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阳光彻底洒满钢锯岭,当崖下的惊呼与敬意汇成无声的浪潮。
悬崖顶部那个孤独而忙碌的身影,似乎也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天幕的镜头,捕捉到了戴斯蒙德·道斯最终的“归来”。
他并非毫发无伤。
或许是在最后一次转运伤员时,被一发不知从何而来的流弹击中了腿部。
或许是被附近爆炸的炮弹碎片所波及。
也或许,仅仅是因为连续十几个小时超越极限的劳作,他的身体彻底崩溃了。
画面中,他似乎正试图将最后一名找到的伤员固定在绳索上,却突然身体一软,摔倒在地。
他挣扎着想爬起来,但伤痛和极度的虚弱让他无法做到。
他只能靠在一块岩石旁,大口喘着气,脸色苍白得像纸,嘴唇因为干渴而裂开道道血口。
但他的眼神,依旧望着悬崖下方,似乎在确认最后一个伤员是否安全落地。
就在这时,几名全副武装的白头鹰联邦士兵,小心翼翼地重新爬上了钢锯岭顶部。
他们是奉命上来探查情况,或者…是专门来寻找这位创造了奇迹的医疗兵的。
当他们看到靠在岩石旁、浑身血污、疲惫不堪却眼神明亮的道斯时,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了复杂而震撼的表情。
其中一名军士长,快步上前,蹲下身检查道斯的伤势。
“道斯!你怎么样?!”他的声音带着急切和关怀,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排斥和冷漠。
道斯虚弱地笑了笑,摇了摇头:“我还…还好…下面…下面的人都安全了吗?”
“安全了!都安全了!天哪,道斯…你…”军士长看着他那双血肉模糊、缠满布条的手,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眼眶有些发红。
很快,更多的士兵围了上来。
他们中,有的人曾经嘲笑过道斯是“懦夫”。
有的人曾经在训练营里欺负过他。
有的人曾经对他不屑一顾。
但此刻,站在这个几乎虚脱、却以一己之力拯救了数十名战友的医疗兵面前,他们脸上所有的表情,都只剩下深深的、难以言喻的敬意和…愧疚。
没有人说话。
他们只是默默地看着道斯,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一名士兵默默地递上了自己的水壶。
另一名士兵脱下自己的外套,想为他披上。
担架很快被抬了上来。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道斯抬上担架,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
当担架被缓缓抬起,准备从悬崖边用绳索放下去时。
所有在场的士兵,无论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都自发地站直了身体,向着担架上的道斯,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没有命令,没有口号。
只有无声的、发自内心的崇高敬意。
这是对英雄的礼赞!
这是对超越生死的勇气的最高认可!
道斯躺在担架上,看着周围战友们那充满敬意的目光,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一种释然和温暖。
他微微点了点头,仿佛在回应他们的敬意。
镜头特写了他随身携带的那本、在之前的战斗中一度丢失、又奇迹般被战友找回并塞还给他的小圣经。
它被紧紧地握在道斯的手中,封面上的血污和泥土,仿佛成为了最神圣的印记。
这一幕,通过天幕,清晰地传递给了诸天万界的观看者。
所有人都被这充满力量的、无声的敬意所深深打动。
李云龙看着屏幕,重重地“嗯”了一声,仿佛在为自己之前的看走眼而道歉。
他心里暗道:“好小子!总算是没白瞎!让这帮瞧不起他的家伙都服气了!是个爷们!”
他甚至在想,要是自己手下有这么个兵,虽然不拿枪,但能这么救人,他也得服!
高启强看着战友们态度的转变,眼神闪烁。
“人心…向背…有时候,并不完全取决于权力和利益…”
“尊重,是需要用行动去赢得的,而且…有时候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
他似乎从道斯的经历中,看到了一种与他自身道路截然不同的、却同样能获得“成功”的方式,这让他陷入了沉思。
安欣和赵刚等人,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
“他做到了…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赵刚感慨道,“善良、勇气和坚持,最终会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梅长苏看着那本染血的圣经,轻声说道:“信仰之物,虽为外物,然其所寄托之精神力量,足以移山填海。此言…信然。”
靖王萧景琰看着士兵们自发的军礼,眼神中也充满了敬佩:“军心所向,胜于万金。此子,虽非将帅,然其所为,足以感召三军。”
英雄归来。
不再是那个被误解的“懦夫”。
而是用鲜血和汗水,书写了不朽传奇的…真正英雄!
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被传颂。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