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观众们对雄狮王国大军的命运感到无比绝望,认为其已陷入十死无生的绝境之时,天幕的画面和旁白,却悄然引入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带来变数的因素——天气。
画面切换到雄狮海峡的上空,原本晴朗的天空开始变得阴沉,云层逐渐加厚。时而有浓密的大雾从海面升腾而起,笼罩住部分海域,使得能见度大大降低。时而又阴云密布,细雨霏霏,海面上风浪也随之增大。
旁白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确定性:“雄狮海峡地区以其多变的天气而闻名。在‘沙丘港’撤退期间,天气也扮演了一个微妙的角色。有时,突如其来的大雾或阴雨天气,会严重阻碍铁十字帝国空军的行动,为海滩上的士兵和海面上的船只提供短暂的、天然的掩护。”
画面中适时地出现了一些场景:在浓雾弥漫的海面上,几艘小船借着雾气的掩护,悄悄地行驶着,避开了空中盘旋的敌机。在阴雨天里,敌机的轰炸频率和准头似乎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然而,旁白随即话锋一转:“但这种多变的天气,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大雾和阴雨虽然能阻碍敌方空袭,但也严重影响了己方船只的导航和定位,增加了迷航和碰撞的风险。同时,恶劣的海况也给小型船只的航行和人员转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危险。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几乎没有空中力量的盟军而言,阴雨天气也意味着他们无法获得哪怕是极其有限的空中侦察和支援。”
画面也印证了这一点:一艘小船在大雾中迷失了方向,险些撞上沉船的残骸。汹涌的风浪拍打着脆弱的船身,让船上的人员颠簸不已,呕吐不止,撤离效率大大降低。
看到这里,晋西北的李云龙撇了撇嘴,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哼!老天爷帮忙?我看是帮倒忙吧!”他嘟囔道,“起个雾下个雨,飞机是少炸几回,可船也开不稳当了,路也找不着了!顶个屁用!再说了,就算飞机不来炸,地面上那帮铁王八要是冲上来了,光靠老天爷挡得住吗?打仗还得靠自己!靠老天爷?那是扯淡!”
李云龙信奉的是人定胜天,靠天吃饭在他看来是最不靠谱的事情。天气这种东西,变幻莫测,根本指望不上。
京海市,高启强看着变幻莫测的天气,眼神冷静。
“天气因素,增加了整个行动的不确定性。”他分析道,“有利有弊,是一把典型的双刃剑。大雾和阴雨确实能为撤离行动提供一定的掩护,降低来自空中的威胁,但这并非决定性因素,而且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比如导航困难、海况恶劣、效率降低等等。”
他摇了摇头:“过于依赖这种不可控的、偶然性的因素,是非常危险的。如果雄狮王国的指挥官将希望寄托在天气上,那只能说明他们已经黔驴技穷了。天气,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变量,绝不能指望它来创造奇迹。”
高启强认为,真正的破局关键,还在于“人”的因素,在于组织、策略和意志力,而非虚无缥缈的天气。
廊州,梅长苏看着时而浓雾弥漫、时而阴雨连绵的海峡,轻轻“咦”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
“天时变幻,莫非……真有天意襄助?”他低声自语,但随即又恢复了理智,缓缓摇头,“然,天时或可借,却非制胜之根本。若人事不修,指挥失当,军心涣散,纵有漫天大雾、连日阴雨相助,亦不过是苟延残喘,难挽败局。”
他想起了历史上许多依靠天时地利以弱胜强的战例,但也深知,那往往是在“人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天助自助者。若自身不争气,纵有良机在前,亦是枉然。观雄狮之困境,非人力所能及。此天气之变,或可稍缓其危,然欲凭此脱困,难矣。”
梅长苏认为,天气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或许能带来一些微小的变数,但绝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局的走向。
市委办公室,李达康看着屏幕,表情平静。
“气象条件是影响现代军事行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对于海空作战和登陆撤退行动而言。”他客观地评价道,“恶劣天气可以限制敌方空中优势的发挥,但也同样会给己方的行动带来困难。顺风顺水固然好,狂风暴雨也未必全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和适应。”
他补充道:“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天气因素终究只是外部条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还是取决于双方的综合国力、军事实力、战略战术以及最重要的——人的意志和决心。”
李达康认为,将希望寄托在天气这种不可控因素上,是不可取的。真正的胜利,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去争取。
天幕对天气因素的提及,并没有给观众带来多少希望,反而让他们更加认识到,雄狮王国所面临的困境是全方位的。连老天爷似乎都无法提供明确的帮助,只是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绝望的气氛似乎又浓重了几分。
然而,就在此时,天幕的画面突然切换到了雄狮王国的后方指挥部。一张巨大的海图铺在桌面上,几位身着海军制服的高级军官正围着海图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旁白的声音变得郑重起来,一个充满力量和决心的计划代号,首次被正式提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