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晨打开剪辑系统,系统开始缓慢加载。
关于三国的资料瞬间涌入苏晨的脑海里。
“哎呦,我去!怎么这么多!”
苏晨只觉得脑子发胀,嘴角一抽,差点没晕过去。
资料库里的文献不能说浩如烟海,只能说无穷无尽。
如果编辑成文字写成书册,可能有四五个图书馆那么大,
苏晨只看了一眼,顿时觉得头大。
这些关于三国的资料
很多没用的鸡毛琐事占了四成,
剩下的六成,
也有很多重复的,或者是相互冲突矛盾的。
很多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分析和见解。
他们分析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就会不同。
苏晨要做的事情,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那就是对这些资料进行取舍和判断,分析和整合之后形成逻辑完整的故事链。
不然这些资料就是一个个琐碎的信息点。
无趣而且乏味。
苏晨翻阅半天,
终于从浩瀚的资料库中,找到了曹操屠徐州的相关资料。
苏晨一边翻阅资料,一边制作视频。
系统资料里详细记载了曹操屠徐州的暴行。
资料显示:
公元193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避难。
他的身边带着,用半生时间贪污来的几十车金银珠宝。
与此同时,曹操要攻打徐州,扩大自己的地盘。
当时的徐州牧是陶谦,
他的军事能力并不怎么样,而且兵力少于曹操,就被曹操打败了。
整个徐州的人民都暴露在曹操的虎口之下。
至少有5个城池的人口遭到屠杀,波及上百万人。
男女老少,没有幸免的人。
曹操的这一行为激怒了陶谦。
所以陶谦决定派人把曹嵩抓起来,作为和曹操谈判的筹码。
在抓捕曹嵩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
执行抓捕任务的士兵与曹嵩发生了争执。
可能是曹嵩的言语激怒了士兵,
也可能是那些士兵看到了曹嵩的金银珠宝,
打算干一票大的,那么这辈子就不愁了。
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当事人都被干掉了,所以过程并没有被记录下来。
总之,事情的结果就是,曹嵩被杀了!!!
苏晨点了根烟,呵呵一笑
苏晨认为,曹嵩被杀这件事,很可能是曹嵩自找的。
原因很简单,
根据资料显示,曹家曹操这一脉,出了名的嘴贱。
说话的时候根本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说出口的话特别戳人心窝子。
曹嵩这个人平时位高权重,养尊处优。
哪里受过委屈,所以很可能和陶谦的手下发生了口角。
苏晨估计曹嵩骂的特别难听。
对方的士兵是穷苦人家,本来就看曹嵩这种富人不顺眼,眼馋他的几十车金银珠宝。
同时曹操屠城,杀了几十万人,其中不少是自己的亲朋好友,
听到曹嵩的挖苦,气血上涌,脑子一热,
就手起刀落,戳了曹嵩的心窝子。
到这里为止,曹嵩就一命呜呼啦,他的戏份就没有了。
曹操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也不知道是心疼他爹,还是心疼他爹贪污的那几十车金银珠宝。
在公元194年,第二次攻打徐州,成功之后,再次制造屠杀惨案。
《后汉书》里写到,“鸡犬无余,泗水不流”
《三国志武帝纪》里写到,“所过多所残戮。”
从这些资料里,苏晨隐隐约约看到了曹操屠戮百姓时的凶残。
苏晨继续看着关于曹操屠城的资料,
一句诗进入苏晨的眼里,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人断肠。”
诗是好诗,但诗中的景象似乎就是诗人制造的人间惨剧,
读完这句诗,苏晨闭上眼睛,细细品味。
一个残忍暴虐的杀人恶魔顿时浮现在苏晨面前。
“千里白骨啊!曹操屠城是真的狠。”
看完资料,苏晨咒骂一声。“曹操真不是东西,他就不是人。”
随后,苏晨以这些整理好的资料为基础,开始剪辑视频。
同时,苏晨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曹操下令屠城,杀那么多人,
下令的那一刻他真的还是人吗?
曹操第二次屠城尚且有为父报仇这个借口,那么第一次呢?
第一次屠城是为了攻城胜利之后的泄愤?
还是另有原因?
难道?
曹操他其实是个疯子,弑杀是他的本性?
曹操他其实是个恶魔,痛苦是他的食粮?
他从来不将别人的命当成一条生命。
曹操他其实眼里只有自己,他不把别人当人!
我曹操的命是命,别人的命不是命!是草!
苏晨思索良久得出了这个结论。
曹操不是人,视几十万人命如草芥,这种人就不配称为人。
想明白以后,苏晨胃中就泛起一阵恶心。
他强忍着恶心,继续剪辑视频,
一阵阵无力感涌上心头,
剪辑视频确实很费功夫和脑力。
但苏晨穿越前对此早已习惯,驾轻就熟了。
真正让苏晨疲惫无力的是曹操内心的黑暗。
资料中曹操展现的恶,
杀人如麻,凶狠果断,视人命如草芥。
让人不适,让人反胃。
苏晨试图分析出曹操的行为逻辑和心理。
但是失败了。
苏晨能够稍微理解什么是坏人。
但绝对无法理解不是人的东西。
而曹操,就踏马不是一个人。
想到这里,视频也终于剪辑完成。
苏晨点击发送,随后无力的摊在椅子上。
他需要休息一会,毕竟曹操的暴行太黑暗了。
剪辑完成的视频会投影到三国世界,
至于三国的英雄豪杰,看到曹操的黑历史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他已经开始期待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