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无能

换源:

  “而且,阿明还特别无能!波波虽然坏,但他似乎还有一套自己的‘建设’蓝图(虽然是毁灭性的)。这个阿明呢,除了杀人和抢钱,好像啥也不会!治国无方,打仗外行,把一个好好的国家搞得一塌糊涂!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不是更可鄙?”

“嗯,有道理。波波是坏到了骨子里,还自以为在创造历史。阿明呢,感觉就是个头脑简单的坏蛋,又蠢又坏,还特别能装!”

经过一番讨论,众人对阿明的“狠”逐渐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共识:阿明的狠,主要体现在其直接的、个人的、往往缺乏逻辑的残暴,以及他那令人震惊的荒诞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统治者极端无能,最终将自己的国家拖入了灾难的深渊。他的“狠”中,混合了野蛮、愚蠢、自大和破坏性,与波波那种带有极端意识形态色彩的系统性邪恶有所不同。

在对阿明的讨论和思考中,光幕的光芒渐渐变得柔和,最终完全黯淡了下去。它似乎又一次给予了各个时空的角色们一段喘息和私下交流、消化信息的时间。

经历了波尔布特和伊迪·阿明这两位风格迥异却同样带来深重灾难的“狠人”盘点,众人对“狠”的理解无疑更加复杂化了。他们开始意识到,历史的黑暗面有着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暴政的根源也并非单一。

独立团的窑洞里,李云龙和赵刚可能就着地瓜烧,继续争论着阿明和波波谁更不是东西。

天津站的办公室里,余则成或许会点上一支烟,默默复盘着阿明政权的兴衰,思考着对自身工作的警示。

上海明家的大宅中,明楼和阿诚也许会讨论着非洲的地缘政治,以及强人倒台后的权力真空问题。

虎头山根据地的篝火旁,周卫国和队员们可能在擦拭武器的同时,交流着对未来战争形态和军人职责的新的思考。

短暂的平静,是为了消化沉重的过去,也是为了准备迎接未知的将来。他们知道,这个神秘的光幕,它的盘点还没有结束。

果然,没过多久,那沉寂的光幕再次毫无征兆地闪耀起来,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吸引了过去。

新的标题或预告,如同舞台的幕布被缓缓拉开,即将揭晓下一位登上这个“狠人”舞台的角色。

光幕之上,一行新的文字缓缓浮现,带着一种与前两位截然不同的气息:

“万界狠人盘点第三位: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喀尔巴阡的‘伟大领袖’与‘思想天才’!”

喀尔巴阡?这又是在哪里?“伟大领袖”?“思想天才”?这两个称号听起来似乎……很正面?难道这次盘点的“狠人”,会是一个不一样的人物?

经历了波尔布特的极端意识形态和阿明的残暴荒诞之后,这位来自喀尔巴阡山脉的“领袖”与“天才”,又将带来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他的“狠”,又会以何种面目呈现?

新的悬念再次升起,气氛依然凝重,观众们对即将到来的第三位“狠人”,充满了复杂而又难以言喻的预期。他们隐隐感觉到,这位被称为“天才”的领袖,其故事背后所隐藏的“狠”,可能会更加隐蔽,更加令人深思。

光幕再次亮起,驱散了短暂的沉寂。经历过波尔布特的意识形态极端和伊迪·阿明的残暴荒诞,光幕前的众人对于“狠人”的定义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维度。他们知道,“狠”可以表现为对生命的极度漠视,可以表现为对权力的病态迷恋,也可以表现为将整个国家拖入深渊的无能和疯狂。此刻,他们怀着复杂的心情,等待着第三位“狠人”的登场。

光幕之上,新的标题清晰地浮现:

“万界狠人盘点第三位: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喀尔巴阡的‘伟大领袖’与‘思想天才’!”

喀尔巴阡,一个位于东欧山脉地区的名字,对大多数观看者来说显得有些陌生。但那两个称号——“伟大领袖”和“思想天才”,却立刻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这两个词听起来似乎充满了褒扬的意味,与前两位“幽灵”和“微笑鳄鱼”的负面代号形成了鲜明对比。难道这位齐奥塞斯库,真的是一位值得称颂的人物?还是说,这同样是一种反讽?

紧接着,开场画面出现了。那是一幅看起来颇为“正面”的景象:一个身材不高、面容坚毅、穿着深色西装的男子,正站在一个高高的讲台上,微笑着向下方密集的人群挥手致意。他的身后,是飘扬的旗帜和巨大的领袖画像。下方广场上,人山人海,群众们高举着标语和画像,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崇拜的表情,欢呼声似乎要透过光幕传来。整个场面宏大而热烈,充满了个人崇拜的浓厚氛围。

独立团驻地。

李云龙看着画面上那个挥手的齐奥塞斯库,撇了撇嘴:“哼,看着人模狗样的,派头还不小!又是啥‘领袖’?还‘天才’?我看是吹出来的吧?瞧底下那些老百姓,跟中了邪似的!”他对这种搞个人崇拜的场面天生反感,觉得太假,不实在。

赵刚的眉头则立刻皱了起来。这个场面让他感到非常熟悉,也让他内心警铃大作。“又是个人崇拜的路数?”他低声自语,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伟大领袖’,‘思想天才’……这些称号,往往是极权统治者自我神化的工具。看来这位齐奥塞斯库,很可能也是一个迷恋权力、搞个人独裁的人物。他的‘狠’,或许就隐藏在这看似光鲜的个人崇拜背后。”

天津站。

余则成冷静地观察着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齐奥塞斯库挥手时的神态,下方群众狂热的表情,以及整个集会所营造出的那种高度组织化、整齐划一的权力氛围……这一切都逃不过他锐利的眼睛。“这种规模宏大、气氛狂热的群众集会,往往是极权体制下常见的政治景观。它既是展示领袖权威、巩固个人崇拜的方式,也是一种对社会进行动员和控制的手段。”他开始分析这种权力氛围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控制机制和潜在的压迫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