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位面。
“真励志啊。”
“哪怕大明亡了,这位末代皇帝依旧在为复国而努力。”
“而且他改名牛顿之后,还展示出了惊人的天赋,要不是他意外被苹果给砸死了,恐怕还真能复国成功。”
“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杨广看着天空上的金榜,忍不住感慨一番,同时,心中也燃起了希望。
既然,这位大明的末代皇帝可以做到,他为什么不可以呢?
就算大隋亡了又如何呢?
他可以先改名换姓,逃亡别处,然后图谋东山再起啊。
杨广越想越觉得自己可以做到。
想着,杨广转而看向身旁的萧皇后,对萧皇后出身问道:“皇后。”
“你觉得这个大明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野史是不是真的?”
“你觉得他的大明灭亡后,他真有机会改名换姓逃往西方复国吗?”
“他在西方还受到了那么多国家的支持,你觉得这可能吗?”
萧皇后是何等的聪明人。
她知道,杨广肯定是相信了这个野史的,并且还从这个大明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萧皇后乐意看到杨广重拾信心,自然不会泼杨广的冷水。
萧皇后依偎在杨广的怀中,以极为肯定的语气对杨广说道:“陛下。”
“臣妾觉得这是真的。”
“要是那个大明末代皇帝崇祯皇帝不死于意外的话,还真有可能复国。”
杨广听到这话,一下就兴奋了起来,连忙道:“你也觉得这是真的吧?”
萧皇后再一次点头表示肯定。
杨广立刻对萧皇后追问了起来:“爱妃。”
“你觉得,觉得这个大明末代皇帝崇祯皇帝,顺利地从反贼的眼皮子底下逃走的关键是什么?”
这是杨广当下最关心的。
因为他现在就处于被反贼包围的状态。
萧皇后回想着天榜上的内容,回答道:“应该是他的那本名为乾坤大挪移的神秘功法吧,他不是靠着这本神秘功法返老还童,变成孩童的模样,这才从反贼的眼皮底下逃走的嘛?”
杨广却是摇了摇头:“不。”
“爱妃。”
“你错了。”
“关键点不在那个神秘功法,而是在别的地方上。”
萧皇后好奇地追问起来:“什么地方?”
“改名。”杨广一脸坚定地说道。
“你没有发现他是在改名牛顿之后,这才顺利从反贼的手底下逃走的吗?之后更是在西方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
“这都是在改名之后发生的事儿。”
“这说明牛顿这个名字有天命。”
萧皇后闻言陷入了沉默,许久之后,抬头看向杨广,对杨广问道:“陛下。”
“倘若牛顿这个名字真有天命,为何他后来还会被砸死呢?”
杨广有他自己的看法,说道:“那是因为他的命太薄,镇不住牛顿这个名字。”
萧皇后一时无言,好一会儿以后,萧皇后看向杨广,追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你要改名吗?”
杨广郑重点头:“没错。”
“自今日起,朕改名牛顿。”
“从此,朕便可以天命加身化险为夷,重振我大隋基业。”
杨广刚向萧皇后宣布他改名为牛顿的消息,一道身影便急匆匆地闯入了寝宫。
这是一个老太监。
老太监扑通一下,直接跪在了杨广的床榻前,焦急地呼喊了起来:
“陛下。”
“大事不好了。”
“宇文化及造反了。”
杨广愣在当场。
他不是都已经改名牛顿了吗?
他不是应该天命加身吗?
他的天命呢?
……
大唐位面。
太极殿内。
“好好好。”
“好一个亡国之君。”
“国破家亡之后,居然还有如此成就,实在是难得啊。”
“好一个崇祯皇帝。”
“当得起男子汉。”
李世民看完金榜上更新的内容后,忍不住拍手称好,对崇祯皇帝夸赞了起来。
其他的大臣们也纷纷附和。
“亡国之后还在为复国努力,的确难得。”
“如果这些野史都是真的话,这位大明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确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啊。”
“……”
魏征见状则是不合时宜的插了一句:“陛下,莫要太过于夸奖这位大明的崇祯皇帝了。”
“这是野史。”
“也使大概率不是真的。”
李世民回头瞪了魏征一眼,这个乡巴佬老是和他作对。
他刚准备开口反驳魏征几句,房玄龄却是率先开口,对魏征反驳了起来:“野史不一定都是假的呀。”
“也有真的啊。”
“魏大人又凭什么保证这位大明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野史不是真的呢?”
魏征冷笑反问:“你见过可以让人返老还童的神秘功法吗?”
“要真有这样的功法,那岂不成了神仙书?”
房玄龄不紧不慢地反驳:“我没见过,但并不代表没有啊。”
“而且现在没有,也不代表后世没有啊。”
魏征还要开口,可却被李世民拦了下来。
“行了,行了。”
“别争论了。”
两人不再争吵。
李世民见状,转而看向房玄龄,一脸的期待:“爱卿。”
“你的意思是,那个可以让人返老还童的乾坤大挪移可能存在是吗?”
房玄龄回答:“回陛下,没见过的不代表不存在。”
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回答。
实话实说,李世民对于大明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那个乾坤大挪移很眼馋,毕竟那可是可以让人返老还童的神秘功法啊。
所以,他倾向于这个野史是真的。
倘若野史是真的话,就有希望得到这个可以让人返老还童的乾坤大挪移了。
李世民看向群臣,对群臣说道:“对了。”
“神迹上说,崇祯皇帝的这个乾坤大挪移是从西方得来的。”
“我想派人去一趟西方,看看到底有没有这一回事。”
“你们觉得怎么样?”
房玄龄立刻表态:“臣赞同。”
其他群臣也纷纷表态。
“臣也赞同。”
“臣也赞同。”
“臣也赞同。”
魏征这次没说话,因为,他知道,这种情况,就算他说话李世民也不会听。
李世民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好。”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决定了。”
“即日起,正会挑选一批人去西方,看看到底有没有这一回事。”
群臣纷纷开始拍马屁,赞扬李世民圣明。
李世民哈哈一笑,而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对群臣问道:“对了。”
“诸位爱卿。”
“这大明的末代皇帝崇祯皇帝,改名换姓逃往西方的时候,带了一本书,叫什么永乐大典。”
“他正是靠着翻译这本永乐大典的内容,这才在西方大放异彩的。”
“这说明,本书是个神书啊。”
“你们说说这本书是个什么情况???”
“我大唐有这样的书吗?”
“要是我大唐也有这样的神书的话,恐怕,我大唐的国力会大大提升啊。”
杜如晦开口回答道:“回禀陛下。”
“臣觉得。”
“这个永乐大典应该是一个名为永乐的人写的书,至于我大唐有没有这本书,那就不得而知了。”
此话一出,立刻有人附和:“臣附议!”
李世民闻言,沉默了下来。
片刻后,李世民对杜如晦说道:“你看这样行不行。”
“在大唐境内,悬赏叫永乐的人,把这些名为永乐的人全都召集起来,看看他们其中有没有人在写这个永乐大典。”
杜如晦沉思片刻,说道:“臣觉得,可以试一试。”
“好。”
李世民直接下令。
“传令,全国境内寻找名为永乐的人,凡是叫永乐的人,自己来官府报道,赏赐一千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