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最终建议权

换源:

  诸葛大圣最初是抱着一种要在这份合同中占据主导,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的心态来进行谈判的。

她精心准备了合同的初稿,在股权分配、利润分成、决策权限、以及退出机制等关键条款上,都设置了一些对自身,或者说对大圣律师事务所原有体系更为有利的条件。

她认为,沈飞既然是“受邀”加入,那么在这些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也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每一次当她提出某个条款,并试图阐述其合理性的时候,沈飞总能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清晰而有条理地进行反驳或补充。

例如,在讨论股权分配时,诸葛大圣最初提出的方案是给予沈飞相对较少的股份,以体现她作为创始人和主要掌控者的地位。

她列举了事务所成立至今的业绩,以及她个人在业内的声望和资源,试图证明这个分配方案的“公平性”。

沈飞静静地听着,嘴角始终噙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等诸葛大圣说完,他才不疾不徐地开口:“诸葛律师,不,现在或许我应该称呼你大圣,毕竟我们即将成为并肩作战的伙伴。”

他巧妙地运用称呼的改变,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同时慢慢地施加【催眠】暗示,让她在潜意识中接受这种更为亲密的定位。

“你刚才所说的,关于事务所的既有成就和你的个人贡献,我完全认同,并且深感敬佩。”

沈飞先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让诸葛大圣的防备心略微降低。

然后,他话锋一转,“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未来。

一家律所想要持续发展,不断突破,需要的不仅仅是守成,更需要开拓。

我加入大圣事务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专业能力,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以及在某些特定领域,例如国际商事仲裁、以及新兴科技行业的法律服务方面,更为深厚的资源和经验。”

他的声音平稳而富有说服力,每一个字眼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在他说到“全新的视角”、“深厚的资源”这些词汇时,他的语调会不自觉地加重,眼神也会变得更加深邃,【催眠】的能量如同无形的丝线,悄然缠绕向诸葛大圣的意识。

“一个更具前瞻性的股权结构,更能激发合伙人的创造力和归属感,不是吗?我们应该着眼于将蛋糕做大,而不是过分纠结于眼下如何分配存量。”

沈飞继续说道,他的目光温和而真诚,仿佛完全是为了事务所的长远发展着想。

诸葛大圣听着沈飞的话,眉头微微蹙起。

她原本坚定的立场,在沈飞条理清晰的分析,以及那双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眸注视下,开始出现了一丝动摇。

她发现,自己竟然无法有效地反驳沈飞的观点。

甚至,在【催眠】的暗示下,她开始觉得沈飞的提议似乎“更合理”、“更有远见”。

她会不自觉地想:“是啊,他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如果能借助他的资源,将事务所的业务拓展到新的领域,那么整体的收益提升了,我个人的利益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这种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藤蔓般在她的脑海中蔓延开来。

她原本坚持的股权比例,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讨论决策权限时,诸葛大圣试图在合同中明确,重大事项的最终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她手中。

这是她作为创始人和掌控者最后的底线。

沈飞对此并没有直接表示反对,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来阐述他的观点:“大圣,我理解你对事务所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

由创始人来主导方向,在很多时候确实是必要的。

但是,现代企业管理,尤其是合伙制律所,更强调专业分工和集体决策的智慧。

如果在某些我更擅长的领域,例如涉及复杂金融衍生品的案件,或者需要动用我个人海外资源的业务拓展,我的意见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采纳,那么我的加入,对事务所的价值提升,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他的语气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自信,又暗示了如果他的权限受到过多限制,可能会影响合作的效果。

同时,他巧妙地运用【催眠】词条,将“专业分工”、“集体智慧”这些概念植入诸葛大圣的潜意识,让她觉得,赋予沈飞更大的决策权,是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是“进步”的表现。

“我们不妨设立一个更为灵活的决策机制。”

沈飞继续引导,“比如,在各自负责的核心业务领域内,主导合伙人拥有一票否决权之外的最终建议权,而在涉及事务所整体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我们可以设立合伙人会议,按照股权比例进行表决,但同时,对于能够为事务所带来颠覆性机会的创新提案,即使发起人股权占比较低,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讨论和尝试空间。

你觉得呢?”

他的提议听起来非常“民主”,非常“具有建设性”。

诸葛大圣发现,自己很难找到理由去拒绝这样一份“兼顾各方利益”的方案。

在【催眠】的无形影响下,她开始觉得,沈飞考虑问题确实比她更周全,更有大局观。

她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沈飞是真的在全心全意为事务所的未来着想,而自己之前的一些坚持,显得有些“固执”和“短视”了。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交锋”中,诸葛大圣最初设定的那些对自己有利的条款,被沈飞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一化解,并引导她接受了更有利于沈飞自身的条件。

整个谈判过程,表面上看,是两位资深律师之间,围绕专业条款进行的理性博弈。

沈飞的法律功底确实扎实,逻辑也确实严密。

但更深层次,却是沈飞【催眠】能力的又一次精准应用。

他并没有直接否定诸葛大圣的意见,而是通过巧妙的语言引导、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及在关键时刻施加的【催眠】词条,让她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了他的观点,接受了他的方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