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观音选徒 西天取经的功德陷阱

换源:

  “此举,既能彻底磨灭石猴的抗争意志,又能为天道搜集早已失传的太古道韵,一举两得,歹毒至极!”

洪荒大世界,三十三天外,娲皇宫。

女娲娘娘端坐云床,凤目微凝,面前的“补天功德池”中,那原本清澈纯净的功德金光,此刻竟泛起丝丝缕缕源自下界的,带着浓烈妖异气息与不屈怨念的赤色功德丝线,正缓缓汇入池中,被池水消磨净化。

“这,这是何等熟悉的气息!这股力量的运转轨迹,这道纹的烙印方式,与吾当年抟土造人之时,天道趁机在那些先天人族泥人眉心深处,烙印下那象征着绝对掌控与奴役的‘天道奴役纹’,何其相似,简直如出一辙!”女娲娘娘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怒意。

“那五行山,便是当年那微不足道的泥人眉心印记的亿万倍放大!这石猴被无情压榨出的每一滴妖血,每一丝妖力,每一分功德,都化作了那滋养‘功德灵根’,最终反哺吾这‘补天功德池’的养料!”

“好一个天道,好一个鸿钧!待到这石猴心灰意冷,彻底绝望,最终选择皈依佛门,斩断尘缘的那一刻,他身上因吾补天遗石而带来的所有先天造化功德,便会通过这‘功德灵根’与‘补天功德池’的中转,被尽数剥离,巧妙地转嫁给那西方佛教,成为他们未来大兴于世,普度众生的最重要资粮!”

“哼,此计之毒,比之当年暗中分化人族,使其生出贵贱之别,上下尊卑,还要更为阴险,更为狠毒百倍!这是要从根子上,彻底断绝妖族的气运,将补天之功,化为佛门之基!”女娲娘娘玉手紧握,指节微微泛白。

封神大世界,歧山之巅,新建的封神台巍峨耸立,散发着肃杀与功德交织的复杂气息。

已然功德圆满,肉身成圣,却依旧心系三界,执掌打神鞭,时常在此感悟天道的姜子牙,望着九天之上水镜显化的景象,抚着颌下银须,发出了一声悠长而复杂的叹息。

“唉,这五行山,哪里是什么镇压妖猴的灵山,依贫道看来,这分明就是另一座更为残酷,更为隐蔽的‘斩仙台’啊!”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过来人的了然。

“那石猴被镇压在山下,受尽无边苦楚,他挣扎得越是长久,反抗得越是激烈,其‘不畏强权、敢于逆天’的‘盖世妖仙’之名,便会在三界六道之中传播得越广,越是响亮,甚至成为某些弱小妖族心中的精神寄托!”

“待到未来五百年期满,他一旦脱困而出,踏上那早已被天道规划好的西行取经之路,一路之上必然要降妖除魔,斩杀无数。这便是要以他这‘曾经的盖世妖仙’的特殊身份,行‘以妖治妖’、‘以魔攻魔’之实!”

“如此一来,所有被他打杀的妖魔鬼怪的‘滔天罪孽’,都将反过来衬托出他‘改邪归正’、‘皈依正道’的‘无量功德’,最终这些所谓的‘功德’,还不是要被天庭与佛门这两大势力联手收割,用以填补他们各自的功德簿,壮大他们的气运!”

“这手法,这套路,与我当年奉师尊元始天尊之法旨,主持封神大劫,将阐截两教那些不幸上了封神榜的道友们,一个个逼上绝路,送上斩仙台,以他们的血肉魂魄、千年道行,填补天庭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空缺,简直是如出一辙,换汤不换药的阳谋算计啊!”姜子牙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疲惫与无奈。

西游世界,南海普陀山,紫竹林深处的潮音洞府之内。

观音大士端坐于十二品功德金莲之上,宝相庄严,慈悲普度,手中羊脂玉净瓶中的杨柳枝轻轻摇曳,散发着点点甘霖般的清净佛光,对水镜中的一切似乎早已了然于胸。

她心中却如明镜般通透,泛起一丝连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夹杂着悲悯与无力的暗叹:“佛祖与玉帝让我将那枚‘仙桃符’送与那山下的石猴,美其名曰是助他早日修心养性,消磨那与生俱来的滔天戾气与桀骜野性。”

“实则,那枚看似普通的桃木符篆之上,所附带的那篇残缺不全的‘斩三尸’修行法门,只不过是当年鸿钧道祖于紫霄宫分宝之后,又一桩更为隐秘,更为歹毒的‘分宝’余计的延续罢了,其用心之深远,令人不寒而栗!”

“此法门所针对,所要斩除的,根本就不是寻常修士所理解的自身善念、恶念、执念这‘三尸神’,而是专门针对那石猴因混沌魔猿本源而天生具备的,独一无二的‘妖性三尸’——其源自太古混沌魔猿血脉传承的,毁天灭地的‘凶戾恶尸’;其身为妖族,不服天地管束,追求逍遥自在的‘狂野本尸’;以及其天生傲骨,敢于逆反天道既存秩序的‘桀骜自我尸’!”

“待到这难以磨灭的‘妖性三尸’,被那看似正大光明的残缺法门日夜引动,再借助这五行山中暗藏的祖巫道韵,历经五百年岁月的无情消磨与镇压之力,被其一一‘斩除’干净,彻底剥离其本源之日……”

“那便是他褪尽一身妖骨,彻底忘却自身来历根源,心中再无半分抗争之念,只余下对佛法的‘虔诚’与对‘天命’的‘顺从’,最终成就那受万众朝拜的‘斗战胜佛’果位降临之时!”

“到那时,这尊被三界传颂,风光无限的所谓‘斗战胜佛’,恐怕早已不再是那个敢于棒指苍穹的齐天大圣,而是彻底沦为天道意志在佛门之中安插的一枚,最为强大,也最为听话,用以监察佛门,平衡三教气运的活生生的傀儡罢了!可悲,可叹,亦复可怜也!”观音菩萨微微低头,口中低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水镜幽光再度流转,画面一变,已非五行山下的悲苦,转而投向了那烟波浩渺的东土大地。

字幕冰冷浮现:“观音东渡,奉旨点化取经之人,看似随缘而行,实则每一步,每一个目标,皆在鸿钧道祖亿万载前布下的‘量劫剧本’之中,精准筛选,无一错漏。”

画面中,观音大士脚踏莲台,宝相庄严,于尘世间寻觅着什么。

第一个镜头,落在了一位眉清目秀,身着素色僧袍的年轻僧人身上,他正于山寺之中苦修,眉宇间带着一丝化不开的忧郁与悲悯。

字幕冷酷揭示:“此乃金蝉子第十世之身,玄奘。其九世轮回,每一世圆寂坐化之前,眉心皆会被观音亲手种下一枚隐秘至极的‘如来佛种印记’。”

“此印记,平日里温养其魂,助其悟道,实则乃是活体‘人道功德定向吸纳器’,专一吸纳东土历代人皇励精图治所积累的浩瀚人道功德与文明气运。”

“九世积累,如同九个巨大的功德容器,至第十世玄奘降生,便是这九大容器功德汇聚,即将彻底成熟,为佛门所用之刻!”

西游世界,金山寺,一间简陋的禅房之内。

年轻的玄奘法师正对着一卷佛经苦苦参悟,忽觉眉心一阵刺痛,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破体而出,眼前的水镜画面让他浑身巨震,冷汗瞬间浸透了僧衣。

“阿弥陀佛!这,这便是贫僧十世轮回的真相?!”玄奘失声低语,声音因极致的震惊而沙哑变形。

“什么为证菩提,什么九九八十一难,皆是虚妄!我,我不过是佛门用来窃取人道功德的一枚‘蓄电池’?!”他的双目圆睁,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绝望与愤怒。

“每一世的苦难,每一次的死亡,都非我之劫数,而是如来佛祖精心编排的悲情戏码,用以聚集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的同情与怜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