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的命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庞大而又混乱的淞沪战场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数十万龙国大军,开始从鏖战了近三个月的阵地上,艰难地向西、向南后撤。
天幕之上,展现出一幅极其宏大,却又充满了混乱、悲怆与绝望的景象。
画面中,是无边无际的人潮!
士兵、民夫、难民……混杂在一起,拥挤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
军容严整的部队已经很少见了。更多的是失去了建制、三五成群、甚至独自一人的散兵。他们丢盔弃甲,神情疲惫而惶恐,如同惊弓之鸟。
伤员,是撤退中最沉重的负担。大量的伤兵因为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和转移,只能被遗弃在路边,发出痛苦的呻|吟,或者默默地等待死亡的降临。一些战友试图背着、搀扶着伤员一起撤退,但很快就被拥挤的人潮冲散,或者因为体力不支而不得不放弃。
道路两旁,丢弃着大量的武器装备、车辆物资。那些曾经被视为宝贝的火炮、机枪、弹药箱,此刻都成为了累赘,被随意地丢弃在泥泞中。
“败了……彻底败了……”一个年轻的士兵,看着眼前这如同末日般的景象,喃喃自语,眼神空洞。
“撤!快撤!鬼子追上来了!”混乱中,不时有人惊恐地叫喊着,引发更大的恐慌和踩踏。
天幕前的李云龙,看着这幅“兵败如山倒”的景象,脸色铁青,拳头紧握,却又说不出话来。
他知道撤退是必然的,也知道仓促撤退必然会带来混乱。但他没想到,场面会如此……不堪。
“……妈的!”他最终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句,“指挥!指挥在哪里?!怎么撤成了这个样子?!建制都打乱了!这不是撤退,这是溃败!是逃跑!”
他痛心疾首:“几十万大军啊!就算打不过,撤也要撤得有章法吧?!这样下去,还没等鬼子追上来,自己就先乱了!这得损失多少人?!多少装备?!”
赵刚在一旁也是连连摇头,叹息道:“大军撤退,最考验指挥协同能力。淞沪战场部队派系复杂,指挥体系本就不统一,加上命令下达仓促,通讯不畅,出现这种混乱……唉,在所难免,却也着实令人痛心。”
古代时空。
那些经历过大败退的帝王将相们,看着这幅景象,也是深有感触。
“胜败兵家常事,然败而不乱,方显名将本色。此撤退乱矣!”
“兵无战心,将无斗志,如山崩,如海啸,一发不可收拾!”
“可惜了那些之前死守阵地的忠勇之士……”
然而,并非所有部队都在溃败。
天幕也捕捉到了一些闪光点:
一支建制尚算完整的中央军部队,在军官的指挥下,保持着队形,交替掩护,有序地向后方转移。
一支地方部队,虽然装备破烂,人员不整,但依然在一名高阶军官的带领下,主动承担起收容散兵、维持秩序的任务。
但这些,终究只是混乱大潮中的点点浪花。
更大的威胁,来自于天空和后方!
“本子”的飞机,如同盘旋的死神,对撤退的龙国军队实施着疯狂的追杀!炸弹、机枪,如同冰雹般倾泻在拥挤的道路和人群中!每一次空袭,都带来成片的伤亡和更大的混乱!
地面上,“本子”的快速部队,尤其是坦克和摩托化步兵,正沿着公路急速追击!他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群,紧紧咬住撤退队伍的尾巴,不断蚕食着掉队的士兵和物资!
从金山卫登陆的“鬼子”,也正全力北上、西进,试图彻底切断龙国军队的退路!
形势,万分危急!
这场千里大撤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条铺满鲜血和泪水的逃亡之路!
无数的生命,将在这条路上消逝。
而最终能成功突围的,又将剩下多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