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流转,光影变幻。
画面从蕴藻浜那片被鲜血浸泡的水网地带移开,聚焦到了一支正在向着大场镇方向开进的特殊部队——川军!
之前惊鸿一瞥的草鞋、单衣、“死字旗”,此刻有了更清晰、更震撼的展现。
镜头缓缓扫过行军的队伍。一张张年轻或饱经风霜的脸庞,黝黑、粗糙,带着川渝地区特有的印记。
他们身上的军装五花八门,武器更是堪称“万国牌”,老旧的川造步枪和汉阳造是主力,偶尔能看到几挺轻机枪,重武器几乎没有。许多士兵脚上依然蹬着草鞋,长途跋涉下来,草鞋早已磨破,露出冻得发红甚至溃烂的脚掌。
但这支看起来如同“叫花子”部队的队伍,却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剽悍而又决绝的气势!
队伍前方,那面巨大的“死字旗”尤为醒目!白布黑字,一个斗大的“死”字占据了旗帜中心,旁边的小字在风中猎猎作响:“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最朴素、也最决绝的生死宣言!
天幕前的李云龙,看着这面旗帜,脸上的调侃之色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然起敬。
“‘死’字旗……”他喃喃道,“老子当年就听说过,川军出川,不灭倭寇誓不还乡!家家户户送子弟参军,都带着这么一面旗!好家伙……这是把命都豁出去了啊!”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面旗帜,这背后承载的,是几千万四川父老乡亲的期望,是国家危亡之际,一个省份倾其所有的悲壮决心!
画面插入了几个片段,展现川军出川时的景象:
码头上,军号长鸣,穿着单衣的士兵们告别哭泣的妻儿老母,毅然登船。
乡场上,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将一面崭新的“死字旗”郑重地交到儿子手中,只说了一句:“莫给老子丢人!”
祠堂里,即将出征的士兵们,对着祖宗牌位,三叩九拜,誓死保家卫国!
这些画面,无声地诉说着川军将士们背负的沉重使命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很快,这支承载着全川希望的部队,抵达了淞沪前线,没有丝毫休整,便被投入到了当时战斗最为激烈、号称“绞肉机”的大场镇方向!
他们要面对的,是刚刚经过休整、补充了兵员和弹药、正准备发动新一轮猛攻的“鬼子”主力部队!
“龟儿子些!给老子准备好家伙!”一个川军团长模样的军官,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挥舞着驳壳枪,对着手下的弟兄们大声吼道,“前面就是大场镇了!听说那里的‘小东洋’凶得很!正好!让爷爷们来会会他们!让这帮龟儿子晓得,啥子叫‘川军’!”
“要得!”
“锤子哦!怕个卵!”
“雄起!”
士兵们用各种带着地方特色的俚语回应着,脸上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兴奋和……杀气!
他们或许装备低劣,或许缺乏训练,但他们骨子里那股子属于巴蜀子弟的血性、乐观和天不怕地不怕的“袍哥”精神,却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
天幕前的李云龙,看着这群操着熟悉乡音、嗷嗷叫着准备投入战斗的川军弟兄,忍不住咧嘴笑了。
“哈哈哈!有意思!这帮川娃子,还真他娘的有股子邪性!”他笑道,“装备差?没关系!气势不能输!老子就喜欢这种兵!敢打敢拼!管他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先冲上去干他娘的一炮再说!”
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对于这支装备简陋的川军来说,必然是极其残酷的。但他相信,这面“死”字旗下,绝不会有孬种!
川军风骨,即将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展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