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埃列娜

换源:

  天津站。

余则成看着画面上那个振臂高呼的齐奥塞斯库,心中暗想:“在合适的时机,做出符合道义和民意的选择,确实能够带来巨大的政治红利。但这种高光时刻,往往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真的无所不能,从而变得更加自负和冒险。”他依然保持着冷静的观察。

然而,就在齐奥塞斯库的声望达到顶峰,似乎前途一片光明之际,光幕上的内容却悄然发生了转折。一个看似寻常的外交活动,却对他后来的思想和统治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旁白声音平稳地叙述:“在国内和国际上赢得了巨大声望之后,齐奥塞斯库的自信心也空前膨胀。一九七一年,他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东方之行,先后访问了龙国(中国)和半岛主体国(朝鲜)。”

画面上出现了齐奥塞斯库访问龙国,受到热情接待的场景。随后,画面切换到他访问半岛主体国的景象。

“在龙国,他看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一些景象,以及对领袖的个人崇拜。而在半岛主体国,他更是被那个国家所呈现出的景象深深震撼了。”

画面重点突出了齐奥塞斯库在半岛主体国的所见所闻:整齐划一、规模宏大、气氛狂热的群众团体操表演;无处不在的领袖画像和雕像;民众对领袖近乎神化的崇拜和绝对服从;以及那种高度组织化、军事化的社会管理模式。

“齐奥塞斯库对半岛主体国那种极致的领袖个人崇拜、严密的社会控制以及强大的群众动员能力,留下了极其深刻、甚至是着迷的印象。他似乎从中看到了巩固自身权力和实现国家‘跨越式发展’的‘捷径’。”

“这次东方之行,特别是半岛主体国之行,成为了齐奥塞斯库思想转变的一个关键节点。他开始认为,喀尔巴阡之国也应该效仿这种模式,加强意识形态控制,树立他个人的绝对权威,动员全国力量来实现他的‘宏伟蓝图’。”

上海明家。

明楼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转折点,他眉头微蹙,低声说道:“果然……由独立自主走向个人集权的转折点,往往就发生在最高领导人自信心极度膨胀、并且看到了某种自认为更‘有效’的统治模式之后。”

“半岛主体国那种高度集权、个人崇拜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模式,对于渴望绝对权力和快速见效的独裁者来说,确实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但这种模式的背后,是对个人自由的极大压制和对社会活力的极大扼杀。齐奥塞斯库如果真的要效仿这条路,恐怕就要重蹈个人独裁的覆辙了。”明楼已经预感到了不祥的兆头。

独立团驻地。

赵刚脸上的赞许之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和警惕。“半岛主体国……那个地方的个人崇拜和思想控制,我也有所耳闻,搞得非常极端。”他开始担忧起来,“齐奥塞斯库难道是被那种模式迷惑了?想要把它搬到喀尔巴阡去?如果是这样,那他之前所表现出的独立自主,恐怕就要变味了,甚至可能走向反面!”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失望,一个原本看似有希望的领导人,似乎正在选择一条危险的道路。

光幕接下来的内容,证实了明楼和赵刚的担忧。

旁白声音变得严肃:“东方之行结束后不久,一九七一年七月,齐奥塞斯库迅速采取行动,抛出了一份被称为‘七月提纲’(JulyTheses)的政治文件。”

画面上出现了这份文件的标题和一些内容摘要。

“这份提纲,标志着喀尔巴阡之国此前相对宽松和自由化时期的结束。提纲要求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控制,重新强调阶级斗争,反对西方的‘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为狭隘民族主义),并开始有意识地、系统性地拔高齐奥塞斯库个人的地位和作用。”

“‘七月提纲’的出台,在高地之国国内引起了震动,尤其是在知识分子和文艺界。此前一度出现的思想解放和创作自由的空气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益收紧的政治高压和思想禁锢。个人崇拜的苗头也开始悄然滋生,并愈演愈烈。”

独立团驻地。

赵刚看到这里,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失望和警惕。“果然开始走回头路了!”他痛心疾首地说道,“结束宽松,加强控制,煽动民族主义,搞个人崇拜……这都是走向个人独裁的典型步骤!他这是要堵塞言路,压制不同意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整个国家!太令人失望了!”他对齐奥塞斯?的评价,再次急转直下。

天津站。

余则成默默地看着,心中了然。“政策的突然转向,往往意味着最高权力内部发生了变化,或者最高领导人的思想出现了重大转变。加强意识形态控制,这通常是收紧社会控制、巩固个人权力的前奏。看来,喀尔巴阡之国的冬天要来了。”他预感到,接下来的日子,对于那个国家的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来说,恐怕会越来越难熬。

光幕上的画面,开始印证个人崇拜的登峰造极和家族政治的抬头。

旁白声音带着讽刺的意味:“随着时间的推移,齐奥塞斯库的个人崇拜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官方的宣传机器开足马力,将他吹捧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英雄’、‘喀尔巴阡的天才’、‘思想的巨人’、‘民族的太阳’、‘高瞻远瞩的舵手’……”

画面上充斥着各种对齐奥塞斯库歌功颂德的宣传画、报纸头条、书籍封面和歌曲。他的画像和雕像遍布全国各地,从机关学校到工厂农村,无处不在。甚至连天气预报,都要先播报一句“向我们敬爱的领袖齐奥塞斯库同志致敬!”

“不仅如此,齐奥塞斯库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将自己的妻子埃列娜·齐奥塞斯库推上了权力的顶峰。”

画面上出现了埃列娜·齐奥塞斯库的照片和影像。她原本只是一名纺织女工,学历不高(据称只有小学文化),但在丈夫掌权后,她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埃列娜不仅在党内担任高官(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相当于政治局委员),还被授予了各种荣誉头衔,甚至被吹捧为‘杰出的科学家’(尽管其化学博士学位被广泛质疑是依靠权力获得的),掌管着国家的科技和文化大权。她同样大搞个人崇拜,被尊称为‘国母’、‘民族的女英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