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血染海峡!高启强倒吸冷气:每一米前进,都铺满尸骸!

换源:

  激昂的交响乐渐渐低沉,甚至带上了一丝悲怆的意味。天幕的视角,开始从宏观的“万船竞渡”转向微观的个体命运,聚焦于这片繁忙而又危险的海峡上,那些正在发生的、无处不在的牺牲。

镜头跟随一艘小小的渔船。它刚刚从沙丘港接上了一船疲惫不堪的士兵,正奋力向着雄狮王国的方向返航。突然,空中传来刺耳的尖啸声,一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如同鬼魅般出现!炸弹呼啸而下!

轰!

一声巨响,小小的渔船被炸得四分五裂!船上的士兵和船员瞬间被抛入冰冷的海水,断裂的木板和燃烧的油污漂浮在海面。几个幸存者在水中挣扎着呼救,但很快就被翻滚的浪涛和周围的爆炸所吞没……

另一边,一艘稍大一些的拖网船,幸运地躲过了炸弹,但随即遭到了德军战斗机的机枪扫射!密集的子弹如同冰雹般倾泻在甲板上,将毫无防护的士兵和船员成片扫倒!鲜血瞬间染红了甲板,惨叫声和呻吟声响成一片。船只失去了控制,在海面上打着转,最终缓缓倾斜,沉入海底……

天空中,激烈的空战仍在继续。一架刚刚击落敌机的“狮鹫”战斗机,还没来得及爬升,就被数架敌机围攻。飞行员奋力规避,但在密集的炮火下,飞机最终凌空爆炸,化为一团绚烂而短暂的烟火,碎片如同天女散花般坠落……

海面上,这样的悲剧在不断上演。不时有船只被炸沉、被击伤、失去动力。落水的士兵和船员在冰冷的海水中挣扎,有的幸运地被经过的其他船只救起,但更多的,则是在绝望中慢慢沉入海底,或者被后续的爆炸和弹片夺去生命。

整个雄狮海峡,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流动的“血肉磨坊”。海面上漂浮着各种船只的残骸、油污、军用物资,以及……难以计数的尸体。原本蔚蓝的海水,在许多区域都被染成了令人作呕的暗红色。

天幕运用了慢镜头、特写等方式,毫不避讳地展现着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爆炸的瞬间、挣扎的面孔、沉没的船只、坠落的飞机……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视觉冲击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大撤退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晋西北,李云龙看着屏幕上那血腥残酷的场面,脸上的激动和兴奋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愤怒和痛心。

“狗日的!狗日的铁十字!”他气得浑身发抖,双拳紧握,指着屏幕大骂,“又打沉了!他娘的,连民船都不放过!畜生!一群畜生!”

看到那些在水中挣扎呼救的身影,他急得大喊:“快救人啊!旁边有船!快拉他们一把啊!都是自家兄弟!”

他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经历过的那些残酷战斗中,眼睁睁看着战友倒在身边却无能为力。那种愤怒、无助和痛心疾首的感觉,让他感同身受,眼眶都红了。

京海市,高启强看着那片被鲜血染红的海峡,倒吸了一口冷气,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巨大的成功背后,必然伴随着同样巨大的代价。”他低声说道,语气冰冷,“之前看到的万船竞渡固然壮观,但那只是史诗的光明面。现在看到的,才是史诗的阴暗面——无处不在的死亡和牺牲。”

他冷静地分析着:“没有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是廉价的。想要从敌人的重重封锁下救出数十万人,必然要付出惊人的鲜血代价。这片海峡,每一米的航程,都可能铺满了士兵和船员的尸骸。这就是战争的残酷逻辑,没有温情,只有冰冷的交换。”

高启强的心中没有任何廉价的感动。他看到的,是达成目标所必须付出的、冷冰冰的成本。虽然场面残酷,但在他看来,这是可以预见,也必须承受的代价。

廊州,梅长苏看着那如同修罗场般的海面,面色沉重,轻轻叹息。

“一将功成万骨枯……然此役,非为一将之功名,乃为一国之存亡续绝。”他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悲悯,“牺牲在所难免,然见此惨状,亦令人心痛不已。无辜之百姓,忠勇之将士,皆为国捐躯,其情可悯,其志可嘉。”

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为了国家大义而牺牲的忠臣良将,心中充满了敬意。“为国赴死,虽死犹荣。然,战争之酷烈,生灵涂炭,何时能止息?”

梅长苏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和平的渴望更加强烈。

市委办公室,李达康看着屏幕上那触目惊心的牺牲场面,心情无比沉重。

“战争的残酷性……胜利的光环,往往是用无数个体的生命和鲜血染成的。”他痛心地说道,“我们往往只关注最终的结果,却忽略了过程中那难以想象的牺牲和代价。和平,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它的代价,无比沉重。”

他摘下眼镜,擦了擦眼角,语气坚定地说:“我们必须铭记这些牺牲,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士兵,只要是为了反抗侵略、争取生存而牺牲,都值得尊重。他们的付出,警示着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血染的海峡,残酷的牺牲。天幕毫不留情地将这场史诗般大撤退的另一面——沉重的代价,展现在了所有观众面前。

这让人们意识到,奇迹的诞生,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无与伦比的勇气,更需要无法想象的牺牲。

而在这场海空一体的较量中,除了那些驾驶船只的平民英雄,那些在海滩上奋战的陆军士兵,还有一群翱翔于蓝天之上的勇士,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最后绝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