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与恶魔的交易 - 贿赂与周旋

换源:

  普拉绍夫集中营,如同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威胁着要吞噬掉辛德勒工厂里那些刚刚看到一丝生机的犹太工人。

阿蒙·戈特,这位以残暴和喜怒无常著称的指挥官,掌握着所有囚犯的生杀大权。

辛德勒建立的那个脆弱的“避难所”,随时可能在戈特的一念之间化为乌有。

面对这新的、更加恐怖的绝境,奥斯卡·辛德勒没有选择退缩。

或许是之前隔离区清场的惨状彻底触动了他。

或许是他内心深处那尚未泯灭的良知,不允许他坐视自己的工人被送入死亡深渊。

或许,还有一丝商人的精明在起作用——这些熟练工人,对他维持工厂运转仍然有价值。

总之,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也极其危险的决定:

主动接近那个恶魔——阿蒙·戈特。

天幕的画面,开始展现辛德勒与戈特之间令人不适却又充满张力的“交往”过程。

辛德勒再次发挥了他那无与伦比的社交手腕和对人性的精准把握。

他知道戈特是个什么样的人——贪婪、虚荣、嗜血、但又渴望被承认、被奉承。

于是,辛德勒投其所好。

他不再仅仅是送些普通的礼物。

而是开始用近乎挥霍的方式,向戈特输送大量的金钱、最稀有的钻石、年份久远的顶级名酒、以及各种能够满足戈特病态虚荣心的奢侈品。

他频繁地邀请戈特到他豪华的住所参加派对。

派对上,有最美味的食物,有最醇厚的美酒,有最漂亮的女人。

辛德勒放下身段,满脸堆笑,与戈特称兄道弟,听他吹嘘自己的“战功”,赞美他的“权威”,甚至对他的残暴行径也故作不见,或者…巧妙地迎合几句。

画面中,可能出现辛德勒强忍着内心的厌恶,与戈特一起饮酒狂欢,甚至在其滥杀无辜时,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场景。

这种与恶魔共舞的姿态,让诸天万界的观看者们感到极度的不适和…某种程度的困惑。

李云龙看得直皱眉头:“这小子…为了救人,连脸都不要了?跟这种畜生称兄道弟?!”他虽然佩服辛德勒的胆量,但对其方式感到难以接受。

安欣更是别过头去,她无法直视辛德勒那谄媚的笑容和戈特那残忍的嘴脸。

楚云飞冷哼一声:“同流合污,媚颜事贼,非君子所为!”

然而,高启强、梅长苏、庆帝等人,却看出了这背后的门道。

高启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厉害!非常厉害!对付这种没有人性的恶魔,讲道理、谈良知是没用的,只有利益和奉承才能打动他。”

“辛德勒这是在用金钱和尊严,为他的工人们铺设一条活路。这笔‘交易’,风险极大,成本极高,但他…似乎别无选择。”他第一次,对辛德勒产生了真正的敬佩,不是对其手段,而是对其目标。

梅长苏也微微点头:“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为常人所不能为。辛德勒此举,虽有损颜面,然其心…若真是为了救人,那便是大智大勇。”

庆帝则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场“与魔鬼的交易”:“以利诱之,以媚惑之…倒也不失为一种驭下之道。只是,这‘下’,乃是一头噬人猛虎,稍有不慎,便会被反噬。”

通过这种持续的、不计成本的投入和周旋。

辛德勒,真的在戈特这个恶魔的心中,为自己和他的工厂,争取到了一块相对“特殊”的地位。

他开始利用这种“私人关系”,巧妙地为他的工人们争取利益。

他以“保证军需生产”、“维持工厂秩序”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服戈特允许他的犹太工人继续留在他的工厂工作,而不是被随意抽调去做更危险的苦役。

他甚至可能以“影响生产效率”为由,劝说戈特减少对工厂工人的随意虐杀。

每一次与戈特的交锋,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战和利益博弈。

辛德勒需要在满足戈特贪欲的同时,不着痕迹地保护自己的目标。

他需要在谄媚奉承的同时,保持内心的清醒和底线。

他走在一条极其狭窄、极其危险的钢丝绳上。

左边是暴露身份、万劫不复的深渊。

右边是良知泯灭、同流合污的泥沼。

而他,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条通往“救赎”的、微弱的道路。

这场与恶魔的交易,注定充满了屈辱、风险和道德上的模糊地带。

但它也展现了辛德勒过人的智慧、胆识和…那正在日益坚定的救人决心。

观众们的心情,也从最初的反感和不解,逐渐转变为一种复杂的、既揪心又带着一丝敬佩的关注。

他们开始理解,在那个黑暗到极致的环境下,所谓的“英雄”,或许…并不总是像道斯那样纯粹和完美。

有时候,英雄也需要…与魔鬼共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