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诸天热议 - 排名的标准之争

换源:

  天幕,似乎有意地留给了诸天万界的观看者们一段消化和讨论的时间。

屏幕暂时暗了下来,只留下那醒目的“第十名:戴斯蒙德·道斯”的字样,仿佛在无声地接受着来自各个世界的审视和质疑。

而这份质疑,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极其热烈的“排名标准”大讨论!

《亮剑》世界,独立团的院子里,简直快吵翻天了。

李云龙唾沫横飞地挥舞着手臂:“老子就不明白了!救人!救活人!难道不比打死多少敌人更牛逼?!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他娘的,要是按杀敌数排,老子也能往前凑凑!可这是‘奇迹’榜!奇迹懂不懂?就是常人办不到的事!他道斯办到了!凭什么才第十?!”

赵刚试图理性分析:“老李,你冷静点。或许,这个排名更侧重于事件对整个战争进程的影响?道斯救了75人固然伟大,但相比于一场战役的胜负,对全局的影响可能确实有限…”

“有限个屁!”李云龙直接打断,“要是没他,那75个人就死了!75个家庭就毁了!这影响还小?!再说了,他鼓舞了多少人士气?这精神力量,难道不算影响?”

楚云飞也加入了讨论,他赞同赵刚的部分观点,但更倾向于精神价值:

“赵兄所言有理,若论对战局之直接左右,道斯之功或不及将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然则,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如道斯这般,能于绝境之中坚守信仰、舍生取义、感召人心者,更是万中无一!其精神价值,远非冰冷的数字所能衡量!列于第十,确有失公允!”

《狂飙》世界。

高启强在他的办公室里,也在与身边的心腹进行着讨论,更像是在自言自语地梳理思路:

“这个天幕,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仅仅是展示历史?还是想通过这些‘奇迹’传递某种价值观?”

“如果只是展示历史,那排名标准就值得玩味了。功利性?影响力?难度系数?还是…戏剧性?”

“道斯的事件,戏剧性拉满,难度逆天,精神价值极高,但在功利性上,可能确实不如某些战略转折点。”

“所以,排第十,或许…符合它某种内在的、偏向宏大叙事的评价逻辑?”

“但这样一来,‘奇迹’二字的含金量,就值得商榷了。”

他越分析,眉头皱得越紧,对这个天幕系统的好奇和警惕也越深。

安欣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着:

“奇迹的标准是什么?是拯救生命的数量?是克服困难的程度?是行为的道德高度?还是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道斯在道德和精神层面几乎做到了极致。如果这只能排第十,那只能说明,这个榜单可能更看重…结果?或者说,规模?”

她内心深处,无法接受这种可能存在的、冰冷的评价标准。

《庆余年》世界。

范闲看着其他世界吵得不可开交,乐得不行。

他嗑着瓜子,对身边的妹妹范若若说道:

“你看你看,吵起来了!我就说这排名肯定有争议!”

“其实吧,我觉得这个排名逻辑可能很简单,就是看哪个事件对二战的最终结局‘贡献度’更大。”

“道斯很伟大,但说实话,少了那75个人,二战该怎么打还怎么打。但要是后面那些改变战局的大事件没有发生,那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啦,这种纯功利的排名方式,肯定会让很多人不爽。不过…天幕嘛,估计就是这么设定的。”

范若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范闲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哥,你懂得真多!”

庆帝则对这场争论不置可否,他更关心的是,通过这场争论,能否看出不同世界、不同人物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为了虚名而争论不休…亦或是…真的在探求何为‘奇迹’的真谛?”他嘴角露出一丝莫测的笑容。

陈萍萍依旧安静地听着、看着,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

《琅琊榜》世界。

梅长苏与靖王、蒙挚也在讨论着。

梅长苏道:“殿下,蒙大哥,依我之见,此榜单之排名,或许并非单一维度。它既可能考量事件之影响,亦可能衡量其发生之概率、过程之艰险、乃至精神之感召。”

“道斯之事,于精神层面已臻极致,然于战局影响或有局限,故列第十,虽有遗憾,或有其理。”

“我等更应关注的是,能超越此等精神奇迹,位列前九者,又是何等风貌?是更宏大的牺牲?是更巧妙的智谋?还是…更不可思议的伟力?”

靖王点头表示赞同:“先生所言极是。纠结于名次已无意义,关键在于能从中学到什么。”

蒙挚则还是有些愤愤不平:“可俺就是觉得,那小子太不容易了!排第十太委屈他了!”

这场关于“排名标准”的大讨论,在各个世界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着。

虽然观点各异,争论激烈,但一个普遍的共识也逐渐形成:

那就是,这个“天幕系统”所定义的“奇迹”,其评价标准极其复杂,甚至可能有些…功利和冷酷。

它似乎更看重事件的宏观影响力和对战争进程的实际推动作用。

而这,也让所有观看者对即将到来的第九名,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混杂着不满、好奇和挑剔的复杂情绪。

他们倒要看看,能排在道斯前面的第九名,究竟有何等“惊天动地”之处!

这股弥漫在诸天万界的“不服气”和“轻视感”,为下一个奇迹的登场,铺垫了浓厚的“先抑”氛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