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我的这位朋友,颇有些不同

换源:

  “秦军来了,快跑啊!”

人群中,不知谁突然喊了一句,所有人顿时慌成一团,纷纷掉头狂奔,唯恐落后别人一步。

这帮孙子......杨林急忙大叫:“都别跑,逃跑必死!”

必死!

两个字如同两把尖刀刺入所有人的耳朵,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望着杨林。

杨林道:“一旦逃跑,那就做实了你们造反的罪名,接下来就只能等死了!而且,你们以为自己逃得掉?”

“留下来更是个死!”

有人反驳。

杨林道:“那也未必。我可以保你们不死,但是有个前提,在场所有人都要去服徭役。”

“可以。”

“只要能活命,其他都好说。”

“听你的。”

有了之前建立的信任,一群人很快同意了杨林的条件。

只有死到临头,才知道生命的宝贵。

况且,这群人大多数本来就是要去服徭役,这时答应与否也没有什么不同。

···

秦军军阵后方,长治县县令葛严,县尉宓宽以及高沐同坐在一辆马车。

按理来说,维护秩序剿灭叛乱这种事,是宓宽的职责。

秦末局势动荡,赵地又民风剽悍,叛乱的事近来时常发生,他已经处理过多次。

不知为何,今日县令要亲自前往,还带上了县里有名的豪绅高沐。

“禀告大人,前面发现聚集的人群,应当是那伙叛乱的贼人。”

这时,手下探子来报。

宓宽点点头,仰目朝远处看去,迎着刺目的阳光,依稀能看到一群黑压压的人影就在远处。

“嘿,竟然不跑,倒是省了我不少麻烦。”

宓宽心想,点头道:“快速接近,全部拿下,不必留活口。”

“是。”

探子正要传令下去,却听县令葛严忽然道:“这伙人没有逃跑,我看宓大人也可以再等等,不如先命队伍快速接近,若对方动手,我们再反击也不迟。”

宓宽看了葛严一眼,不知后者是什么意思,但县令的面子总归要给的。

于是对手下点了点头,“就依照葛大人的命令行事。”

“多谢宓大人。”

葛严朝宓宽拱手笑道。

宓宽也拱手还了一礼,好奇问道:“既然葛大人要我带兵平叛,为什么这会又要给贼人留一条生路呢?”

葛严没有说话,而是看向高沐。

后者道:“南梁村民聚众造反这件事,最早是我的一位……一位朋友通知于我。他就是南梁村人,通知我之后,就立刻赶来说服他们了。”

宓宽恍然点头,“所以沐公和葛大人是觉得,只凭沐公朋友的一张嘴,就能劝降这么一群贼人么?”

“呵。”

他轻轻冷笑一声,“我可是听说,这群贼人连南梁亭长都给打了,何人还能劝服他们?”

高沐微微一笑,道:“我的这位朋友颇有些不同,我想他应该是有办法的。”

话音刚落,刚才那名探子再次传来消息:“大人,有一名自称杨林的年轻人,说是要见您。”

宓宽看向高沐。

后者点点头,“这就是我的那位朋友。”

宓宽这才道:“带他来见我。”

很快,军阵裂开一条道路,一个高大挺拔,英气俊朗的年轻人来到马车前。

见到高沐也坐在马车上,杨林微微一愣,然后对葛严和宓宽依次躬身抱拳行礼。

“南梁杨林,见过两位大人。”

葛严和宓宽点了点头,后者肃然道:“我听沐公说,你有办法劝服前边那群贼人。”

杨林态度谦卑,恭敬回答:“是,鄙人已经劝服了南梁村的这些村民。”

闻言,宓宽和葛严的眼中均有讶异的目光一闪而过。

葛严好奇道:“你怎么劝服的?”

“鄙人只是替县令大人答应了他们一件小事。”

“什么事?”

“答应放他们回家,而且今天的事既往不咎。”

“放肆!”

宓宽突然大喝一声,“你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资格替县令大人做主?!”

杨林丝毫没有畏缩,继续用平和的语气说道:“鄙人这么做,完全是在为了两位大人着想。县尉大人杀了这些村民,地上不过多几十个坟堆,可南梁村记恨你的人就多了十几个,这些人以后保不齐因恨生出什么事端。”

“而若是来把他们都放回家,南梁就多了几十个壮劳力,服徭役的人就多了几十个。否则的话,县令大人不但要为此次徭役的人数发愁,日后还要为南梁村交不上足够的粮食发愁。”

宓宽眉头轻簇,似是被杨林戳到了痛点。

县令葛严却是眼睛微微一亮,嘴角扬起轻微的弧度。

见到两人微表情,杨林便知道自己说到了对方的心坎里,于是继续道:“他们已经答应鄙人,只要今日的事两位大人既往不咎,他们便乖乖去咸阳服役。”

“而且鄙人还可以向大人保证,今年南梁村能上缴比去年多五成的粮食。”

“什么?!五成?!”

饶是葛严老成持重,听到这话也不禁惊呼了出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