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皇兄!”一听这话,胡亥立马膝行到扶苏脚边。
“你要相信我!我绝对不会做出弑兄这种事情的啊!”
“求求你了,饶我一命吧,求求你啦,皇兄!”
赵高、李斯二人也迅速跟了上来。
“救救微臣吧!”
“臣真的做不出这种事情啊!”
扶苏为人宽厚,这是人尽皆知的。
只要好好求一下,他大概率就会松口的。
反正事情也还没有发生,只要能够求得他的谅解,那么就能逃出生天!
三人一边苦苦哀求着,一边止不住的这样在心里安慰自己。
“公子那么宽仁,一定不会因为这种莫须有的事情杀了我们!一定不会的!”
扶苏确实生性宽仁,但这不不代表他是个傻子。
在看到了金卷上完整的事情经过之后,扶苏也明白了父皇将这件事交给自己处理的原因。
目送嬴政走出咸阳宫门之后,扶苏转头看向了脚旁的三人。
从余光里看见嬴政离开了,胡亥三人悄悄松了一口气。
始皇帝的带来的压力,与直面死亡几乎没有区别。
但就在他们以为可以全心向扶苏乞饶之时,却被扶苏眼中冰冷锐利的光芒震惊。
扶苏的眼神一直很温柔,几乎不会有冷眼的时候。
但此时的扶苏,宛如觉醒了始皇帝血脉中杀戮的那一部分。
“来人!”
仅仅两个字,喧闹的三人瞬间噤声。
他们感觉到,有什么东西,要永远离他们而去了。
“赵高,拖出去,俱五刑!”
“啊!”赵高迅速抱住扶苏的大腿,大声哭嚎。
“饶命啊!臣冤枉啊!”
但侍卫并没有给他继续嚎叫的机会。四个侍卫一起上前,将赵高拖了出去。
扶苏张口就是俱五刑,这让李斯和胡亥惊骇不已。
但是,就算为人再宽厚,性情再谦谦君子,目睹金卷中的场景后,又怎能放过他们!
“李斯,入天牢,秋后问斩!”扶苏继续宣判道。
听到扶苏对自己的判决,李斯重燃一丝希望。
他任由侍卫将自己拖了出去,同时高呼:“谢殿下!”
扶苏真想杀他李斯,现在就杀了,就像赵高,何必等到秋后?
中间的时间足够他回转了。
其实,李斯以为自己已经必死了。但扶苏不仅没有杀他,还给了他时间。
这是何等的宽容!
经此一劫,他必尽心尽力,为扶苏,为大秦燃尽一切!
“胡亥!”扶苏开始了自己最后的审判。
“关入大宗正寺,无令不得外出!”
……
“陛下,公子对三人的处置结果就是这些。”说完,侍者退了下去。
听完扶苏的安排,嬴政眼中露出了一丝满意。
这个儿子终于有了自己的那一份果决,以及符合自己立场的判断。
如果换了嬴政来,这三人就算不是俱五刑,至少也是车裂或者腰斩。
活是不可能活的。
但就现实来说,李斯是大才,未来定有所有,而且是有所大用。
现在处死,对扶苏未来的统治来说,不是个好的选择。
“至于胡亥……”嬴政眼中悄然闪过一丝遗憾。
在他眼中,就算他是兄弟,也是一定要杀的。
不过很快,嬴政又改变了想法。
如果真的杀了自己的兄弟,他也不是扶苏了。
正是因为这些宽仁,这些温柔,他才成为了为世人所赞颂的“公子扶苏”。
至于之后的将他派往边关,嬴政依旧有这个打算。
只有经历过战火,扶苏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那个时候,他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统治者,才能带着大秦继续走下去,走出二世,三世,乃至十世,百世……
唐朝
对扶苏的遭遇,武则天感慨不已。
“如若扶苏不死,秦朝又能继续几世呢!”
此等经历,用“遗憾”二字来形容,武则天都感觉不够。
无比的惋惜。
每出现一位这样的遗憾,一个国家,甚至整个历史,都会因此而产生转变。
汉朝
刘邦缓缓倒下一杯酒,告慰扶苏死去的英灵。
一旁的张良、萧何等人,也都纷纷将酒洒下。
当年秦朝没落,各地群起而攻之,有不少人打的都是“扶苏”的旗号。
扶苏的“仁德”之名,他们最是清楚。
南宋
“还不是自己太软弱!”赵构一边喝着酒,一边不屑的说道。
“这么软,谁听你的,都是自己找死!”
“是,陛下英明!”秦桧迎合道。
下方众人也是一片附和之声。
只是,一些不太认同的人,却是默默选择了不做声。
……
“可惜啊!”
岳飞透过小小的窗户,对着天上高高的金卷,行了一礼。
“公子一路走好!岳某,很快就来陪你了!”
……………………………………………………
就在所有人都在感叹之时,天上的金卷再度变化。
【遗憾之始作俑者】
【秦二世——胡亥】
……
站在咸阳宫前,嬴政再次抬起头。
他想看看,这个胡亥这个“好大儿”在他和扶苏都死之后,还做了些什么事情。
究竟是如何的荒唐,能让大秦在短短三年中灭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