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祖秘史:龙潜卖勾记

换源:

  它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抛出了所谓的“绝对真实”,却又充满了荒诞和恶意,直接挑战了官方史书的权威性。这让史官们赖以生存的职业基础,都发生了动摇。

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笔下的历史,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被权力扭曲的?又有多少,是像那天幕一样,充满了后人无法理解的荒诞?

这场“史官的灾难”,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记录一个具体事件的困境,更是对历史记录本身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拷问。在绝对的异象和强大的权力面前,历史的真实,显得如此脆弱,如此挣扎。

日子一天天过去。

距离那天幕首次降临,播放那段惊世骇俗的《太祖秘史:龙潜卖勾记》,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

最初的恐慌、混乱和喧嚣,似乎渐渐平息了下来。

南京城的百姓们,抬头看到那块依旧悬挂在天空、偶尔流光闪烁的巨大光幕时,虽然心中仍有余悸,但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惊恐失措了。

人们开始(或者说被迫)尝试着习惯头顶上这个不速之客的存在。生活还要继续,地要种,货要卖,官要上,日子总得过下去。

茶馆里的谈资,渐渐从“太祖卖勾”本身,转移到猜测“那天幕下次会放些啥”。

官员们上朝时,虽然依旧小心翼翼,但至少不会再因为提到“尾巴”之类的词而吓得魂飞魄散了。

锦衣卫的缇骑,虽然仍在暗中活动,但大规模的公开搜捕似乎也告一段落。

表面上看,那场由“卖勾子”引发的风波,似乎正在逐渐过去。

然而,只有身处其中的人,尤其是大明朝堂上的君臣们,才清楚地知道,平静只是表象,底下涌动的暗流,从未停歇,甚至更加汹涌。

朱元璋的“黑历史”,就像一道无法磨灭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这个新生王朝的额头上。

它彻底改变了明初的政治氛围。猜忌、恐惧、高压,如同无形的阴霾,笼罩在宫廷内外。朱元璋的多疑和铁腕被进一步激发,他对臣子的控制欲达到了新的高峰。君臣之间原本就微妙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和脆弱。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一场政治风暴。

它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心理。皇权的神秘光环被打破,敬畏感下降。虽然公开的议论被压制,但私下里的流言蜚语和各种版本的“勾子传说”仍在蔓延。人们对官方的信任度降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增加。

这道烙印,成为了一个无法提及,却又无处不在的背景音,时刻提醒着人们那天幕的可怕力量,以及皇权并非如想象中那般神圣不可侵犯。

而对于其他朝代的观众来说,这段时间同样充满了煎熬和等待。

明太祖的“社死”现场,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警示。他们一方面暗自庆幸这次倒霉的不是自己,另一方面又惴惴不安,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王朝的“秘闻”被曝光。

秦始皇嬴政,一边加紧让方士研究天幕,一边暗中整顿内部,消除任何可能存在的“隐患”,同时内心也憋着一股劲,想看看这天幕到底敢不敢动他这位千古一帝!

汉武帝刘彻,好奇心不减,甚至有些期待新的“节目”,但他手下的情报机构也在全力运转,试图找出关于天幕的蛛丝马迹。

唐太宗李世民,忧心忡忡,反复强调要“以史为鉴”,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朝政管理,希望能以“德政”来抵御可能的“污蔑”。

宋太祖赵匡胤,则更加注重维护军心和民心,生怕自己的“黄袍加身”被拿出来做文章。

清朝的康雍乾三帝,更是如临大敌,一方面加紧“修饰”自家历史,一方面严密监控内外,防止任何可能与天幕相关的“异动”。

整个华夏大地,不同的时空,都笼罩在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下。

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那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天幕,再次亮起。

皇帝们加强了宫闱的守卫,夜晚甚至难以安眠。

大臣们在朝堂上发言更加谨慎,生怕一言不慎,就成为下一个“黑历史”的注脚。

百姓们则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私下里交流着各种猜测和传闻,对天幕的下一次播放,充满了既恐惧又忍不住好奇和期待的复杂情绪。

山雨欲来风满楼。

所有人都知道,那段关于朱元璋的视频,仅仅是一个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而下一次,天幕又会将它的“聚光灯”,打向哪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呢?

这个悬念,如同巨石,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日子在一种紧张而诡异的平静中流淌。

应天府的百姓们,已经渐渐习惯了每天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抬头看一眼天上那块巨大的光幕。它大部分时间都像一面光滑的镜子,映照着天空的云彩,偶尔会泛起奇异的流光,但再没有播放过任何内容。

关于“太祖卖勾”的议论,虽然被官方严厉压制,但在私底下,从未真正停止。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心照不宣的背景,一个衡量世事和人心的隐秘标尺。朱元璋的威严依旧,但那层神圣的光环,确确实实地黯淡了几分。朝堂之上,气氛也始终紧绷着,如同拉满的弓弦。

就在人们以为,这天幕或许只是昙花一现,或者下一次播放遥遥无期的时候——

这一天,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

太阳照常升起,市井渐渐喧闹,官员们整理好衣冠,准备开始一天的公务。

突然!

毫无征兆地!

那片覆盖在天空之上的巨大光幕,猛地爆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比上一次亮起时更加强烈,更加耀眼!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正在街上行走的百姓停下了脚步。

正在店铺里忙碌的商人探出了头。

正在伏案工作的官员抬起了头。

正在宫殿中议事的帝王将相,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殿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