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培训班的课程落幕。我与阿甘又一同前往戏剧学院,找到当时大三的一个师哥为我们辅导。每周上三次课,每次两个小时。不上课的日子,我便窝在青年旅舍里孤单的生活着。因为青年旅舍比较便宜,50块钱一天,10人间。有不少国际友人也一同在住,最后我就选定了在这里。尽管晚上很是吵闹,好在这里比较便宜。我倒也不在乎了。阿甘则回到亲戚家里居住。只有在上课的日子我们才会见面。
这段时间姐姐刚好从天津来到BJ看我,给我带了一些水果,最后听着我的故事后她却哭了。实际上我倒也觉得没什么,毕竟是我自己选择的路,我得有勇气战胜一切。
那段时间里,我不断和家乡的同学有着联系。在远方的我,在那边的他们。也不知怎么聊着聊着,我竟和初三时期喜欢的女孩又有了联系。就是贝贝,那个我送巧克力的女孩。
具体是谁先开口的我已经忘了,直至后来我问她她也对这段记忆模糊不清。总之就是发生了。
我们好像每天都会聊一聊,她询问着我的梦想和生活的点滴。我也一直在告诉她初中时喜欢她的那些过往。最后,在某个夜晚,我收到一个快递。打开后是贝贝寄给我的,一条绿色的围巾,是她亲手缝制的。能想象到应该是她上课时间和回到家后的心血。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张贺卡,上面写着:“祝你实现梦想!”我很珍惜这份礼物,这是我第一位喜欢过的女孩子送给我的。我把它好好珍藏了起来,天冷的时候都会戴一戴。但奇怪的是,我们在围巾事件之后,又悄无声息了。我也忘记了怎么断的联系。好像某一天醒来,聊的很好的我们就再也没发过消息了。并且再一次的,她又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转瞬即逝。能印证我们之间联系过的,只有那条绿色的围巾。
二月,家乡的高三学生们已经开学,为最后的高考冲刺作准备。我和阿甘也结束了所有的培训生活。所有的艺考生蓄势以待。
我报名了三所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阿甘和刘导则报名了更多的院校。我当时的想法是,我的梦想必须诞生于这三座院校,所以对其他学校就不抱以尝试了。
首先考试的院校是北京电影学院。第一站,就是我心心念念心心切切的梦想之地。
初试—朗诵或独白。在陆续排队过后,我走进了考场,整个考场大约有10个考生,那是我这一生中从未有过的紧张和压迫。尽管脸上表现的从容淡定,我感觉自己好像窒息了,心脏跳动的信号好似已经来到咽喉,随时准备蹦跶出来。我不断给自己坚定信念,我就是这个学校,这些考场老师们眼里将要录取的人。这样打磨信念的时间并不多,在旁边几位同学朗诵完后,考场老师发话了:“下一位,亚启航。”
“老师们好,我准备的诗歌是《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
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
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
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
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
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
迷途
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
客观
公正的评定
是的
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
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
走出考场的时候,我的手依然禁不住的颤抖着,思绪万千。直到我毫无知觉的回到住宿酒店时,我才反应过来,这几年如一日的努力,竟这么快就结束了。
紧接着,我以相同的心情考完了中央戏剧学院。整个考试的开始和结束都伴随着兢兢战战。
这两所院校的初试成绩要一个星期后才出。于是等候消息的日子里,我漂浮不定浑浑噩噩的静默着。直到电影学院出成绩的那天。
那天,我一觉睡到中午,被阿甘接二连三的电话吵醒。
“你在哪?出成绩了!”
“哦!我睡着了!怎么样!过了吗!”我惊魂未定。
“我过了,我现在就在考试场地!”阿甘惊喜的跟我说道。
“那我呢?复试名单有我吗!”
“不知道…我好像没看到…不过我也不确定,可能我看漏了,你自己快过来看一看吧。”
“你没见到我的名字?”
“我不确定…好像没见到,你还是自己来看吧。”
我急忙起床,来不及洗漱。就坐上了出租车。
一路上,我沿途看着窗外的风景。脑子里响起阿甘的话。名单上似乎没有我的名字。
真的吗,我努力付出的一切,即将结束了。尽管没有亲眼所见,但从阿甘落寞委婉的话语里,我想我知道答案,突如其来的心如死灰顷刻腐蚀着我。
出租车停在了学校的正大门,我好像回到了来到BJ培训班的第一天。那个夜晚又浮现在我面前。如果真的结束的话,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踏入校门了。我不敢往前走,只怕结果就是如此。但软弱无力的脚步一直将我推向榜单面前。
我踮起脚尖,因为面前有太多考生在看自己的成绩。那嘈杂的欢呼声,啜泣声,呼喊声不断的进入我的耳膜。我顺着榜单上的名字一个个仔仔细细,滴水不漏的往下看。一遍…两遍…三遍…我反复的去确认。
直到确认到我真的落榜了。名单上的所有名字里,没有我的。
此刻,梦想究竟有多遥远。曾经做了万全的心理建设和思想觉悟,现在却破碎的不堪一击。我的自信心,信念,我的希望,炙热。那些一整夜一整夜与之对抗的心潮澎湃,零碎了一地。
像个行尸走肉一般,我踉踉跄跄的走出校园。万籁寂静,我的心死灰般麻木,我一点也不能感受到心在跳动,万般无奈和委屈压碎了我。那是我十八年来第一次感受到没有心脏在跳动,我伸手摸了摸心脏的位置,它好像睡得很沉。
怎么可能,上帝不公。
他根本不怜悯一个努力用功付出的人。我那份坚守与盼望,并没有得到回报。我一生仅有一次的梦想,就这样荡然无存了。这样会毁了一个孩子的,我想搞错的人不是我,而是上帝。
半路上,我就让司机停车了。我决定自己走回去,好透透气。周边的任何再也不能映入到我的眼帘。我只是这样默默低着头走着,走了很久很久,没有任何情绪。我甚至不敢,不知道怎么表达我的情绪。走到半路的时候,我不知所以的走进一家小卖店。买了两瓶绿色玻璃瓶的啤酒。随后打开一瓶边走边饮,我不是个爱喝酒的人,因为啤酒真的很苦,难以下咽,但我喝完了整整一瓶。
这两年来,我与父母为敌,弃旁人眼光之不屑,持之以恒坚定自我。不在乎冷暖嘲讽,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实现我的梦想。
梦想啊,你击碎了多少少年的心。
踉踉跄跄的踱步着,我似乎有点酒醉了。这好像是我生平第一次喝这么多的酒。回到旅社后,在漆黑的房间里,我并没有开灯。只是静静的坐在凳子上,不知所措的揉碎头发,一遍又一遍。“会不会是我看漏了?”“需不需要再去看一次?”我心里这么想着。最后,我爬倒在桌子上,只能将拳头默默的锤向自己的胸口,将两年多的感情彻底宣泄。我拨打了一通电话,接通后。我也没有开口讲话,只是留下无尽的哭泣。
三天后,我又接到了中央戏剧学院落榜的消息。同时,阿甘也通过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复试。
最后一次了,或许我就可以回家休息了。我的最后一站—中国传媒大学。
初试的上午,因为情绪崩溃,我又睡过头,险些耽误考试。好在父母给打了电话后才急忙奔赴考场。
中传的考场很暖心,师哥师姐们会给我们准备热水和小零食,缓解我们紧张的情绪。但此刻的我好像没有那么紧张了,我只是想把最后这一次考试圆满结束。
于是,考试又重复着同样的步骤,自我介绍,诗歌朗诵。轮到我的时候,我顿了顿,临时决定把朗诵了一万次的诗歌《相信未来》替换成臧克家的《青鸟》。这首诗歌是我私底下练习过的,尽管没有充分准备,但我想,里面的内容能表达出我的心境。
《青鸟》
“假如你是一只青鸟,
即使没有矫健的翅膀,也会舞起青色的翼。
在湛蓝的天底,你飘忽不定。
可在我的心里,怎么就不偏移?
你为何如此神秘?在我心里,令我痴迷。
你是否也在寻觅,和北去的孤雁同行,与江南的梅雨一起?
这我便不得而知。
可我知道,你并非一只鸟。
你不会停在菩提枝上休憩,了解世间最远的距离。
你,看不见摸不到,是一只青鸟。
你,翩跹在圣洁的菩提树梢。
我,在树下,仿佛化作了释迦牟尼,参悟禅机。
有些东西一直陪伴你,却总是不被发现,不被珍惜。
有些事情不是偶然,也不是奇迹。有些人相信矢志不渝…….
忽然,这一切有变得混沌不清。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你?
是欲望,是爱情。
还是苦苦追寻的梦?
如梦初醒,一切归于平静。
一只青鸟,一株菩提。
是迷还是幸福的真谛?”
我化作青鸟,眼睛泛红,为最后的演出拉上序幕。
这是最后一次了,我尽全力完成了我最后的表演。
“好,这位同学和旁边的女同学留下。其他同学出去吧。”
老师指了指我和一位女同学。
我们俩走到了老师跟前,进行了简单的聊天。
“好,出去吧。”
我想最后的结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也猜到了。就是回家。
三天后,我同阿甘一起看榜。
在密密麻麻的榜单里,在一万多人进行的初试中,我看见了自己的名字。我顺利通过了中国传媒大学表演系初试,进入到复试。阿甘则落榜了。
希望降临,上帝总算眷顾了弱小的我。我又重拾信心,不甘堕落。这是最后的救赎。
两天后,复试。
考场上,老师给了我们题目。
“此刻,你手里有一根针和线。没有规定场景,没有人物,请开始你们的即兴表演。”
针和线。我并没有做过多思考,开始想象我的面前是一座墓碑。我跪在墓碑前,缝着我母亲临世前还未织完的毛衣,一针一线,都在倾诉我对她的思念。这是母亲最后的遗物,却是我唯一的挂念。想着想着,我的眼泪顺着脸颊流出。好像当时真的再和母亲离别一样。
表演结束后,老师又让我们准备散文。我深呼吸,想象自己就是陈启佑本身。
《永远的蝴蝶》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行动,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上次再次眷顾了我,通过了复试。接下来,我就要为最后的三试作准备了。
一周后,三试。考试内容:形体和声乐。
我们按老师的钢琴曲开始合唱,又轮流一个一个的检查音准。接着老师说了一句话:“认为自己唱的特别好特别专业的同学,请站出来独唱。曲目自选,没有特别专业的,就不用站出来了。我们不会以此来扣分,请同学们放心。”
考场周围的人互相注视环视,最后有四五个人小心翼翼的举起了手。
我在万般挣扎中还是没有举手,因为我唱歌真的很差。尽管在家乡找过声乐老师学习了一阵,但“专业”两个字是完全不能用在我身上的。最后,我选择放弃,只等身边的人演奏完他们的曲目。
形体。老师要求每个人分开一定的距离,然后跟着老师的动作一起。我平时很费力才下去的劈叉,在那天竟然毫不费力的完成了。一切似乎还算顺利。走出考场后,我看了看校园,一种陌生的环境,所有的考试结束了,我是说,艺考到此为止了。
但具体考试结果和名次,要一个月以后才出。三试的人一共有100来个。但只有排名在前26名的人才能够被录取,其中有13名女生13名男生。也就是说,我需要排名在前13名,才能有机会被录取。
一切归于平淡。我们坐上了返回家乡的航班,静候未来。阿甘通过了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的三试,也有机会被录取。刘导则是最不幸的,没有通过任何一所他报考的学校,尽管他看起来很轻松,但心里一定不好受。
四月,我们返回了校园。我带着不幸与幸运,与周边的同学分享着。即便没有完成心中的梦,我们的精神依然征服了不少人。许多不认识,不知名的同学会给我发私信,发一些很长很长加油鼓励的话。希望我梦想成真。看着那些话语,我很感激。
五月,某天。
艺考成绩公布,我拿着准考证上网查询。父亲也在我的身旁,最后点开一看。我是专业排名第15名。
第15名,就是说,我离进入中传还差两个名次。此时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我梦想陨落,不被录取。二是排名在我之前的同学,有的文化分不够,有的去别的学校。在这种条件情况下,我就有可能顺位进入到中传。
阿甘北电落榜了,好在中戏排名第70多名,还能够上专科院校。
在报考志愿大学的那天。我与父母一同商量到凌晨两点。父母也在给各种朋友打电话,询问报考意见。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填报了三所院校。
第一志愿,警官学院。第二志愿: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志愿:一个不知名的保底院校。我将三个志愿填入到计算机里提交了。之所以这么选择,实则是怕中传落选,那样的话我起码还有其他大学可读。提交完志愿后,还允许有三天的时间调整修改。
这三天对我来说辗转难眠,父母也是如此。依然在不停的电话联系询问。
到了确认志愿的最后一天,我与浩嘉诉说着苦衷。因为他信奉基督教,就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我到教堂虔诚祷告,祈祷上帝保佑我实现我的梦想。何妨不试一试呢?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决定前往当地唯一一所教堂,父亲也与我同去。
那天下午,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到基督宗教圣地,心中有莫名的神圣感。恰巧遇到了唱诗日,我就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那些虔诚的人们。待结束以后,我与父亲走到神父面前,将我的想法诉说了一通。神父听闻若有所思,拉住我的手并告知我一同祷告。
“神啊,敬爱的父,希望您保佑我的梦想能够得以实现,这是我唯一的心愿,若能如此,我将不甚感激。奉主耶稣的名,阿门!”
父亲也在我旁边一同低下头默默的跟随祈祷着。我想此刻他也如同我一般,希望我的梦想成真。
走出教堂后,我和父亲相互对视,此时我们明白了一件事—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哪怕重头再来一次呢?”父亲看着我。
在收到父亲的眼神指示后,我骑车飞驰到校园。将其余两个高考志愿删除。留下了唯一的一行字。
第一志愿:中国传媒大学。
那一天,我有着无比畅快的心情。虽然有着风险,但如果梦想不能实现,那还有什么意思?不能作一个斗士,那我也宁愿血洒战场。大不了就是一切甘于平凡。
甘于平凡,或许我的人生词典里还轮不到它出现。
高考的前一个星期,学校宣布大扫除放假。
最后一堂课,我们像青春片段那般,老师进行了最后一次点名。全班一同整齐的唱了最后一首歌。所有人啜泣掩面。为青春宣告结束。当天的晚自习,全年级的人都站在了阳台走廊上,将曾经的作业本撕坏,破碎。接着使劲仍到空中,任风将它吹落。整个学校下起了“书本雨”,风中不断响彻着“高考加油!高考加油!”
我挑选了几本作业本留作纪念,并再看了看书本首页写着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我要响彻。在这样想着的时候,竟有低年级的同学到班级里来和我讨要我的书本作为加油打气的信物。或者这是一种精神激励的方式。我很大方的赠予了她们。
随后,我像阳台上的那些人群一样,将剩余的书本扔到空中,那一刻,流水夺眶而出,随之呐喊着:“高考加油!青春啊!”
“加油,亚启航加油!”“梦想!表演系!”
这是从楼底扩音喇叭里传来的声音。我反复不断听到这个声音,我低头往教学楼下寻觅着,原来是高一,高二年级的师弟和师妹们,应该是默默“仰慕”着我的人吧。其中一个人的手上拿着扩音喇叭,朝我的方向不断挥手。尽管这些人被淹没在堆积成山的书海里,也一直不断拼命呐喊着。那又是像电影一般的情节,我充满了无限感叹。还来不及反应,手机又响起陌生人的信息,是一位学妹发送给我的。
“学长,可以到操场来一下吗?我有些东西想给你。”
我去到后,她递给我了一本厚厚的纪念册。让我回到家里看。并祝福我高考一切顺利。我小心翼翼的收好,和她道谢,又回到班级里。整个校园的欢呼声持续近三个小时。当我回到家时,母亲靠着窗台坐在小板凳上泪流满面,她说学校离家这么远,她竟也听到了从远方传来的呼喊,心中莫名的感动。我回到房间后,打开这本黑色外壳的纪念册。
里面全是我在校园里生活的一些片段,有校园的大门,牌匾。上面写着:“我们的校园。”,有我下午放学走在学校街道边被偷拍的照片,有公园的座椅,有我们的教室的样貌,还有很多很多无数情节记忆。究竟是什么时候拍的呢?我自然不会知道了。只是这份礼物带给我了最宝贵的回忆,事隔经年,校园已经翻新了很多次,陌生的街道,陌生的教学楼,新灿灿的草地。唯独能让我想起那段高中时光模样的,就是这些泛黄的老相片。
第二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到学校里确认考场。我是接近下午放学的时间点去的,去到的时候,教室里已经空无一人了。那天落日很温暖,像往常我喜欢的那样,又将教学楼映射发烫。我认完考场后便又回到了我高中的教室。整个教室干净的一塌糊涂,从前堆砌成山的课桌,纸屑满地的地板,热闹喧嚣的课堂,如今好像新生了一样。我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课桌,环视了一圈空荡荡的教室后。找了一个中间最后的位置坐下。很多人说,青春不能同时拥有和感受。而我清晰的认知到,我的青春,我最宝贵的三年,即将成为烙印。我拿出手机,认真的给教室拍了一张干净的模样。然后静静的趴在桌子上,余晖刚好透进门窗,铺满半面教室。我安静的看着前方,如同静静的等待我的青春倒计时。
我很明白,或许要比别的同学要清楚的多,这是最后一次了,以后再也不会踏进这个教室。风起时,教室门再打开,就是别人的故事了。我看见第一次踏进这个班级的自己,那稚嫩的笑容是我许久未见过的,他在班级里和同学打闹着,玩累了就在上课时候埋头嗜睡,桌面上是笔尖的滑动和那做不完的...下课后,他又跑到隔壁班偷看心仪的女孩,抽屉里满载被退回的温柔。他站在教学楼三楼的阳台边上,落日余晖照亮了整栋楼层也包括他。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我凑近看,是《演员的自我修养》。教室里,是众多同学的朗读声,清脆明亮。唯独他自己在练习着说不好的普通话。那眼神里,有一种坚强的让人害怕的光芒。
“如果考不上的话,你还会去吗?”
“会的啊!”
“给我个理由。”
“没什么理由,我就是喜欢。”
“喜欢不能当饭吃,你会了解什么是生活的。”
“无所谓,我一定要成为一名演员。”
“成为演员会让你很难过的我告诉你。”
“难过我也特别开心。”
“你好好问问自己真的可以坚持下去吗!即便梦想让你痛苦不堪,让你遍体鳞伤,让你体无完肤,让你每天活在折磨之中,让你无法生存,让你失去生活,让你永远也够不着,让你有一天痛恨起你的梦想。”
“不管这条路会怎样,我都要以自己的方式来渡过。即使十年后的我想起会后悔,即便到死的那天,我也要怀抱梦想。”
“你觉得坚持,努力后一定会有意义吗。”
“我认为一定会出现奇迹。”
“所以不管结果怎么样,你会一直做自己喜欢的。”
“就算失败,我也永远要走这条路。”
落日将我们映衬得耀眼,将我与我放进最后青春的谢幕里。
其实所有的结果我都坦然接受,为热爱的事情付出所有,眼角的忧伤一笔带过,等我老去回首往昔,那才会带着笑意。天文学里有个定义,叫洛希极限。行星和卫星会因为万有引力不断靠近,但他们之间有个保持安全的最短距离.一旦超过洛希极限,潮汐力会把那颗卫星撕碎。然后那颗已经粉碎崩塌的星球会化作星尘,渐渐地聚拢在那颗行星身旁,演变成一个环,将那颗行星环抱。用一次粉身碎骨,换一个永恒的拥抱。我想即便粉碎了,我也会去环绕着那个不知去向的梦。
终于,当日落被吹走,教室只剩阴凉的时候,我才不得不起身离开。离开我这三年待过的地方,离开我最快乐的三年,离开那个从前弱小却热血的让我怀念的自己,离开那些曾经在一起散步的女孩,离开给我抄作业的同学,离开我最讨厌的班主任和作业本,我都要说再见了。
我会永远记得,我最有勇气美丽难忘梦想爱恋坚守初心的发源地,我的高中。谢谢所有给予了如此不可复刻的记忆。
于是悠然的假期开始了。我捡起丢失已久的电脑游戏,开始学起驾车,同朋友飞驰在高速公路。每天的每天,我都无比享受期待太久的假期时光。
夏天,七月,这无疑是最好的季节。它通过上帝的指引给了我最温暖的的讯息。我被唯一通过的学校录取了。
那个遥远的正午,我遇到了光。
在接到招生处的电话后,我前往学校去拿录取通知书。梦里时曾无数次幻想过这个场景,我该以什么样的面貌来面对你,我想我一定要大声呼喊出来,让全校的人都听见。
校园外,我将摩托车停留在高架桥路边,抬头望向校园的大门。校园的大名熟悉却又陌生,三年的回忆短暂却又漫长。那泛黄的牌匾是多少青春的过往,又见证了多少熟悉的脸孔。我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能够离梦里的梦更进一步。今天,此刻,两点三十五分,过了这座桥,是我这一生最后一次拥抱高中校园了。所有即将发生的事情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我必须释放喊出来。
来到教务处门口,我还是很难轻易的踏进办公室。
“进来吧,叫什么?”老师先开口了。
“来,这里签个字。”
我接过老师递给我的笔,顺利的签完字,拿起录取通知书的邮寄单。这是一封很大的信件,不拆开也能猜到里面的录取纸张一定很大很气派。
“中国传媒大学。祝贺你了,名校啊!”
“谢谢老师,谢谢啦!”
眼前轻柔细语的夸赞,给予了我前所未有的肯定。
我将邮件轻轻的放在车厢里,又忍不住去看了几眼。或许这瞬间我等的太久太久了,以至于我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所以当下我并没有打开邮件的包装单,也没有查看里面的真实字迹。
“呼”,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心情。好像和校园所有有关的回忆也即将随着通知书的到来一并褪色忘却了。高中的三年,对我来说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记忆,即便到现在来看也是。如果有机会重新来过,我依旧会选择走过来时的路,再一次。
机车的发动声响起,太多的烦恼和困惑永远伴着那微风在后视镜里翻篇。
说再见了,自习课上,转笔无聊。再见,课间走廊,肆意玩闹。再见,上课聊天,傻傻偷笑。再见,熟悉操场,迎风奔跑。再见,篮球赛上,奋力起跳。再见,学校食堂,单调味道。再见,每天起床,晨星寥寥。再见,晚课结束,月光闪耀。再见,少年心事,无人知晓。再见,年少轻狂,那份骄傲。再见,青春时光,那样美好。
骑车飞速冲出大门,迎着梦想的曙光被洗礼。当我回头想通过后视镜里再去看一眼学校的时候,才发觉故事里的人已经被渐渐模糊了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