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位面。
赵匡胤看着金榜上盘点朱元璋的内容,心中对朱元璋的经历十分钦佩,情不自禁的感慨道:“这个朱元璋的出身比我还苦啊。”
“开局直接孤儿啊,为了活下去,只能去当和尚。”
“这简直是太惨了。”
“我实在无法想象这样出生的一个人居然能做到开国皇帝那一步。”
“实在是太了不得了。”
旁边,赵光义听着赵匡胤夸奖朱元璋,忍不住插了一句说道:“黄军未免太高,看这个朱元璋了吧?”
“或许他根本就没有那么厉害呢。”
“他能够成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或许只是运气好呢。”
赵匡胤闻言,回头看了赵光义一眼,对赵光义反问道:“哦?”
“你怎么认定他是靠运气的?”
“他要仅仅是靠运气的话是怎么从这么一个穷苦人,一步步成长为大明开国皇帝的?”
“他要真是靠运气,能做到这一点吗?”
赵匡胤听到赵匡胤的询问,自信一笑,然后便向赵匡胤解释了起来:“皇兄,您可别忘了,”
“这朱元璋是一个卖唱的。”
“而且曾经还火遍过大江南北。”
赵匡胤听到赵光义这么说,心中更加不解,并对赵光义追问起来:“光义,”
“你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卖唱的怎么了?”
“卖唱的和他最后成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有什么关系吗?”
赵光义再一次开口,替赵匡胤解释起来:“皇兄。”
“您记不记得一个人?”
赵匡胤问道:“谁?”
赵光义问道:“唐庄宗李存勖。”
赵匡胤一下就想了起来:“你是说灭了朱梁,差一点再造大唐的那个李存勖?”
赵光义点头:“是,就是他。”
赵匡胤一人一脸不解:“他怎么了?他和朱元璋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光义解释:“回皇兄。”
“这个李存勖可是那个时代的战神,差点就统一天下的存在。”
“可是他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他喜欢唱戏。”
“这也就罢了,后来他更是重用那些戏子,把国家大事全都交给戏子来处理。”
“最终,他自己也死在了戏子的手中。”
赵光义顿了顿,继续道:“所以,臣弟觉得,这个朱元璋并不是真正白手起家开创大明朝的人。”
“开创大明朝的人另有其人,”
“只是那个人喜欢听曲儿,后来更是重用听曲儿的人。”
“比如朱元璋。”
“朱元璋应该是趁机篡位的。”
“这才有了所谓的大明王朝。”
赵匡胤听到赵光义的这番分析,陷入了沉默。
许久之后,赵匡胤看向赵光义,点了点头说道:“光义啊。”
“你这个分析倒是挺有道理的。”
“或许有这种可能。”
赵光义顺势就碰上了自己的马屁,对照匡胤笑呵呵的说道:“所以,臣看来。”
“皇兄才是古往今来第一皇帝。”
“没有一个皇帝能比得上皇兄。”
“以前没有以后更不会有。”
赵匡胤听到这话,哈哈大笑起来。
赵光义这小子。
最近说话真是越来越好听了呢。
……
大元位面。
大都。
忽必烈看着天空中的金榜,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大元到了元顺帝时期,竟然已经腐败到那种程度了吗?
老百姓居然都已经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了吗?
这个朱元璋着实有些太惨了。
他是被大元朝廷硬生生逼出来的。
如果朱元璋能吃饱饭,他还会去当和尚吗?还会去卖唱吗?
后来,朱元璋卖唱已经火遍了大江南北,明明可以衣食无忧了,可,那些权贵却是欠着朱元璋的工钱不给,这才使得朱元璋造反。
要是那帮权贵按时把朱元璋的工钱给了,哪有后面的事。
说不定大元就不会亡了。
这帮混蛋真该死。
忽必烈沉默片刻,转而将目光放在刘秉忠的身上,对刘秉忠问道:“刘秉忠。”
“你觉得。”
“这帮拖欠朱元璋工钱的权贵是什么人呢?你觉得他们是世家大族还是皇室?”
刘秉忠沉默许久,这才回答道:“臣不知道。”
忽必烈冷哼一声,说道:“必然是这些世家大族干的。”
“他们做的太过分了。”
“你说,我是不是对这些世家大族管的太松了?这才让他们压榨底层的老百姓肆无忌惮?”
刘秉忠沉默许久,这才再一次开口:“皇上对下面的这些门阀世家的确管的有些松了。”
忽必烈沉思许久,对刘秉忠问道:“刘秉忠,你觉得,朕该怎么办,才能改变现状呢?”
刘秉忠回答道:“臣觉得,可以派兵,再把您草原上的亲戚们教训一遍。”
“一来,可以消耗世家门阀的兵力,二来,可以趁着门阀世家的兵力外出,大刀阔斧地改革。”
“唯一不足的,就是,要苦一苦您的那些亲戚们了。”
忽必烈沉思许久,最终还是轻轻点了点头,认可了刘秉忠的提议。
“好。”
“就这么办了。”
“至于我的亲戚们嘛,那不用管,他们是喜欢吃苦的,让他们多吃点苦,也没什么。”
“更何况,这是为了大元的未来,他们吃苦是应该的。”
……
各位看官老爷们,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各种求。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