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四行孤楼,最后的阵地?

换源:

  当苏z河南岸的战斗陷入惨烈的拉锯之时,河北岸,却出现了一幕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景象。

随着龙国军队主力开始逐步向西撤退,以避免被“本子”从杭z湾登陆的部队彻底包围,统帅部下达了一个特殊的命令:留下一支部队,在闸北地区坚守,作为后卫,迟滞敌军,并向国际社会展示龙国军队仍在魔都市区坚持抵抗的决心!

执行这个几乎是“必死”任务的,是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师”的中央军精锐——第88师。

师长孙y良最终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下属的第524团第1营!

天幕的视角,聚焦到了苏z河北岸、紧邻新垃圾西侧的一栋异常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四行仓库。

这是一座由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建造的联合仓库,楼高六层,墙体厚实,结构坚固,在周围一片废墟和低矮建筑中,显得格外醒目和……孤立!

它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北面和东面已被“本子”占领,西面是同样被“本子”控制的区域,而南面,则紧挨着苏州河,河对岸,就是当时相对安全的公共租界!

这意味着,驻守在这里的部队,将彻底与主力失去联系,背靠着无法逾越的河流(以及无法进入的租界),三面受敌!成为一支真真正正的孤军!

画面展现:

第524团第1营营长谢晋元(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却眼神坚毅的军官形象),正带领着他的部下,约四百余名官兵(对外号称八百壮士,以壮声势),匆匆进入四行仓库,开始布防。

士兵们迅速清理仓库内部,搬运沙袋,加固门窗,构筑临时的射击孔。他们将为数不多的几挺重机枪架设在顶楼和关键窗口,步枪手们也各自找到了射击位置。

仓库内储存的大量粮食、药品、以及其他物资(虽然未必都是军用的),为他们的坚守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但所有人都清楚,他们面临的将是什么。

“弟兄们!”谢晋元站在仓库中央,对着集合起来的士兵们,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我们留在这里的任务,是什么,我想大家心里都清楚!”

“主力部队已经西撤,我们是最后的屏障!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死守!吸引敌人的火力,掩护主力转移!同时,也是打给对岸的洋人看!打给全世界看!我们中国人,还在战斗!我们没有屈服!”

“这一仗,很可能是九死一生!怕死的,现在可以提出来!”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士兵的脸庞。

没有人说话。

士兵们的脸上,或许有疲惫,或许有紧张,但更多的,是决绝!是与阵地共存亡的信念!

“好!”谢晋元满意地点头,“都是好样的!都是国家的好儿郎!”

“从现在起,四行仓库,就是我们的阵地!也是我们……最后的归宿!”

“准备战斗!”

天幕前的李云龙,看着这支主动选择留下断后、置之死地的孤军,也是一脸的凝重和佩服!

“……娘的,有点意思!”他喃喃道,“主力都撤了,留一个营在这里死守?还是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这指挥官是真他娘的狠!也是真他娘的有种!”

他知道这种断后任务意味着什么,往往是十死无生!但他也能理解这种部署的战略意义和象征意义。

“背水一战啊这是!”他感慨道,“要么打出威风,要么全部交代在这里!没别的路可选!”

赵刚也说道:“在军事上,这或许是一个冒险甚至有些不理智的决定。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留下这样一支部队,坚守在可以被国际社会直接观察到的地方,其象征意义和宣传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古代时空。

那些经历过类似“守孤城”、“断后路”的将领们,更是感同身受。

“此乃死士也!”

“以一营之力,抗衡敌军主力?纵有关张之勇,亦难万全。”

“然,其志可嘉!其勇可佩!为国尽忠,死亦何憾!”

四行仓库,这座原本普通的商业建筑,因为这四百多名孤胆勇士的进驻,即将成为淞沪战场上,乃至整个抗日战争中,一个永恒的、闪耀着人性光辉和民族气节的象征!

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在万众瞩目下的孤军奋战,即将拉开帷幕!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