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曹昂战死,曹操破防

换源:

  苏晨梳理好剧情,开始分析和点评曹操的操作。

分析曹操的行为和心理,写出恰当的点评,

在播放视频的时候,适时地加进去。可以引导三国观众的情绪,产生更多的情绪波动。

这样,苏晨的奖励就会更加丰厚。

这一次苏晨从曹操的视角出发,开始逐步分析,宛城之战的前因后果和整个局势。

首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过一年的发育已经兵强马壮。迫切的想要扩大地盘,环顾四周,

只有张绣的部队最弱。

张绣和刘表互相依靠,共同抵抗曹操。

恰逢荆州南部叛乱,刘表前去平叛,无力支援张绣,

曹操趁机大军压境,逼迫张绣。

这一步操作从曹操的视角出发,并没有任何问题。

借助天子的力量来壮大自身,符合他的利益。

趁刘表无力支援,趁机吞并弱小的张绣,扩大自己的地盘也没有错误。

这一次军事行动非常合理,完全正常。

成功的概率高达99%,

按照正常的逻辑,苏晨可以预见,曹操将会获得一块新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

随后张绣看到曹操人多势众,就向曹操投降。

曹操也接受了张绣的投降,这一步也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张绣的人马太少了,不足以对抗曹操,投降是他此时唯一的选择。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今天你投降我,明天我投降你,在东汉末年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曹操接受张绣的投降并没有任何问题,减免了军队的损失,也保存了自身的实力。

又招降了一个能打能扛的将领,简直是一举多得。

苏晨并不反对曹操的决定,受降敌将,为我所用,毫无问题。

然后曹操的正常操作到这里就没有了。

接下来的操作就开始各种抽象,各种意外,各种辣眼睛了。

进了宛城,曹操干了四件事情,一件比一件抽象。

第一步进了宛城,先找有技术的女人服务自己。

第二部和张绣商讨事情。

商讨关与驻军和防守的问题。

在商讨问题的时候,曹操又干了另外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对着张绣的嫂嫂邹氏说,“夫人可愿意和我同床共枕吗”?

第二件事,就是拉拢张绣的心腹侍卫胡车儿,

拉着胡车儿的手给了他大量的金银财宝。和他交流感情以此来拉拢他。

完全不顾及张绣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曹操做的第一件事勉强还能说是男人的需求,没什么不正常的。

第二件事情虽然很扯,但是曹操是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战国时期,有个高级将领战死了,

他手下的士兵认为不能群龙无首,就认将领的妻子做领袖,

后来有个贵族娶了这个遗孀,随后接管了军队。

曹操可能是看到张绣的士兵强悍,于是想效仿战国时的那一位贵族,接管张任留下的军队。

曹操想要占据张任留下的军队,完全不考虑张绣的心情。

这一步,曹操太心急了,他的行为已经十分过分了。

人家臣服于你还不够,你还要人家手下的兵,这不是玩火是什么?

至于第三件事情,这就不是正常人的思维能够想出来的操作。

他拉拢张绣的手下胡车儿,甚至要当着别人的面进行。

生怕张绣不知道。可能这就是另一种牛头人吧。

而且丝毫不注意自己身份的敏感性。

完全不顾及别人心里怎么想。

曹操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别人都该顺着他。

玩的就是刺激,目中无人,

只凭自己的想法去做。

他想要接管张绣的军队,

张绣就应该乖乖把军队的指挥权让给他。

他想要拉拢张绣的心腹,

张绣就应该乖乖让心腹侍卫被曹操拉拢。

可能是持续一年的军事扩张让他有了充足的自信。

曹操真的相信自己身上有王霸之气。

自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这种自信和曹操扭曲性格的相互结合,瞬间成了自大和自负。

这一系列疯狂的行为,

极端的自负,目中无人。

不难看出,曹操有着严重的人格缺陷。

当一个人狂妄自大的时候,危险就会悄然无声的接见他。

当真是,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从曹操的视角来看,他已经在张绣的人格尊严上踩了好几脚了,

完全不把张绣放在眼里,也不知道危险将要接近他。

苏晨分析完曹操,转过头来开始分析张绣。

再从张绣的视角出发看一下张绣的操作。

从张绣的视角出发,

曹操占了他的地盘儿,侮辱他的婶婶,接管了他的军队。

现在还要拉拢他的心腹侍卫胡车儿,明显这是要偷偷干掉张绣的意思。

曹操不给张绣留一点活路。

所以张绣准备不再臣服于曹操,打算起身反抗。

面子,里子都要丢了,或许可以忍,

但是现在张绣的小命可能都要丢了,肯定要起身反抗,

不反抗,难道等死吗?

或者是期待曹操的仁慈!

曹操最不缺的就是仁慈!这话狗都不信。

于是他向贾诩询问有没有什么好的计谋?

贾诩说,“可以告诉曹操,我们同意他的换防计划,

但是军队没有车辆,无法运输铠甲和兵器,请允许我们穿着铠甲和兵器,路过你的军营。”

张绣依计而行,曹操果然欣然答应,没有一丝怀疑。

随后张绣的军队,路过曹操的军营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

给曹军造成了大面积的死伤和混乱。

到这里,张绣的操作结束了,苏晨再次切换回到曹操的视角,

从曹操的视角看看宛城之战的经过。

当军队的混乱发生的时候,典韦用生命给曹操争取到了逃亡的时间。

当真是个勇猛无敌,尽忠守则的勇士。

曹操骑着马想要收拢溃兵,进行反击,掩护撤退。

不料自己的马被射中。丧失了行动能力。

眼看敌军已经快要追上来了。

曹操看了身边的两个儿子,小儿子曹丕和大儿子曹昂。

曹操一狠心把小儿子的马抢了过来。准备带着大儿子组织人手进行反击和撤退。

看到曹操的决定,苏晨也很理解他的做法。

军队混乱,逃命重要,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曹昂不忍心看到曹丕死亡。

就把自己的马让给了他,让曹丕得以逃命。

自己却战死在混乱中。

随后曹操组织人手攻击张绣一胜一负,曹操无奈撤回了舞阳。

事后,曹昂的行为让曹操彻底破防,无能狂怒。

不是因为曹昂战死。

而是因为逃亡时,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曹昂把生的机会让给了曹丕

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

曹操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他是自己的儿子。

所以他破防了。

道德感,这种自己没有一点的东西。

却在自己儿子身上出现,展现的淋漓尽致,随后转瞬即逝。

这种不真实感让曹操直接精神崩溃。

曹操知道自己是一个坏人。

做的一些事,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根本不考虑他人。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是个好人。

道德感竟然如此强烈,危机关头,如此仁义。

战场上形势混乱,随时可能会死,自己的弟弟没有马。

这种危急时刻,曹昂竟然选择把自己的马让给弟弟。

这种充满人性光辉,仁义道德的选择,曹操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

这种巨大的反差感。

就像黑帮老大知道自己的儿子考上了警校一样。

曹操的心中自私自利的信念产生了一丝松动。

只因亲眼看到了仁德之人,而且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儿子。

自己行走在黑暗中,肮脏的像是一坨污泥。

自己的儿子盛开在阳光下,像是一朵洁白的莲花。

曹昂是曹操的儿子。却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和曹操形成了巨大的对比。

这个对比是曹操亲眼所见,而且产生对比的人是自己的亲儿子。

这种巨大的反差感让曹操彻底破防了。

苏晨梳理完思路,整理完对曹操的分析。

苏晨马上开始剪辑视频,插入合适的点评。

随后,将剪辑好的视频投影给三国众生。

天幕光影流动,顿时吸引了三国众生的注意。

……

洛阳,袁家。

下人们依旧打理着袁家,但是那些大人物们早就躲到了别处。

只是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屠杀。

此刻的袁家几乎是个空壳子,

只留下几个人充门面。

袁绍坐在家主之位上开口“天幕又闪动了,不知道这一次会是什么?”

……

沛国谯县,曹家。

曹昂正在主持家里的大小事务,丁夫人在一旁协助他,

如今曹操名声不好,为了躲避纷扰,他们连夜离开洛阳,

回到了曹操的老家。

曹昂:“没事的,母亲,

天幕上说的都是未来发生的事情,只要父亲诚心改过,应该不会被上天责罚。”

丁夫人一脸担忧:“你父亲喜怒无常,性格极端,我担心他走上绝路。”

卞夫人领着曹丕安慰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曹公现在还没犯下大错,及时改过,一定会被上天原谅的。”

随后,天幕光影流动,众人顿时抬头看去,希望能够得到曹操的信息。

天幕上文字显现,“曹操一炮害三贤,曹昂战死,典韦战死,绝影战死。”

丁夫人看了一眼,便昏死过去,瘫倒在地。

曹昂眉头紧皱,赶忙扶住自己的母亲,安慰她。

PS:求数据,求鲜花,求收藏,

这章二合一,让诸位读者大大看个痛快。

明天应该能够盘点完曹操一炮害三贤的情节,

在这里请求各位读者大大支持一下我,

拜谢大家,晚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