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高考前的暴风雨

换源: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林小雨已经是高三学生了。

从高一到高三,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林小雨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她不再是那个刚入学时羞怯内向的女孩,而是成长为了一个自信、独立的准大学生。她依然在学生会担任职务,文章也频繁发表在校刊上,甚至有几篇被市级报纸采用。学习上,她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列,特别是语文和英语几乎都是满分。

随着高考的临近,整个高三年级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教室里的笑声少了,熬夜复习的同学多了;操场上打球的身影少了,自习室里埋头苦读的背影多了。

林小雨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她的成绩一直不错,但近几次模拟考试却出现了波动,特别是数学,从原来的年级前二十掉到了四十开外。

“小雨,你最近怎么了?“周末回家时,母亲拿着她的月考成绩单,眉头紧锁,“数学怎么退步这么多?“

林小雨垂着头,不敢看母亲的眼睛:“最近有点累,状态不太好。“

“高三了还有什么状态不好的?“母亲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知道我们家为了你上学花了多少钱吗?你弟弟的补习班都停了,就是为了给你省钱!你现在给我说状态不好?“

林小雨感到一阵委屈,但她已经学会了在家人面前控制情绪:“我会调整的,下次一定考好。“

“不是下次,是每次都必须考好!“母亲厉声说道,“你知道考不上好大学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这么多年的努力全白费了,意味着我们家投入的所有心血都打水漂了!“

父亲在一旁插嘴:“就是,你看小伟虽然学习不如你,但人家知道努力。你这次数学退步这么多,肯定是放松了。高三不能有一丝松懈啊。“

林小雨想解释自己并没有松懈,只是最近确实有些疲惫,数学的某些知识点也确实没完全掌握。但她知道,任何解释在父母眼中都是借口。

“我会更加努力的。“她只能这样回答。

回到学校后,林小雨把自己关在自习室,开始疯狂地复习数学。她翻出了所有错题,一道一道地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针对性地训练。

陈小晴注意到了她的异常:“小雨,你太拼了,这样下去会垮的。“

“不拼不行啊,“林小雨苦笑着说,“我家里给的压力太大了。如果高考不理想,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

“但你也不能这样透支自己啊,“陈小晴担忧地说,“高考还有三个月,现在就这样,后面怎么坚持?“

林小雨揉了揉酸痛的眼睛:“我没事,习惯就好了。“

但事实上,她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坚强。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她都会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如果高考失利怎么办?如果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怎么办?如果辜负了所有人的期望怎么办?这些问题像幽灵一样缠绕着她,让她夜不能寐。

幸运的是,林小雨并非孤军奋战。除了一直以来支持她的陈小晴,还有始终关注她的王老师。

“林小雨,留一下。“一天下课后,王老师叫住了她。

办公室里,王老师递给她一杯热茶:“你最近的状态不太好,眼睛都布满血丝了。“

“我没事,老师,就是复习得有点晚。“林小雨勉强笑了笑。

“你是我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王老师温和地说,“但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需要科学的复习方法和合理的休息。你现在这样,是在透支未来的状态。“

林小雨沉默了片刻,然后如实相告:“老师,我最近压力很大。我父母对高考的期望太高了,他们认为我必须考上最好的大学,否则就是辜负了全家的期望。“

王老师叹了口气:“这是很多家长的通病。他们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却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

“我理解他们的心情,“林小雨说,“但有时候真的很难承受这种压力。“

“记住,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不是终点。“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已经很优秀了,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改变这一点。我相信你,你要相信自己。“

这番谈话给了林小雨莫大的安慰。她开始调整复习计划,不再盲目地熬夜,而是提高效率,保证充足的睡眠。她还每天抽出半小时在操场上散步,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

渐渐地,她的状态开始好转,成绩也逐渐回升。在五月份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中,她的总分重新回到了年级前二十,数学单科甚至进入了前十五。

“看到了吧,科学的方法比蛮干更有效。“王老师欣慰地说。

林小雨感激地点点头。她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和朋友的支持,她可能早就崩溃了。

然而,就在高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破了林小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衡。

高考前一周的周末,林小雨照例回家。刚一进门,她就感觉到了家里异常的气氛。

母亲的脸色很差,父亲坐在沙发上不停地抽烟,弟弟小伟则缩在角落里,眼睛红红的,似乎哭过。

“发生什么事了?“林小雨放下书包,疑惑地问道。

“你弟弟感冒了,还发烧到39度,“母亲说,“医生说需要静养几天,但我和你爸都请不了假,只能你来照顾他了。“

林小雨愣住了:“可是妈,下周就高考了,学校还有最后的复习和动员...“

“还复习什么?“母亲打断她,“都高三了,该学的都学完了,再复习也是看以前的东西。在家照顾弟弟的同时也能复习,有什么区别?“

“差别很大,“林小雨尽量平静地解释,“学校有老师答疑,有同学讨论,还有最后的心理辅导...“

“一周不去学校就这么多借口?“父亲冷冷地说,“你弟弟都病成这样了,你还想着自己?这就是你的家庭责任感?“

弟弟小伟虚弱地说:“姐,我不是故意的...“

林小雨心里很矛盾。她知道弟弟生病不是他的错,家里确实需要人照顾他。但高考前的最后一周对她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她未来的命运。

“我明白弟弟需要照顾,“林小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高考对我真的很重要。能不能请个临时保姆,或者让亲戚来帮忙?我可以出我的零花钱...“

“你的零花钱?“母亲冷笑一声,“你以为保姆有那么便宜吗?我们家已经为了你的学费省吃俭用了,现在连请保姆的钱都没有!“

“那我...“林小雨还想再说什么。

“没有那么多借口!“父亲拍桌而起,“小伟是你弟弟,照顾他是你的责任!高考重要,难道亲情就不重要了吗?“

林小雨感到一阵窒息。她知道,在这个家里,她永远是那个需要无条件付出的人,而她的需求永远被放在最后考虑。

那天晚上,林小雨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她想到了这些年来的努力,想到了自己对大学的憧憬,也想到了家人对她的期望。如果她留在家里照顾弟弟,很可能会影响高考发挥;但如果她坚持回学校,又会被指责没有家庭责任感。

在黑暗中,她悄悄流下了眼泪。这种被两难选择撕扯的感觉,比任何时候都要痛苦。

第二天一早,林小雨做出了决定。她收拾好书包,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弟弟已经退烧了,正在客厅看电视。

“小伟,姐姐有事要出去一下,中午就回来。“林小雨对弟弟说。

小伟点点头:“姐,你去吧,我没事的。“

林小雨快步走出家门,直奔学校。她必须找王老师商量这件事。

王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试卷。看到林小雨急匆匆地进来,他放下笔:“小雨,怎么了?“

林小雨把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老师,包括父母要求她留在家照顾弟弟的决定,以及她的担忧和纠结。

王老师听完后,沉思了片刻:“我理解你的处境,也理解你父母的难处。不过,高考前的这一周确实很关键,特别是对你这样有潜力的学生。“

“我该怎么办?“林小雨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绝望。

“这样吧,“王老师说,“我去打个电话,说不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十分钟后,王老师回来了,脸上带着微笑:“事情解决了。我联系了学校的一个社区服务项目,他们可以安排志愿者去你家照顾你弟弟,每天换班,保证有人照顾到你高考结束。这样你就可以专心复习了。“

林小雨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真的吗?这...这太感谢您了!“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王老师拍拍她的肩膀,“你是个好学生,也是个好姐姐。你已经很努力了,剩下的就交给我们来帮你吧。“

林小雨感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她从未想过,在最困难的时刻,会有人如此坚定地站在她这一边,为她排忧解难。

回到家里,林小雨将这个解决方案告诉了父母。出乎她的意料,父母并没有立即接受。

“什么志愿者?我们不认识的人,怎么能让他们进家门照顾孩子?“母亲疑虑重重。

“妈,这些都是学校认证过的志愿者,很多是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有专业能力照顾小伟。“林小雨耐心解释。

“那也不行,“父亲说,“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还是你留在家里最放心。“

林小雨深吸一口气,然后坚定地说:“爸,妈,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高考对我真的很重要,这关系到我的未来。如果你们不放心志愿者,那我只能留校复习了。学校有住宿条件,老师也同意了。“

父母对视一眼,显然没想到一向顺从的女儿会这么坚决。

“你...你这是要跟家里断绝关系?“母亲的声音里带着威胁。

“不是,“林小雨平静地说,“我只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高考结束后,我会第一时间回来照顾弟弟,补偿这段时间的缺席。“

看到女儿如此坚决,父母终于妥协了。他们同意让林小雨留校复习,但要求她每天必须打电话汇报情况。

就这样,林小雨在学校度过了高考前的最后一周。她全身心投入复习,调整状态,为即将到来的人生大考做最后的准备。

陈小晴见证了这一切,由衷地感叹:“小雨,你真的变了,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了。“

林小雨微笑着说:“这要感谢你和王老师,是你们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高考如期而至。走进考场的那一刻,林小雨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挣扎,所有的泪水,都是为了这一刻。她不再恐惧,不再犹豫,只有坚定的信念:我准备好了。

考试的过程出奇地顺利。语文和英语一如既往地得心应手;数学虽有挑战,但她冷静应对,一道一道地解决;理综则比她想象的简单许多。走出最后一场考试的考场,林小雨感到一种释然,仿佛卸下了肩上的千斤重担。

“感觉怎么样?“陈小晴在校门口等她。

“出乎意料的好,“林小雨笑着说,“我想我应该发挥超常了。“

“太棒了!“陈小晴欢呼一声,“我们终于熬过来了!“

是的,她们终于熬过来了。这不仅仅是高考的结束,更是一段全新生活的开始。

回到家里,父母罕见地没有询问考试情况,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考完了就好好休息吧。“

林小雨点点头,回到自己的房间。她打开电脑,开始浏览各大学的官网。在这几天的考试中,她有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无论成绩如何,她都要选择一所远离家乡的大学。她渴望见识更广阔的世界,渴望呼吸更自由的空气,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几周后,高考成绩公布。林小雨的总分远超预期,达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线。当电话铃声响起,是王老师打来祝贺时,她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谢谢您,老师,“林小雨哽咽着说,“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可能根本撑不到最后。“

“这是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王老师的声音充满欣慰,“我只是在关键时刻推了你一把。记住,小雨,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让任何人阻止你前进的脚步。“

林小雨擦干眼泪,坚定地说:“我会的,老师。我已经决定了,我要报考Z大。“

Z大是一所位于沿海城市的知名学府,以人文学科见长,特别是文学和新闻专业全国闻名。这正是林小雨梦寐以求的学校,也是离家最远的一所重点大学。

“很好的选择,“王老师赞许道,“那里有最好的文学氛围,会是你实现梦想的理想之地。“

挂断电话后,林小雨深吸一口气,走出房间,向父母宣布了这个决定。

“什么?Z大?那么远?“母亲惊讶地说,“本地的Y大也很好啊,而且你可以住家里,省很多钱。“

“妈,Z大的文学专业全国排名前三,这是我最向往的学校。“林小雨解释道。

“可是那么远,火车要坐一天一夜,“父亲皱眉道,“万一有什么事,我们也不方便照顾你。“

林小雨直视父亲的眼睛:“爸,我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大学四年,正是我探索世界的好机会。“

看到女儿如此坚决,父母虽有不舍,但最终还是尊重了她的选择。或许他们也意识到,这个曾经温顺乖巧的女儿,已经成长为有主见、有担当的成年人。

填报志愿的那天,林小雨毫不犹豫地将Z大文学院作为第一志愿。按照她的分数,被录取是没有悬念的。这意味着,两个月后,她将离开这个生活了十八年的家乡,开始一段全新的旅程。

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峦和天空,林小雨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期待。高考前的那场“暴风雨“,不仅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她知道,未来的道路上或许还会有更多的风雨和挑战,但她不再惧怕。因为她已经学会了在暴风雨中前行,学会了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这是成长的代价,也是成长的礼物。