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结束的瞬间,苏绾长长吁出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懈。
空气中还残留着摄像机散热后散发出的微热气息,耳边回荡着工作人员收拾设备时轻快的脚步声。
助理小跑着递上温水,声音里满是激动:“绾姐,你简直是娱乐圈的定海神针!刚才弹幕都快把服务器挤爆了!全是喊‘女王威武’的!”她说话时,手中的纸杯微微晃动,水面泛起一圈圈细小涟漪。
苏绾接过水杯,指尖的微凉让她纷乱的思绪渐渐沉淀。
她抿了一口,温水顺着喉管滑下,带着一丝安抚的力量。
那些被她重新推回大众视野的女演员们,此刻正站在不远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感激,有忐忑,更有重燃的希望。
阳光透过片场高高的玻璃顶洒下来,映照在她们略显憔悴却依旧明亮的眼眸中。
其中一位资历最深,曾因拒绝某位大佬“潜规则”而被雪藏多年的女演员,叫秦岚,她率先走了过来,声音有些沙哑:“苏导,谢谢您。我们……我们都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您放心,这部戏,我们拼了命也会演好!”
“秦姐,你们本来就很好。”苏绾语气温和却掷地有声,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根细细的钢针,刺破了所有迟疑与不安。
“《破晓剧场》需要的是演员,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去准备吧,明天还有你们的重场戏。”
秦岚重重点头,带着其余几位女演员转身投入到剧本的研读中。
她们翻阅剧本的声音轻轻响起,像是风拂过干枯枝叶的低语。
她们知道,苏绾给了她们的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夺回尊严的机会。
而另一边,沈砚的“真实光芒”论也如同在滚油中投入了一勺凉水,炸得整个娱乐圈滋滋作响。
他工作室的电话几乎被打爆,解约函雪片般飞来。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像一场急促的鼓点,敲击着经纪人的神经。
经纪人急得嘴角冒泡:“砚哥,你这……这太刚了!现在至少有七八个品牌方要跟我们解约,违约金都够拍一部小成本电影了!”
沈砚却只是淡淡地看着窗外,阳光洒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镀上一层暖金。
他抬手遮挡了一下刺眼的光线,指节修长,神情如常。
他拿起手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动态:“失去了一些不属于我的浮华,才能更看清属于我的真实。感谢所有支持,期待《破晓剧场》。”配图是他手持剧本,在片场认真研读的侧影。
照片中的他眉头微蹙,纸张边缘因反复翻阅已微微卷曲。
评论区瞬间被粉丝和路人占领。
有人嘲讽他自断财路,有人敬佩他敢说真话。
但更多的是对《破晓剧场》的好奇,对苏绾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导演的好奇。
就在这时,顾砚拿着修改好的剧本走了过来,他神色如常,只是眼底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复杂。
“英雄救美的桥段,你确定要删?”他将剧本递给苏绾,指着其中一处,“这一段如果保留,男主角色的高光会更足,对市场,尤其是对沈砚的粉丝来说,吸引力会更大。”
苏绾接过剧本,指尖在被划掉的文字上轻轻摩挲,纸面粗糙的触感让她想起自己初入行时那本写满批注的旧剧本。
“顾老师,我理解你的考量。但《破晓剧场》的核心是女性的自我觉醒与互助。她们需要的不是天降神兵的拯救,而是平等的对话权和选择权。如果连剧本都要依赖男性角色的‘拯救’来推动,那我们拍这部戏的意义何在?”
顾砚沉默了。
他看着苏绾清澈而坚定的眼眸,那里面有一种近乎执拗的光。
他从事编剧多年,见过太多向资本妥协、向市场低头的创作者。
苏绾的这份坚持,像一股清流,也像一把利刃,劈开行业积弊的同时,也可能伤到自己。
片刻后,他低声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有一天,你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爱情?”他指的是苏绾自己的人生,而非剧本。
这个问题突兀,却又像是酝酿已久。
苏绾微微一怔,随即莞尔:“顾老师,我现在只想把《破晓剧场》这个‘孩子’平安养大。至于我自己的爱情……随缘吧。”她巧妙地避开了话题,将注意力重新投回剧本。
顾砚不再追问,只是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这个女人,总是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与此同时,林晚那边也遇到了麻烦。
她正在剪辑室加班加点,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王董,那个被苏绾踢出局的投资方派来的“监军”,之前只是象征性地待在剧组,现在却偷偷摸摸地在剪辑素材上动起了手脚。
林晚一个箭步冲过去,厉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那人被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想要掩饰。
屏幕上,赫然是一段刚刚被他强行加入的片段——一段完全脱离剧情,强行给男性角色加戏,并用暧昧镜头消费女演员的“男性视角补救剧情”。
画面色调偏暖,镜头角度刻意压低,营造出一种压迫感。
“王董说了,这剧不能太女权,得加点‘男人爱看’的东西,不然怎么回本!”那人还想狡辩。
林晚气得浑身发抖,立刻抓起电话打给苏绾。
苏绾听完林晚的汇报,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她当机立断:“林晚,封存所有素材,暂停剪辑。所有核心团队成员,半小时后会议室集合!”
半小时后,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焦虑混合的气息。
苏绾环视众人,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刚刚发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王董,以及他代表的那部分资本,试图用他们肮脏的手段,玷污我们的作品。”
她顿了顿,继续道:“从今天起,我宣布,王董及其关联方,彻底从《破晓剧场》项目中除名,所有已投入资金,我们将按合同进行清算,一分不少退还。同时,我决定,《破晓剧场》将同步开放‘观众共审机制’!”
“观众共审?”众人一片哗然。这在行业内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创举。
“没错。”苏绾点头,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节奏清晰有力,“从初剪版本开始,我们将邀请部分通过筛选的观众代表、影评人、以及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参与审片,并提出修改意见。剧本由谁决定?故事由谁讲述?应该是我们这些创作者,是那些真正热爱故事的观众,而不是那些只想着如何用低俗内容博眼球、赚快钱的资本!”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不仅是对王董之流的宣战,更是对整个行业潜规则的挑战!
消息传出,业内再次震动。
支持者称苏绾有魄力,敢为天下先;观望者则认为她过于理想化,简直是自寻死路。
然而,就在《破晓剧场》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关注,有条不紊地进行拍摄,即将迎来杀青之际,又一波黑料悄然而至。
网络上突然出现几张片场偷拍照,照片中,苏绾穿着干练的职业套装,脚踩十厘米高跟鞋,正神情严肃地对着一群演员说着什么。
配文极具煽动性:“《破晓剧场》导演苏绾耍大牌?穿高跟鞋指挥全场,气场压过男主角,疑似营造‘女强人’人设,压迫同组男艺人!”
照片角度刁钻,刻意模糊了周围的环境和其他工作人员,只突出了苏绾“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她脚下的高跟鞋,以及几位男演员略显低沉的表情。
一时间,“苏绾霸道导演”、“《破晓剧场》剧组氛围紧张”、“女强人打压男性”等话题迅速发酵,大有将之前好不容易扭转的舆论风向再次带偏的趋势。
苏绾的团队立刻行动起来,准备公关。
但苏绾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当晚,苏绾开启了一场突击直播。
镜头前的她,依旧是那副从容淡定的模样。
背景是她熟悉的工作台,桌上放着几份已经翻烂的剧本,灯光柔和地洒落在她眉宇之间。
她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调出了当天的拍摄日志和一段未经剪辑的片场花絮。
“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苏绾将偷拍照放大,“是我在拍摄一组关于‘职场性别歧视’的重头戏。画面中,女主角因为穿着高跟鞋、展现出专业能力,而被男同事和上司排挤、污蔑。为了让演员们更好地进入角色,我当时正在亲自示范,并讲解角色的内心活动。”
她接着播放了片场花絮,花絮中,她确实穿着高跟鞋,但更多的是她弯着腰和演员沟通,或者坐在监视器前认真工作的画面。
而被指“受压迫”的男演员们,也在花絮中和苏绾有说有笑,讨论剧情,气氛融洽。
“我在努力呈现一场关于‘性别歧视’的戏,希望引发大家的思考。而有些人,却只看得见我脚上的鞋子,并试图用它来制造新的歧视。”苏绾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像是穿过迷雾的钟声,“他们想看的,从来不是真相,而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假象。”
弹幕瞬间炸裂:“卧槽!这反杀!太绝了!”“苏导牛逼!用事实说话!”“黑子脸疼不疼?”“我宣布,从今天起,苏绾就是我唯一的姐!”
直播的最后,苏绾拿起桌上的《破晓剧场》剧本,轻轻合上,镜头给了这个动作一个特写。
纸张摩擦的声音清脆而温柔。
屏幕上缓缓浮现一行字:“这一局,她不再迎合热度。”
直播结束,网络上的喧嚣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对《破晓剧场》更深层次的期待。
苏绾用她的智慧和勇气,再次化解了一场危机。
剧组的拍摄工作终于在紧锣密鼓中顺利完成了所有镜头的拍摄,宣布正式杀青。
庆功宴上,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疲惫但满足的笑容,以为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苏绾举杯,与每一位并肩作战的伙伴致意,心中却隐隐有一丝不寻常的预感。
深夜,当喧嚣散尽,苏绾独自回到工作室,开始整理海量的拍摄素材。
她习惯在进入正式后期制作前,自己先过一遍所有的原始片段。
就在她逐帧查看一段看似平平无奇的空镜时,指尖猛地一顿,瞳孔骤然收缩。
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小细节,如同一根冰冷的针,瞬间刺破了她所有的轻松,让她后背窜起一股寒意。
真正的战场,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在那些看似客观冰冷的数字和光影之中,在寂静无声、却能颠倒黑白的后期机房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