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都一一给予了耐心而精彩的解答。
他告诉诸葛大力,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真诚”与“智慧”的平衡。
既要以诚待人,赢得他人的信任;又要懂得运用一些必要的“技巧”和“策略”,保护好自己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他告诉诸葛大力,管理压力的最好方式,不是逃避,而是正视。
要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从挑战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同时,也要懂得劳逸结合,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及时的放松和调剂。
他告诉诸葛大力,培养快速学习能力的核心,在于“专注”、“思考”和“实践”。
要学会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并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通过不断的试错和总结,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沈飞的这些回答,听起来都像是金玉良言,充满了人生智慧。
但实际上,在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背后,都慢慢地融入了他对【催眠】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比如,在谈到“人际关系处理”时,他所说的“技巧”和“策略”,其实就包含了如何通过语言暗示和情绪引导,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在谈到“压力管理”时,他所说的“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其实就涉及到如何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激发自己的潜能。
在谈到“快速学习能力培养”时,他所说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其实就与【催眠】状态下的专注力提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这些深层次的内涵,沈飞是不会直接告诉诸葛大力的。
他只是将这些“内核”,用一些通俗易懂、听起来又很有道理的“外壳”包装起来,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自己思想的“熏陶”和“引导”。
而诸葛大力,虽然聪慧过人,但在沈飞这种刻意营造的氛围,以及【催眠】词条微弱但持续的“亲和力”和“信任诱导”影响下,也不禁对他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好感和信赖。
她觉得,与沈飞的每一次交谈,都能让她受益匪浅。
他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宝藏,总能给她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她甚至开始觉得,自己以前对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的看法,可能有些过于片面和刻板了。
至少,眼前这个沈飞,就与她印象中的那些人,完全不同。
他身上没有那种令人反感的油腻和市侩,也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傲慢和说教。
他给人的感觉,是真诚的,是睿智的,是富有魅力的,也是……深不可测的。
这种复杂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特质,让诸葛大力对沈飞这个人,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好奇心。
当第二次的“采访”不知不觉地接近尾声时,诸葛大力合上笔记本,看着沈飞的眼神中,已经少了几分最初的审视和探究,多了几分由衷的钦佩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沈律师,再次感谢您的宝贵时间。”
诸葛大力的语气,比上次更加真诚和恭敬,“和您聊天,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
您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沈飞微笑着摆了摆手:“大力同学太客气了。
能和你这样优秀的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学习和提升。
教学相长嘛。”
他顿了顿,目光温和地看着诸葛大力,用一种带着几分期许的语气说道:“以后如果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有什么新的想法,随时都可以来找我交流。
我很乐意成为你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嗯,姑且算是‘良师益友’吧。”
沈飞的这句话,说得恰到好处。
既表达了对诸葛大力的认可和欣赏,又为两人未来的进一步接触,埋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伏笔。
他并没有急于对诸葛大力施加更强的【催眠】影响,也没有试图去打探她更多的私人信息。
他知道,对于诸葛大力这种高智商、高警惕性的女孩,操之过急,反而容易引起她的反感和抵触。
他要做的,是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通过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产生更深层次的信任和依赖。
他要让她相信,自己是她人生道路上,一个可以信赖的,并且能给她带来巨大帮助的“导师”和“朋友”。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未来的某个关键时刻,将这颗重要的“棋子”,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为自己攫取更大的利益。
诸葛大力听到沈飞这番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感激。
她没想到,像沈飞这样成功的“大人物”,竟然会如此平易近人,如此愿意帮助自己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
“谢谢您,沈律师!我……我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的!”诸葛大力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中充满了对沈飞的敬意和感激。
她觉得,自己这次来找沈飞,真是来对了!不仅解决了很多学术上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她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引领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人生导师”。
这次短暂的接触,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对于沈飞和诸葛大力而言,都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对于诸葛大力而言,她对沈飞的印象,从最初的“一个需要采访的陌生人”,转变成了一个“有趣且复杂的成年人”,甚至……一个值得信赖和学习的“导师”。
沈飞在她心中,已经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
而对于沈飞而言,他通过这次接触,对诸葛大力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以及潜在的“价值”,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他意识到,这个女孩,不仅是她母亲诸葛大圣唯一的“软肋”,其本身,也极有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剧情节点”,或者是一个能为他带来丰厚回报的“词条来源”。
他并没有因为诸葛大力的聪慧和理性而感到棘手,反而因此而更加兴奋。
征服这样的“天才少女”,对他而言,无疑更具有挑战性,也更能带来成就感。
他已经成功地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名为“信任”与“依赖”的种子。
接下来,他只需要耐心地等待,适时地浇水施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颗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结出他想要的“果实”。
送走了诸葛大力之后,沈飞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心情颇为愉悦。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棋手,正在一步步地,将棋盘上的每一颗棋子,都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
诸葛大圣、吕子乔、王二丫……以及现在的诸葛大力。
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人物,都在他的精心布局下,与他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他,则像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操盘手,在不动声色之间,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引导着他们的行为,最终……将他们都变成自己攫取利益的工具。
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让他感到无比的沉醉和满足。
然而,就在沈飞沉浸在这种掌控的快感中时,一份新的挑战,却悄然摆在了他的面前。
他的助理小林,敲门走了进来,将一份厚厚的卷宗,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沈律师,这是王总那边刚送过来的案子,点名要您亲自处理。”
小林恭敬地说道,“据说,案情比较复杂,也比较棘手。”
沈飞挑了挑眉,拿起卷宗,翻阅了起来。
这是一起典型的商业欺诈案件。
原告方是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指控被告方——一家老牌的传统制造企业,在双方合作开发一款新产品的过程中,通过伪造财务数据、隐瞒关键技术缺陷等方式,骗取了原告方巨额的投资款项,并最终导致合作项目失败,给原告方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
沈飞仔细地审阅着卷宗里的每一份材料:起诉状、证据清单、双方的往来邮件、会议纪要、财务报表、技术鉴定报告……
越看,他的眉头就皱得越紧。
这个案子,确实如小林所说,相当棘手。
从表面上看,原告方提供的证据,似乎都指向了被告方的欺诈行为。
但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些证据链中,存在着不少瑕疵和疑点。
比如,那些被指控为“伪造”的财务数据,其“伪造”的痕迹并不明显,更像是在会计处理上的一些“技术性调整”。
而那些所谓的“关键技术缺陷”,被告方也提供了相应的证据,证明在合作初期就已经向原告方进行过风险提示。
更麻烦的是,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关于风险承担和违约责任的条款,写得非常模糊,充满了各种“文字陷阱”,为被告方留下了很大的辩解空间。
沈飞可以肯定,被告方一定聘请了非常高明的律师团队,在合同的制定和证据的准备上,都下足了功夫。
这个案子,如果按照常规的法律程序来打,即使他能凭借自己精湛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庭审经验,找到一些突破口,但过程必然会非常艰难,而且耗时耗力,胜算也并不算太高。
沈飞将厚厚的卷宗合上,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计算机一般,迅速分析着案情的每一个细节,推演着各种可能的诉讼策略。
但无论他怎么推演,都感觉这个案子,像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想要轻松拿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催眠】!
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拥有的这项核心能力,以及系统赋予他的那个“特殊使命”——参与剧情,获取词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