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画面中。
扶苏在接到圣旨后,便屏退蒙恬,准备尽孝道自杀。
【蒙恬深受秦始皇信任,手握帝国北境三十万精锐部队。】
【虽常年统兵在外,但对千里之外的中枢朝堂,依然保持敏锐的政治嗅觉。】
【在这个关乎帝国存亡的时刻,并没有轻信这份来自中枢的遗诏。】
蒙恬此时阻止扶苏,并力劝道:“始皇陛下在外巡游,并没有明立太子。”
“我等统兵三十万,镇守边疆,关系天下安危。”
“眼下不知遗诏真假,便行自杀之举,断不可行!”
“公子,还是先向中枢复核,无误后再遵遗诏行事也不迟。”
现实世界中,秦始皇对于蒙恬的判断,心中大为欣慰。
“蒙恬真乃大秦福将!”
【应该说,蒙恬的判断,合情合理。】
【但是,令后世之人至今难以理解的是,扶苏并没有听进去蒙恬的劝告。】
【而是留下一句“父赐子死,何能复请!”后,便拔剑自杀。】
画面中,扶苏举剑抹颈。
画面外,始皇再度破大防!
“朕怎么能生出你这种愚蠢的儿子!”
扶苏看完光幕中的画面,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言语来回应始皇的愤怒。
只能连连说道:“父皇息怒,父皇息怒!”
“尔整天与那些儒生来往,朕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就是儒生教给你的为君之道吗?!”
“简直是一堆腐儒!”
“国谈阔论,误国无度!”
统一六国后,扶苏就意识到始皇对儒生渐生不满。
是自己以天下初定,不宜兴大狱为由,极力劝说,才让自家老爹暂时打消了灭儒的念头。
今日这天降神迹,妥妥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皇息怒,既然上天有预兆,儿臣定必痛定思痛,坚决改之,还恳请父皇切勿大开杀戒!”
扶苏重重朝地上磕了个响头。
一丝血已经渗了出来。
始皇帝怒气未减半分,正想再度出言斥责扶苏软懦。
光幕再度传出声音。
【扶苏自杀后,蒙恬自然失去了政治上的靠山,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
【但无论蒙恬如何抵抗,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被杀的命运。】
【扶苏自杀的消息传来,沙丘夺权三人组由紧张不安旋即转为欣喜若狂!】
【三人组马上赶回咸阳,宣布遗诏,让胡亥继位。】
【遵始皇帝生前旨意,称二世皇帝。】
【李斯继任丞相,主持政务。】
【赵高升任郎中令,负责宫廷警卫。】
【三头执政的二世新政权,正式成立,秦始皇时代结束!】
【这也成为大秦二世而亡的开端!】
“二世而亡?”
秦始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先是知道世间无长生之法。
现在又得知万世大秦,竟是二世而亡!
突然胸口一阵发闷!
随即不由自主地后仰倒地。
扶苏见状,急忙跑上前去,扶住自家父皇。
“来人!蒙毅!”
……
大汉。
“倘若扶苏听从蒙恬之言,还会有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吗?”
刘邦语重心长。
周围的张良、萧何、陈平等人,对刘邦的问题,纷纷陷入了沉思。
扶苏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倘若顺利继位为帝,且不说会将大秦带向何方,但也绝不会出现胡亥朝堂那种荒唐场面。
张良一路辅佐刘邦夺取天下。
对于眼前这位皇帝的心思,自己再清楚不过。
吕后所生刘盈绝不是刘邦心中理想的太子人选。
更多还是戚夫人所生刘如意。
但出于大秦前车之鉴,自己也必须尽可能力保刘盈。
“陛下,神迹预兆,臣以为切不可等闲视之,如今储君已定,陛下切不可彷徨犹豫!”
在场的也只有张良敢对刘邦道出此等言语。
“子房所言甚是。”
刘邦纵有千种改立太子的理由。
但神迹给他的震撼实在又是不可不防。
心中思索一番,还是暂时放下这个念头。
他可不想大汉重蹈前秦覆辙!
……
大汉,汉武帝时空。
经过帝国双璧卫青和霍去病的持续出击匈奴,刘彻此时对边境已大为放心。
但他们都已先自己而去。
“他们两个,倘若还在该多好!”
为减轻心中思念,以及视察民情。
刘彻也和秦始皇一样,此时也在巡游天下的路上。
中枢政务均交由太子刘据处理。
刘彻仔细审视光幕。
在他看来,自己太子刘据和扶苏品性别无二致。
皆是刚勇不足,仁懦有余。
但目前刘据处理政务比扶苏还算妥当。
暂时也找不出第二个比刘据更好的太子人选。
“还是尽力培养,让他成为合格的储君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