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这小鬼子,真是啥招都想得出来

换源:

  李云龙听到这里,愣了一下:

“嘿?还真有点科学依据?”

“利用风把气球吹过去?”

“这......这想法......倒是挺......别出心裁的哈?”

他开始觉得这事儿好像没那么搞笑了。

赵刚也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利用自然气流进行远程投送......这个思路本身,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只是,气球的控制、炸弹的引爆、以及最终的精度......这些技术难题如何解决?”

他对此表示怀疑。

龙文章撇撇嘴:

“吹过去?那要是风向不对,或者半路没气了,不就白瞎了?”

“这玩意儿......太不靠谱了!”

孟烦了:“‘借东风’以行远袭......此计若成,倒也不失为一奇策。然天有不测风云,人力岂能尽算?”

【旁白:尽管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和不确定性。】

【但在战争末期急于“一鸣惊人”的军方高层推动下。】

【这个代号为“飞象”(Fu-Go)的“风船爆弹”计划,还是被强行上马了。】

【接下来,是更加“奇葩”的制造过程。】

【画面展现了樱花国国内,众多工厂和学校,参与制造“风船爆弹”的场景。】

【由于缺乏橡胶等战略物资,这些巨大的气球(直径约10米),主体竟然是用......和纸(一种日本传统纸张)糊成的!】

【而且,为了保证气密性,黏合剂使用的是......魔芋粉制作的胶水!】

【成千上万名女学生(被称为“女子挺身队”),被动员起来,参与到这项枯燥而繁重的糊纸工作中。】

【她们在巨大的厂房或体育馆里,小心翼翼地将一张张和纸,用魔芋胶黏合成巨大的球囊。】

【场面宏大,却又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心酸和荒诞。】

李云龙看到这里,嘴巴张成了O型!

“用......用纸糊气球?!”

“还......还用吃的(魔芋粉)当胶水?!”

“这......这他娘的是在造炸弹,还是在......扎灯笼啊?!”

他感觉自己的三观再次被刷新了!小鬼子这是穷疯了吗?!

赵刚也是看得连连摇头,叹息道:

“发动女学生,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和方法,制造这种不切实际的武器......”

“这深刻地反映了樱花国在战争末期,资源枯竭、穷兵黩武到了何种地步!”

“也将无数无辜的平民,卷入了疯狂的战争机器之中。”

他感到一阵悲哀。

独立团的战士们也是议论纷纷:

“用纸糊的气球能飞那么远吗?”

“下雨了怎么办?不就烂了?”

“还用魔芋胶?那不是吃的吗?太浪费了吧!”

“这小鬼子......真是啥招都想得出来!”

禅达。

龙文章看得目瞪口呆:

“纸糊的......气球炸弹......”

“这......这玩意儿......一阵大风不就给吹破了?”

“还让女学生来糊?!”

“造孽啊!”

他觉得这简直是在草菅人命。

孟烦了也是长叹一声:

“以纸为甲,以糊为兵......”

“穷途末路,可见一斑。”

“只是可怜了那些被裹挟其中的无辜女子。”

迷龙则关注点不同:

“魔芋胶?那玩意儿能吃不?”

“这要是饿了......能不能抠点下来垫垫肚子?”

【除了纸糊的气球本身,其携带的“控制系统”和“战斗部”,也充满了“特色”。】

【画面展示了风船爆弹的结构:】

【气球下方吊着一个复杂的装置,包括气压计、计时器、沙袋配重和炸弹。】

【旁白:为了让气球能够长时间保持在特定的高度(平流层急流所在的高度),设计者开发了一套简陋的自动高度控制系统。】

【当气压计检测到气球高度下降时,会自动引爆一个小型炸药包,抛下一个沙袋,减轻重量,使气球重新上升。】

【当气球飞行预定时间(根据计算可能已抵达北美上空)后,计时器会触发,抛下携带的炸弹(通常是一枚15公斤的高爆弹或几枚燃烧弹)。】

【同时,气球自身也会启动自毁装置,销毁证据。】

李云龙听得一愣一愣的:

“嘿!还挺复杂!”

“又是气压计,又是计时器,还会自己扔沙袋,自己炸掉?”

“这小鬼子......在歪门邪道上,还真有点小聪明哈?”

但他还是觉得不靠谱。

“不过,这玩意儿能准吗?风一刮不就偏了?”

赵刚分析道:

“这套控制系统,想法是好的,但过于简陋,精度必然极差。”

“高空气流复杂多变,仅靠预设时间和气压控制,根本无法保证气球能准确抵达目标区域,更不用说精确命中了。”

“这完全是一种......碰运气的攻击方式。”

龙文章撇撇嘴:

“碰运气?那还不如扔漂流瓶呢!”

“这玩意儿......纯属浪费钱财!”

【从1944年底到1945年初,樱花国共制造并释放了超过9000个这样的“风船爆弹”。】

【在本土的海滩上,士兵们将巨大的纸气球充满氢气,挂上炸弹和控制装置,然后放飞升空。】

【寄希望于它们能够“乘风破浪”,将“帝国”的怒火,洒向遥远的美国本土。】

【画面展现了在海边放飞巨大纸气球的场景,场面颇为壮观,但也透着一股孤注一掷的疯狂。】

观众们看到这里,都觉得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到了极点。

用纸糊的气球,靠着风吹,去轰炸几千公里外的美国?

这成功的概率,比中彩票头奖还低吧?

李云龙乐呵呵地说:

“九千多个!嚯!小鬼子还真下了血本!”

“我看啊,这九千多个气球,估计九千个都得掉太平洋里喂王八!”

“哈哈哈!真是......蠢得可爱!”

赵刚也摇着头:

“这完全是一种......绝望而盲目的报复行为。”

“缺乏科学依据,不计成本后果,是法西斯政权末日疯狂的体现。”

龙文章:“放了九千个......这得浪费多少纸?多少魔芋粉啊!”

孟烦了:“以举国之力,行此荒诞不经之事,其败亡......亦是必然。”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