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换源:

  怎么会……怎么会……

形容枯槁的诸葛亮,生命已经即将走到终点。

可是来自神秘天穹上的这句话,却让他仿佛重新燃起了最后的生命之火,喃喃自语。

其实,不论是诸葛亮,还是已故的汉昭烈帝,他们心中都明白。

那个苦苦支撑的汉家王朝,其实早已经亡了。

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

从后来那曹贼“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时候。

从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的时候。

汉朝,没有了。

而他们这些后来人,心中不曾磨灭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亦是遥不可及。

那么……为什么仙人要说,一千多年后,神州依然以汉为名?

还有汉人么?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顾宇看着“卧龙”这个ID,亦是微微一叹,那位笼罩在无数神话光环中的蜀相,虽早已身死,其神魂却千年不朽,时至今日,依然拥有无数的粉丝,已经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之一。

于是顾宇很耐心地解释道:“汉之广兮,风波四起。汉之深兮,其堤莫量。”

“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华夏大一统之局面。若假以时日,天下臣民必定会以‘秦人’自居。”

“只可惜,秦帝国二世而亡,辉煌仅昙花一现。”

“之后,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争霸中获胜,大汉王朝一统中原。”

“到其曾孙一代,汉武帝刘彻凭借文景之治的底蕴,彻底打出了汉人的威势威风。”

“其时,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此后,无人再敢直撄汉王朝之锋芒。百姓挺起胸膛,面对不敢来犯的外族,以‘汉人’自称,开始成为令人们骄傲的无上荣耀。”

“从西汉到东汉,汉王朝的统治持续了407年,文明也发展了407年。”

“四百多年的时间,足够培养出民族认同感。所以后来虽然气数已尽,然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未忘记昔日荣光。”

我大汉的荣光!

诸葛亮浑身如遭雷震,几乎要老泪纵横。

原来,自己所做的一切,先帝所做的一切,上天都看得到,而且深深懂得。

气数已尽,却从未忘记。

这几个字,击中了诸葛亮心中最神圣的区域。

哪怕死亡都无法让他动容,却因为这短短的几个字,再也无法压抑汹涌的情感和多年来背负的沉重压力。

此时此刻,他只想纵情一哭。

可惜,顾宇并不能看到此刻对面动荡的情绪,他继续叹息着说道:“之后,晋朝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八王之乱后,有五胡乱华。”

啊!

这一段经历,之前诸葛亮已经在天幕投影中,亲眼看到。

神州陆沉啊!

那是汉民族最黑暗的恐怖时期,极致的残忍让人不寒而栗。

诸天万界,亦是再次陷入一片沉寂,五胡乱华的惨状,依稀还在眼前。

“传令!把那司马老贼抄家!夷三族!”

曹操没想到自己麾下竟然养出这样一个背信弃义的国之大贼,致使后来出现了这样可怕的灾难。

杀!杀光这司马家!

“正是在这样悲惨的境地下,人们更加怀念昂首挺胸的汉朝!”顾宇的声音,在九重天穹上回荡,宛若仙人传法,悠悠说道:“他们宁可身死,也坚持以汉人自居,以区别于‘胡’!”

“隋唐时期,华夏百姓再次迎来久违的大一统。然而隋朝命短,但是后来的唐朝,无比强盛,其实有机会让子民自称为‘唐人’。”

“可是时间发展到唐代,历经无数代的洗礼、沉淀,百姓心中关于强悍的记忆,已经深入骨髓。为了传承和正统,即便是李唐王朝的君王和文人,也同样对曾经的汉朝推崇备至。”

“再之后,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时代变迁,王朝更替。百姓对于汉的认同感,反而越来越强!”

“即便是统治华夏两百七十六年的满清王朝,从来也没能做到,让百姓自称‘满人’。”

“因为那个时候,大汉的根基,已经埋下两千年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

“渐渐地,汉人已经不单纯指狭隘的血统观念。”

“所谓汉人,指的是几千年来,或隐忍,或崛起,却从未屈服于强权的所有华夏儿女!”

“汉,不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态度,一种超脱血脉的执着,一种包容万方的精神。”

“海纳百川,有万流归海。壁立千仞,能兼济天下。”

“往事越千年……从咸阳宫中的烈焰焚天,到古阳洞里的梵音低唱。从天可汗的万邦来朝,到陆放翁的小楼春雨。”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些慷慨激昂的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

“汉民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