张,主打的就是实名制校园社交。
付辰的思维飞速运转:“国内还没有类似产品……”
如果说探探和Tinder都过于超前,那么Facebook模式就完全不同了。付辰清楚地记得,在前世一个叫王星的人完全仿照Facebook创办了校内网,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可惜后来校内网被收购改名人人网,最终泯然众人。
“如果由我来做这个项目呢?”付辰眼睛一亮,越想越觉得这个方向大有可为。
他回过神,重新浏览那篇帖子,发现下面全是冷嘲热讽的回复。这种超前思维不被理解的感觉,想必不好受。况且这篇帖子确实给了他灵感,付辰决定留下鼓励的回复:
“想法特别棒!虽然有些超前,但这绝对是未来的趋势。你的帖子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明确了新的项目方向。非常感谢!”
回复后,付辰便投入精力撰写校内网的项目方案。经过三天奋战,他终于完成了初步框架。重新审阅时,他对自己写的内容还算满意。
得益于前世记忆,他脑海中确实储存着大量互联网产品创意,但很多都太过超前,在2005年根本无法实现。
“比如外卖、打车这些……”付辰摇头苦笑,“放在现在完全没有生存土壤。”
想到“超前”这个词,他又记起那篇帖子。
重新打开论坛查看时,发现对方已经发了好几条回帖,不仅询问他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好的创意可以分享交流,还表示自己编程水平很棒,可以免费帮忙开发,甚至留下了QQ号码。
付辰不禁莞尔:“没想到还是个好奇宝宝。”
但转念一想,对方自称编程高手,而自己完全不懂技术编程,想要把校内网产品做出来,确实需要有人帮忙开发。
原本打算找外包团队的他,觉得倒是可以和对方聊聊,打开QQ搜索框输入那串号码,点击了“添加好友“。
QQ好友申请通过的速度快得让付辰有些意外。他刚点击发送不到1分钟,系统就提示“对方已通过您的好友请求“。
“你好呀!我是二进制玫瑰。“一个粉色兔子头像欢快地跳动着,“朋友都叫我玫瑰,你也这么叫就好啦!“
付辰刚把手放在键盘上要回复内容,对话框又弹出对方发来的新消息,而且是一连串:
“啊啊啊终于遇到知音了!”
“你想象不到我在论坛被喷得多惨!”
“快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我那篇帖子的。”
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文字,仿佛能看见对面坐着个手舞足蹈的年轻人。
“你的思路很有前瞻性,只是稍微超前于时代,未来几年应该会有落地的机会。“
他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探探和陌陌的运作机制,特意强调:“不过这些都是基于智能手机的,现在连3G都还没普及,做这个太早了。“
消息刚发出去,对方就发来一连串惊叹号:“天呐!你把我模糊的想法具象化了!“
紧接着又是一个迫不及待的追问:“你说从我的帖子得到启发要做新项目,也是做陌生人社交吗?“
“陌生人社交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还不适合,我想做熟人社交,最好是实名制的。”
付辰跟对方聊了聊,感觉对方应该年纪不大,思维有点跳脱,而且很像女孩子。
不过他对这些不关心,想到对方说自己会编程,便问道:“你会开发网站?”
“必须的,我可没骗人!”
紧接着,聊天窗口被一连串链接刷屏。付辰点开其中一个,是一个校园社团的网站,内容比较简单,包含社团介绍、活动公告和作品展示等板块。
“这是给学校摄影社做的,从数据库搭建到前端页面,包括页面设计都是我自己完成的。“玫瑰解释道。
付辰滑动鼠标,浏览着网站。页面设计虽然略显青涩,但页面加载与交互都挺流畅。只是页面划到底部时,中州大学摄影社,这几个字眼让他的目光认真了起来。
“你是中州大学的?“付辰快速敲击键盘。
“对啊~计算机系萌新一枚,开学就大二啦!”文字后面跟着个可爱的表情。
付辰靠在椅背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这算是意外的惊喜么——中州大学正是他即将就读的学校。
他的产品设计框架与校内网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些他认为合适的功能,但面向的用户群体是没变化的。
原本的计划是找外包团队开发一个初始版本,等上了大学后再在省城组建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迭代更新。
但现在,如果让这个叫“玫瑰”的计算机系学生来开发初始版本,不仅能够确保产品开发的连贯性,还能省去后续交接的诸多麻烦。
想了想,付辰询问道:“有兴趣接个私活吗?我想开发一个校园社交网站。”
“当然可以!”对方几乎秒回,“你把具体需求告诉我,我评估一下需要几天能做完。”
“先谈谈报酬吧。”
“不用了呀,我之前都说了,可以免费帮你开发的。相信我,虽然免费,但做出来的东西包你满意的。”
付辰看着屏幕上“免费”二字,不禁摇头失笑,打字回复道:“这是长期项目,后续还要迭代更新,还是按市场价付费比较好。”
付辰现在不缺这笔钱,没有必要占对方这点便宜。况且,他脑海里隐隐还有一些设想,等完善出来,也许还需要找对方帮忙,合理支付报酬的话,后面的事情也好开口。
只是希望这位学姐,知道自己老板是位大学新生学弟后,不要太过惊讶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