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阿诚

换源:

  “一九七八年底至一九七九年初,坦桑尼亚联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击。面对装备和士气都远胜于己的对手,阿明的军队几乎是一触即溃,望风而逃。”

画面展示了坦桑尼亚联军势如破竹、一路向北推进的景象。高地之国军队丢盔弃甲,成群结队地投降。沿途的高地之国人民,纷纷走出家门,欢迎“解放者”的到来,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喜悦和解脱。

“曾经被阿明吹嘘为‘战无不胜’的高地之国军队,在战场上表现得极其拙劣,毫无战斗意志。许多高级军官率先逃跑,士兵们则无心恋战。”

独立团驻地和虎头山根据地。

李云龙、周卫国、楚云飞等军事将领们,都在评论着这场一边倒的战争。

李云龙:“哈哈!看着真解气!坦桑尼亚这帮哥们打得好!阿明那帮熊兵,看着人高马大,原来都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周卫国:“坦桑尼亚联军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后勤保障得力,民心所向。而阿明的军队,内部矛盾重重,指挥混乱,腐败透顶,士兵缺乏信仰和战斗意志,失败是必然的。”

楚云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阿明倒行逆施,早已失去民心军心。坦桑尼亚的反击,顺应了高地之国人民的意愿,自然势如破竹。这也再次证明,一支军队的战斗力,绝不仅仅取决于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军心士气和人民的支持。”

光幕上的画面,终于来到了阿明政权的最后时刻。

旁白声音带着一种终结的意味:“坦桑尼亚联军的攻势锐不可当。一九七九年四月,联军兵临首都坎帕拉城下。”

画面上,展现了坎帕拉城内混乱的景象。阿明的支持者试图组织抵抗,但已无济于事。昔日不可一世的独裁者,此刻已经陷入了绝境。

“眼看大势已去,首都即将陷落,伊迪·阿明没有选择像阿连德那样坚守到底,也没有像某些末路枭雄一样负隅顽抗。他选择了最符合他性格的方式——逃跑。”

“就在坦桑尼亚联军攻入坎帕拉的前夕,阿明带着他的几个妻子、众多子女以及搜刮来的部分财富,乘坐一架飞机,仓皇逃离了他统治了八年之久的国家,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

画面上,一架飞机在夜色中起飞,消失在天际。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国家,和一个终于摆脱噩梦、却又前途未卜的人民。

“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老爹’、‘非洲雄狮’、‘苏格兰末代国王’,最终以一个仓皇逃窜的失败者形象,结束了他对高地之国的血腥统治。”

光幕前的众人看到这里,再次松了一口气。这个祸害了国家八年之久的暴君,终于滚蛋了。

独立团驻地。

李云龙哈哈大笑,指着光幕:“跑了!这家伙跑得比兔子还快!刚才还吹牛要跟人拳击呢!关键时刻,怂了!孬种!”他对阿明的临阵脱逃充满了鄙视。

赵刚也感到些许释然,虽然对阿明未能被绳之以法感到遗憾,但至少他被赶下台了。“恶有恶报,虽然来得晚了些。希望高地之国的人民能够从此摆脱苦难,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发展。”

天津站。

余则成看着阿明逃离的飞机,心中暗想:“统治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当支撑权力的暴力机器失灵,当民心尽失,再强大的独裁者也会变成丧家之犬。”

上海明家。

明楼表情平静:“逃亡,对他来说,或许是最好的结局了。至少保住了一条命,不像波波那样死得不明不白,也不像后面可能出现的某些人,会被送上绞刑架。”

阿诚:“正义虽然迟到了,但总算是来了(一部分)。只是不知道,他会逃到哪里去?又是否会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阿明的统治虽然结束了,但他的故事似乎还没有完全讲完。他流亡后的命运,以及他给高地之国留下的长久创伤,还有待光幕进一步揭示。而众人对“狠人”的理解,也因为阿明这个集残暴、荒诞、无能于一身的独特样本,而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

光幕上的画面,并未随着伊迪·阿明的仓皇逃离而结束。它继续追踪着这位被推翻的独裁者的流亡足迹,揭示了他最终的命运,以及这个结局背后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

旁白声音平缓地响起:“逃离高地之国的伊迪·阿明,并没有立刻销声匿迹。他的第一个落脚点,是他曾经的‘好兄弟’、同样以特立独行著称的沙漠狮国(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那里。”

画面上出现了阿明抵达沙漠狮国的影像,受到了卡扎菲的接待。两位风格迥异却又都充满争议的领导人站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卡扎菲为这位落难的‘盟友’提供了临时的庇护。然而,阿明似乎并未吸取教训,即便在流亡期间,他依然不安分,试图干涉沙漠狮国的内政,或者对卡扎菲的统治指手画脚。据说,他的行为最终惹恼了同样性情乖张的卡扎菲。”

“在沙漠狮国待了不到一年,阿明就被卡扎菲‘请’离了。关于他离开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包括与卡扎菲失和,或者是因为他试图在高地之国边境组织武装力量反攻,给沙漠狮国带来了外交麻烦等等。”

“离开沙漠狮国后,阿明一度辗转于几个国家,最终,他令人意外地被世界上最富裕、也最保守的国家之一——圣地油国(沙特阿拉伯)所接收。”

画面切换到圣地油国的景象,高耸的清真寺,现代化的城市,以及穿着传统服饰的人们。

“圣地油国接收阿明的决定,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一个是以极端保守的瓦哈比教派立国,一个是声名狼藉、行为怪诞的前非洲暴君。但据分析,圣地油国此举,一方面是出于伊斯兰兄弟情谊(阿明毕竟是穆斯林),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换取阿明承诺不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并以此向非洲国家展示其影响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