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top17——玄武门之变!是为了红烧肉?

换源:

  长安城里的百姓们,有了新的谈资。

朝堂上的官员们,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宠物市场上的鹰隼价格,也恢复了正常。

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但是,有些东西,一旦留下印记,就再也无法完全抹去。

“爱鸟”、“藏雕圣手”这些标签,不论真假,已经如同影子一般,与汉武帝刘彻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人们在提及他的丰功伟绩时,可能总会忍不住在心底,或者在私下里,加上那么一句“可惜就是有点怪癖”。

这对极其看重自身形象和历史评价的刘彻来说,无疑是一种长久的、难以忍受的折磨。

为了“洗刷”这个污点,为了重塑自己“千古明君”的光辉形象,刘彻可能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

他可能会更加倚重卫青、霍去病等战功卓著的将领,发动更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试图用赫赫武功来掩盖那段尴尬的“绯闻”。一场场对匈奴、对西域、对南越的战争,或许会因此而变得更加频繁和酷烈。

他可能会在内政上,表现出更加“励精图治”的一面,推行一些新的政策(无论好坏),以显示自己的“英明”和“务实”,证明自己并非沉迷于“玩物丧志”的昏君。

但同时,天幕带来的羞辱感和深刻的不安全感,也进一步刺激了他内心深处的控制欲。

他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欲,变得空前强烈。未央宫的守卫更加森严,任何可能窥探到他私生活的行为,都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他对宫廷内外的言论控制,也可能变得更加严格和残酷。那些曾经被他容忍的、东方朔式的滑稽调侃,如今可能会被视为“大不敬”。任何敢于议论、猜测皇家“秘闻”的人,都可能面临廷尉府的严酷刑罚。

这位大汉天子,在经历了天幕的“洗礼”后,或许会在某些方面展现出更强的“进取心”,但他的猜忌、多疑和控制欲,也无疑会变得更加深重。这对整个大汉王朝的未来走向,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而对于所有朝代的观众来说,经历了这第三轮的“公开处刑”,他们对天幕的“套路”,似乎有了更深的认识。

天幕似乎并不在乎“爆料”的内容是否真实,它更在乎的是,是否足够离奇,足够具有话题性,足够颠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固有认知。

从朱元璋的底层辛酸(被扭曲),到秦始皇的科幻妄想(被捏造),再到汉武帝的禽类绯闻(被杜撰),一次比一次荒诞,一次比一次……接地气?(至少后两个更像是现代网络段子)。

人们的恐慌感,或许真的在逐渐降低。毕竟,除了丢脸和引发一些社会混乱,天幕似乎并没有展现出直接的物理攻击性。

但那种对未知的恐惧,对下一个“受害者”的猜测,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病态的“吃瓜”期待感,却在持续升温。

“明、秦、汉……都轮过了,下一个,该轮到谁了?”

“会不会是唐?唐朝那位太宗皇帝,不是也挺有名的吗?”

“还是宋?听说宋朝皇帝都比较……文弱?”

“照这趋势,越有名的皇帝,越容易中招啊!”

各种各样的猜测,在各个时空的茶馆酒肆、街头巷尾流传着。

人们在不安中,等待着下一次“大戏”的开锣。

而这一次,他们没有等太久。

在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午后,那块已经成为日常风景一部分的巨大天幕,再次毫无意外地,也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亮了起来!

熟悉的光芒,熟悉的声音,熟悉的期待与恐惧交织的心情。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天空。

光芒流转,这一次,画面首先聚焦到了一个崭新的时空——

那是一个气势恢宏、万国来朝的盛世王朝。

雄伟壮丽的宫殿群,鳞次栉比的坊市,自信昂扬的臣民……

大唐!长安!太极宫!

镜头缓缓推近,宫殿之内,一位英武不凡、气度雍容的青年帝王,正与几位气度沉稳、眼神锐利的重臣围坐在一起,似乎正在密谋着什么。他们的表情严肃,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正是年轻的唐太宗李世民,以及他身边的心腹谋士,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看到这一幕,所有熟悉历史的观众,心中都是“咯噔”一下!

这个场景……这个组合……难道是……

就在此时,天幕之上,那熟悉的预告字幕,缓缓浮现:

“即将揭晓!”

“《帝王秘闻录·太宗篇》——”

果然!轮到大唐!轮到这位被后世誉为“千古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李世民一生功绩卓著,开创贞观之治,但他身上最大的“污点”,也是他最不愿提及的伤疤,便是那场改变了他命运,也沾满了兄弟鲜血的——玄武门之变!

天幕,会如何“揭秘”这场残酷的宫廷政变?

就在众人紧张猜测之际,那充满恶趣味的副标题,终于显现出来,其荒诞程度,再次突破了所有人的想象:

“——玄武门之血,竟因一碗红烧肉而沸腾?!”

红……红烧肉?!

玄武门之变……为了……一碗红烧肉?!

噗——!!!

无数正在喝水、喝茶、喝酒的观众,当场就把口中的液体喷了出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