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非妖非帝,太一何谓?溯神性之源,奠尊贵之基!

换源:

  【原初道痕之碑】上,【太古东皇·太一】六字绽放出的光华,并非炽烈夺目,而是一种仿佛蕴含了无穷岁月沉淀的古老金色,温润而又威严,如同万古之前的第一缕晨曦,照破了笼罩诸天的无明与混沌。

诸天万界,无数生灵的心神,仍沉浸在第一位“疑似神话大罗”登场的震撼之中。尤其是那些深受洪荒传说影响的世界,其亿万生灵更是心潮起伏,难以置信。

东皇太一?

那位手持混沌钟,与妖帝帝俊并立,建立上古妖族天庭,最终陨落于巫妖大劫的无上皇者?祂竟是第一位神话大罗?虽足够强大,可似乎与其他传说中的圣人、道祖相比,还差了些许?更遑论与道碑之前描述的“先于道”、“定义真实”那种境界相比?

然而,不等诸天议论发酵,猜测蔓延。

那冰冷、无情、仿佛宣读宇宙最终真理的道碑旁白之音,再次响彻所有存在的意识核心,带着一种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威,直接粉碎了祂们所有的侥幸与揣度:

“此【太一】,非尔等时空长河下游、末法纪元传说所载洪荒妖族之【东皇】。”

“彼之后世妖庭之皇,或机缘巧合,得其名号之一鳞;或阴差阳错,承其遗泽之微尘。然,于此【太古东皇】尊神而言……”

旁白之音顿了一顿,仿佛留给诸天万界一个消化这颠覆性信息的时间,随即,以一种近乎于“蔑视”的口吻,做出了最终的裁定:

“……不过微末投影,概念尘埃尔!”

轰!!!

简单的一句话,却如同亿万座太古神山同时崩塌,狠狠砸在了所有知晓“东皇太一”存在的生灵心头!

尤其是洪荒世界!

三十三天外,妖族残存的天庭旧址之上。那座早已失去昔日辉煌,却依旧残留着无上威严的宫殿废墟之中。数道强横无匹,却又带着无尽沧桑与不甘的意念,猛然爆发!

“不可能!!”

“妖帝陛下!东皇陛下乃吾妖族无上至尊!盘古之后,与帝俊陛下共掌天地,威加四海八荒!岂会是投影?!”

“此碑妖言惑众!定是巫族余孽或玄门圣人所设诡计,欲乱吾妖族道心!”

残留的妖神们发出愤怒而不甘的咆哮,祂们无法接受,那位在妖族心中如同信仰支柱般存在的东皇太一,竟被如此贬低!

凌霄宝殿最深处,两道更为强大的意念在碰撞。一道威严浩瀚,充满帝皇霸气,正是妖帝帝俊的残存烙印:“太一……投影?这……这绝无可能!若太一是投影,那吾等所建之天庭,所争之气运,岂非……”

另一道意念更加炽烈霸道,仿佛要焚灭诸天,镇压万古,正是妖皇太一的意志碎片:“荒谬!吾即东皇!手持混沌钟,镇压鸿蒙!何来本尊?!此碑定有蹊跷!”

然而,无论祂们如何愤怒,如何不信,那道碑之上【太古东皇·太一】六字散发出的、那种远超祂们认知极限的古老、尊贵、以及与“妖”之概念截然不同的纯粹“神性”与“皇道”气息,却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死死压在祂们心头,让祂们的反驳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紫霄宫中,鸿钧道祖眸光微动。祂自然知晓洪荒东皇太一,甚至其陨落亦在天道运转之内。此刻听闻此言,结合之前天道对道碑的“退避”,心中已然信了七八分,只是那份震撼依旧难以平息。“太一……竟有如此古老之根源?连妖皇亦只是其微末投影……”

三清圣人亦是神色各异。元始天尊眉头微皱,似乎对这种“名实不符”的情况有些不悦,但更多的是对“太古”二字所代表的年代感到心惊。太上老君无为道心泛起涟漪,似在感应那更为本源的“一”。通天教主则是冷哼一声,对妖族吃瘪并无太多同情,反而对这位“太古东皇”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浓厚兴趣。

诸天万界,更是掀起轩然大波!

“什么?!洪荒妖帝东皇太一,只是投影?那可是手持混沌钟的猛人啊!”

“卧槽!这打脸来得太快!刚以为是个熟悉的名字,结果直接告诉你认错人了!”

“太古东皇……这名号听起来就比洪荒妖帝牛逼无数倍啊!‘太古’二字,细思极恐!”

“连东皇太一都是投影,那诸天万界还有多少强者是‘真’的?”

道碑旁白并未理会诸天的喧嚣,而是继续以那平铺直叙却又蕴含无上真理的语调,开始阐述【太古东皇·太一】的第一个核心位格:

【位格一:神之原点,尊贵之基】

“何为神?”

“非力之强弱,非寿之长短,非术之玄妙。”

“神者,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其存,自成尊贵;其意,定义崇高。”

“太一者,非是诸神之造物主,亦非万神之统帅。”

“祂是‘神性’这一概念,在无穷混沌、无尽虚无之中,第一个清晰、稳定、且具有‘指向性’的凝聚点、原初锚!”

“昔者,《道德经》有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若以‘有名’喻指后天显化之万神万灵,则太一,更近乎那‘无名天地之始’时的状态。祂是‘神’得以成为‘神’,‘帝’得以成为‘帝’的那个最根本的‘所以然’!”

道碑之上,画面随之流转。

不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更为抽象、更为写意的道韵演化。

仿佛回到了比鸿蒙更古老,连“混沌”都尚未完全成型的“太无”之境。

一片绝对的虚无,没有上下四方,没有过去未来,甚至连“存在”与“非存在”的界限都模糊不清。

就在这片终极的虚无之中,一点“光”,或者说一点“意”,悄然凝聚。

这“意”,并非思维,并非情感,而是一种纯粹的、先天的、指向“至高”、“尊贵”、“唯一”、“统御”的本质属性。

它就是【太一】!

这“意”的存在,本身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绝对的虚无中荡漾开层层涟漪。

这些涟漪并非能量波动,而是“概念”的萌发!

第一层涟漪扩散,虚无中仿佛诞生了“上”与“下”的模糊区分,那“意”自然而然地处于绝对的“上”位!——此为“尊”之始!

第二层涟漪扩散,虚无中仿佛诞生了“中心”与“边缘”的模糊界限,那“意”亘古不动,自然成为了唯一的“中心”!——此为“皇”之始!

第三层涟漪扩散,虚无中仿佛诞生了“主动”与“被动”、“支配”与“臣服”的模糊规则,那“意”的存在本身,就使得周围的虚无自发地产生了一种“趋向”、“朝拜”的本能(非情绪,而是规则层面的引力)!——此为“神”之始!

《道藏》有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若“道”为那不可言说之终极,则太一,便是那最初、最本源、定义了一切“尊贵”与“权柄”的【一】!

祂如同光源。

后世诸天万界,无论东方仙神、西方主神、科技神明、元素君主……祂们所拥有的“神性”,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千差万别,其最核心、最本质的那一丝“超凡脱俗”、“凌驾众生”、“执掌权柄”的特性,都如同光线从光源发出,或多或少,或清晰或扭曲地,折射、映照着来自【太一】这最初“神之原点”的光辉!

祂们,都是太一“神性”概念在不同维度、不同世界、不同法则下的不同“显化”!

这,才是【太古东皇·太一】的真正含义!

非是某个具体的神祇,而是“神性”本身的原初定义者!

轰!!!

这段阐述与画面,如同最狂暴的宇宙风暴,再次席卷了诸天万界!

如果说之前斥“大罗”为萤火,是动摇了仙道修行的终点;那么此刻对“神”之定义的追溯,则是直接挖掉了无数神权体系的根基!

“神……神性……是这样诞生的?!”

某个西方奇幻世界,众神山之上。那位手持雷霆权杖,威严盖世,被尊为“众神之王”的强大神祇,此刻脸上血色尽褪,神躯不受控制地颤抖!祂感受到自身那引以为傲的“神性”,那与生俱来的“尊贵”,在道碑的阐述面前,仿佛变得不再“唯一”,不再“绝对”,似乎……只是某种更高存在的“折射”?

“不可能!吾乃先天神圣!生而执掌雷霆!何来源头?!”祂发出不甘的怒吼,试图以神威抗拒这种认知,但内心深处却抑制不住地产生了一丝怀疑与动摇。

某个科技高度发达,通过基因飞升,创造出“数据神格”的星际文明。其最高科学院的负责人,一位拥有半神级算力的智者,看着道碑的画面,喃喃道:“锚点……逻辑起点……原来‘神’这个概念,在宇宙的底层逻辑中,是这样被‘定义’的吗?那我们创造的神格……”祂感觉自身文明的最高成就,似乎也落入了某种更宏大的“设定”之中。

洪荒世界,反应更是天翻地覆!

三清、女娲、接引、准提等圣人,虽然自身并非纯粹的神道,但亦执掌天地权柄,拥有无上尊位。此刻感受到太一“神之原点”的位格,亦是心神震动,开始重新思考“圣”与“神”的界限与联系。

帝俊、太一(妖帝)更是如坠冰窟!若太古东皇才是“神”之原点,那祂们这些后天诞生的妖族皇者,算什么?僭越者?还是……可悲的模仿者?

无数依附于神祇生存、依靠信仰获取力量的世界,其根基更是发生了剧烈的动摇!

信徒们开始迷茫:我们信仰的神,其力量的源头,竟然也来自更高处?那我们是该信仰眼前的神,还是追溯那更古老的【太一】?

神祇们则开始恐慌:若自身神性非是独有,而是源自太一,那太一是否可以随时“收回”?或者说,当太一的真身(或更强的投影)出现时,自己是否会像投影见到本体一样,失去独立性甚至直接消散?!

一时间,诸天万界,无数神域动荡,信仰崩塌,神权不稳!

【原初道痕之碑】仅仅是对【太古东皇·太一】的第一个位格进行了初步阐述,便已在诸天万界掀起了远超之前的混乱与恐慌!

其所揭示的,那种从“概念”层面定义一切的恐怖伟力,让所有自诩强大的存在,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入骨髓的……无力!

而道碑之上,光华流转,关于【太古东皇·太一】的阐述,显然……还未结束!

诸天万界,在震撼、恐惧、以及一丝病态的好奇中,等待着道碑揭示更多关于这位“神之原点”的秘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