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浮现出一段总结性的文字评价:
“荀彧不仅以其超凡的才智和卓越的功勋,辅佐曹操成就了统一北方之王业,更以其高尚纯洁之品行、儒雅谦和之风度,以及清虚冲淡之操守,深孚众望,赢得了当时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与敬仰。他身体力
许都,曹营之内。
那些一向敬佩荀彧的官员,如钟繇、华歆、王朗等人,看到天幕上如此全面地展示荀令君的风采与品德,心中更加充满了崇敬与仰慕之情。他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风度翩翩、谦和有礼的尚书令,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钟繇抚须赞叹道:“荀令君之风采,真乃当世之楷模也!其才可经天纬地,其德可感化人心,吾等能与之为伍,实乃三生有幸!”
华歆亦点头道:“令君之清雅脱俗,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及。其待人处事,如春风化雨,令人心悦诚服。
即使是那些与荀彧政见不同,或者性格不合的人,例如性格刚直、手段强硬的程昱,看到天幕上对荀彧品行的展示,虽然可能在心中觉得荀彧有时候过于“文人气”,不够果断狠辣,但也不得不承认,荀彧的品德操守和在士林中的巨大威望,是无人可以否认的。
在蜀汉和东吴的阵营中。
诸葛亮、周瑜等同样注重自身修养和风度仪表的名士,在看到天幕上对荀彧品行的描绘时,虽然与荀彧处于敌对阵营,但也不禁对其高洁的品行和儒雅的风度,表示由衷的赞赏(抛开政治立场不谈)。
诸葛亮或许会轻摇羽扇,对刘备说道:“主公,观此荀文若之为人,确有古之贤臣之风。其清雅之名,非虚传也。可惜……可惜其所辅非人。
周瑜英姿勃发,此刻或许也会对鲁肃等人说道:“荀彧此人,不仅智谋过人,其品行风度,亦是当世一流。曹操能得此人辅佐,确是其幸。若此人能为我江东所用,则霸业可图矣。
在后世的某些特定时空。
例如,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他们以放浪形骸、不拘礼法著称,对于荀彧这种身居高位、谨守礼教的“体制内”的道德典范,或许会持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会觉得他活得太累,不够洒脱。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荀彧在当时士林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
而到了宋明理学兴盛的时代,那些将“存天理,灭人欲”奉为圭臬的理学家们,在看到天幕上对荀彧道德操守和品行风度的赞扬时,定然会对其大加褒奖,将其视为儒家道德的典范,大书特书,加以表彰。
现代社会,网络直播间。
当看到天幕开始展现荀彧个人魅力,特别是他那儒雅的风度和高洁的品行时,网友们瞬间被这位“古代男神”所圈粉,弹幕充满了各种溢美之词。
“我的天啊!这
“”这不就是古代士大夫的理想模板吗?修身养性,品行高洁,才华出众,风度翩翩!“”
原来荀令君还是个爱熏香的精致boy~这生活品味,也太雅致了吧!“”
为人伟美,风姿高雅,脑补一下了
“难怪那么多人愿意追随他,听从他的建议,这人格魅力也太强大了!”
“这才是真正的精神贵族啊!腹有诗书气自华,品德高尚行自远!”
“粉了粉了!荀令君,你就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这颜值,这气质,这品德,放到现在也是顶流啊!”
观众们被荀彧那近乎完美的个人形象所深深吸引,也更加理解了为何他能够在那个混乱的时代,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天幕的光影继续流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来到了建安十三年,即公元二百零八年。
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将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年份。因为,一场决定天下走向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画面聚焦于北方。此时的曹操,在彻底平定河北,远征乌桓,消除了北方的后顾之忧后,其势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他基本统一了整个中国北方地区,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带甲百万(号称),战船数千。
踌躇满志的曹操,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北方的霸主。他将目光投向了南方,投向了那片尚未臣服的土地——荆州和江东。他决心要毕其功于一役,挥师南下,一举平定刘表(此时已病逝,其子刘琮投降)和江东的孙权,从而完成统一天下之宏愿。
天幕之上,展现了曹操大军集结,旌旗蔽日,战船列江,从许都、邺城等地,浩浩荡荡向南开进的壮观景象。那股席卷天下的气势,仿佛要将一切抵抗都碾得粉碎。
天幕画面聚焦·荀彧再次留守许都
与之前曹操亲自领兵出征的多次重大战役一样,在这场规模空前、关系到曹操能否一统天下的南征之战中,曹操再次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任命他最为信任的首席谋主荀彧,留守许都,总揽后方的一切军国大事。
天幕之上,用醒目的文字强调了荀彧此次留守的重要性:
“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数十万大军南征,志在扫平荆楚,席卷江东,一统天下。此役规模之宏大,投入兵力之众多,皆前所未有。曹操复以尚书令荀彧镇守许都,委以后方军国钱粮、朝廷政务、以及内部稳定等一切事宜。在如此关键的决战时刻,后方之稳定与否,粮草之供给是否充足,将直接关系到前线战事的成败。荀彧肩上之重担,可谓是前所未有。”
天幕模拟·后方紧张有序的运作
画面切换到许都。虽然前线战事激烈,但后方的许都,在荀彧的统筹调度之下,各项事务依旧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粮草征集与运输:无数的民夫、车辆,将从各地征集而来的粮草、军械、衣甲等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许都,再由许都统一调度,通过水路、陆路,紧急输送往南征的前线。荀彧亲自坐镇,仔细核查账目,规划运输路线,确保军需供应万无一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